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揭秘最真實的劉胡蘭是死在誰的刀下的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10-28 05: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對於劉胡蘭的死因,一直以來除了大家所熟知的一個版本之外,有些人口中還流傳著另外一個說法,07年的時候北京一位教授發文章稱劉胡蘭其實是被鄉親們所殺,一度引起爭議,那麼到底劉胡蘭是怎麼死的呢?

  這篇文章中寫道,一個電視欄目前往胡蘭村攝製,採訪到的老人稱劉胡蘭並不是被國軍殺害,而是匪軍拿槍抵在老百姓腦後,迫使其鍘死劉胡蘭。而被逼迫的相親們呢,心中恐懼至極,渾身都在顫抖,一面是看著她長大的小姑娘,另一面是扣在自己腦後的槍桿,悲痛萬分地鍘死了這位了不起的小閨女。

  他死後,當事的幾位鄉親有的難以接受,一度精神崩潰。這位教授的這篇文章稱,這才是劉胡蘭犧牲的真相,而在時候對她宣傳時,卻完全忽視了這個事實。

  但是這個說法很快就不攻自破了,因為此事引起軒然大波后,相關記者專門前往聯繫到了山西軍宣幹事,調查得知當年親眼見證劉胡蘭就義的目擊者至今為止只有兩位了,但是根據兩位老人回憶,他們從未接受過相關節目的採訪。

  那麼真實的現場劉胡蘭是怎麼死的呢?根據這兩位老人的回憶,當時全村被國軍包圍,劉胡蘭被捆押至廟中,側躺於鍘刀下,由於她不肯招供,沒有說出共產黨的下落,甚至毫無畏懼、視死如歸,於是激怒了匪軍,一氣之下將之鍘死。據鄉親描述,劉胡蘭的獻血瞬間染紅了她的毛巾。

  

  劉胡蘭作為世人熟知的一名英勇的革命英雄,她在這個世界上的時日雖然短暫,但是她的無畏精神、她的革命理想註定了她的一生是如此的不平凡。然而除了她英勇就義的感人事迹之外,她年輕的生命中還發生過哪些小故事呢?

  在她寧死不屈的行為中我們就能夠感受到劉胡蘭倔強的性格,在那個年代,她還曾經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愛情與幸福。據悉,劉胡蘭一共訂過兩次婚,一回是自己的戀愛,另一回則是冥婚。

  劉胡蘭的故事是這樣的,46年初由雙方父母做主,她與附近村子的一位男青年訂了婚,但是這兩位青年男女卻都堅持自主戀愛,於是平靜友好地商量著解除了婚約。又過了幾個月,有人家主動上門前來提親。由於男方常年在外學徒不經常回家,因此劉胡蘭以沒機會了解情況而婉拒了。當時的劉胡蘭已經一心決意要自己追求自己的幸福了。

  

  那年秋天,某連長王根固因在戰場上負傷來村中休養,起初劉胡蘭抱著對傷員的同情以及滿腔的革命熱情承擔起照顧他的責任,誰知兩人在接觸中漸漸地滋生出了愛情,於當時社會而言,這二人的行為正是反封建的思想解放。但是由於當時戰況連天,劉胡蘭又年紀尚小,因此未能談婚論嫁,王連長就將幾件小禮物送給她當做定情信物。

  可惜兩人沒有緣分,劉胡蘭就義前,將連長送給她的手帕當做最貴重的東西交給繼母。他死後,按照本地的風俗,由大伯操持,配婚給了一起犧牲的石六兒。在劉胡蘭的故事中,我們能夠深刻體會到劉胡蘭為人不屈、獨立的新女性精神。

  

  劉胡蘭,他的生平向來是眾人稱頌的對象,那麼追溯當年就義的現場,劉胡蘭受刑的情形是什麼樣的呢?山西省的軍宣幹事之前特意前往胡蘭村專門採訪至今還健在的當時兩位目擊者。

  其中一位回憶稱,劉胡蘭受刑那天是47年的1月12號,當時天還蒙蒙亮,敵人就將整個村子團團圍住,裡面的所有人都不得動彈,難以出去,家家戶戶只留一個人看門,其餘所有人都集合到廟中開會,男女各分一邊,一共有將近500個人,隨著人群向內流動。隨後,敵人在廟前架起了機槍,一名叛徒石五當場就一眼認出了劉胡蘭,欲上前捉拿,只見劉胡蘭將身上的信物交給母親后,厲聲說:抓什麼抓,我自己會走!

  

  

  不一會兒,劉胡蘭等六個人被五花大綁押出來,劉胡蘭被一把推倒,她側躺鍘刀下,表情十分平靜。敵軍頭目問她怕不怕,只聽見劉胡蘭義正言辭地說:「怕死不當共產黨!」臉上沒有絲毫懼色。說完,劉胡蘭便若有所思地望著,當時敵軍還以為她要招供,便靜候她發言。誰知她一副視死如歸的口氣,突然蹦出了一句:「我怎麼個死法?」氣得敵人一震一震的,瞪大了血紅的眼球,聲嘶力竭地怒吼著:「一個死法!」說罷,劉胡蘭的腦袋便滾落到一處,她的毛巾完全被染成了鮮紅的顏色,十分觸目驚心,在場的百姓心中無一不悲痛萬分,而這位少年英雄就這樣犧牲了。

  劉胡蘭,唯一一名三代領導人題詞的英雄人物,小小年紀就英勇就義,她的一生如同煙花一般短暫而絢麗,劉胡蘭的事迹被傳頌至今,成為世世代代教育孩子的教科書一般的典型,那麼始終指引我們向前的劉胡蘭精神到底是什麼呢?

  

  她,一個出生於貧寒農家的孩子,小小年紀就投入到各種隊伍中,迅速成為主幹力量,心中滿懷正義,積極打擊惡勢力,毫無畏懼,以一個堅貞不移、寧死不屈的大無畏形象深深感染著世人,令人肅然起敬,甚少有人能做到她這般的劉胡蘭精神。

  劉胡蘭有著生活奮鬥的目標與動力,她雖然年紀小,但是志氣不小,有著為人民服務的遠大抱負。她古道熱腸,對於一切需要幫助的鄉親均能盡心儘力幫助別人解決困難。劉胡蘭信念堅定,具有堅守的毅力,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黨,絲毫未曾考慮過自己,能夠為了人民百姓與敵人抗戰到底絕不退縮。

  劉胡蘭的勇敢,絕對是同齡人難以承受的,她視死如歸,面對敵人的殘害,毫無半點疑慮,面對犧牲喊出了自己奮鬥的口號,不僅令敵人心寒,更令如今的我們倍受鼓舞。

  此外,劉胡蘭,具有獨立的新時代女性意識,她反對父母婚姻,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這對當時的社會而言,是打破封建傳統的解放思想。在劉胡蘭身上,我們能夠充分感受到她,不困於環境,不安於現狀,勇於突破、勇於鬥爭、勇於改變。

  

  劉胡蘭,唯一一位得到過三代領導人題詞的少年英雄,她的精神對中國社會的教育意義不言而喻,那麼歷代領導人對劉胡蘭的評價如何,在世人心中,她又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形象呢?

  自從47年,劉胡蘭就義以來,她就成為了世人注目的對象,當年的2月,晉綏日報就對此事做了十分詳細、完整的全面報道,發表了極其高的評論,並號召全體黨員以及軍民向這位偉大的少年勇士學習。也是在同一天6日,解放日報也針對此事發表了一篇慷慨激昂的評議性文章,並將其追封為共產黨員。

  

  當年三月份,毛澤東在戰途中聽聞了劉胡蘭的相關事迹,十分震驚,內心久久難以平靜。當時任弼向他彙報工作時,講述了劉胡蘭近來的行為以及當時英勇就義的場面,毛澤東痛心萬分,一再追問她是否是中共黨員,還詢問她的相關年紀,得到的回答是一個優秀的黨員,犧牲時年僅十五歲。毛澤東情不自禁地揮筆寫下:生的偉大,死的光榮。這句話也成為了後世心目中最經典的對劉胡蘭的評價。

  之後,鄧小平也曾經題詞表示:劉胡蘭的高貴品質,她的精神面貌,永遠是中國青少年學習的榜樣。94年,第三代領導人江澤民也曾在陝西視察時題詞:發揚胡蘭精神,獻身四化大業。

  

  作為一個中國人,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劉胡蘭作為英雄人物的代表,時時刻刻出現在我們的生活,成為每一個人永遠的學習對象。

2

主題

160

帖子

2710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710
沙發
369Wang 發表於 2016-11-2 13:49 | 只看該作者
"之後,鄧小平也曾經題詞表示:劉胡蘭的高貴品質,她的精神面貌,永遠是中國青少年學習的榜樣。94年,第三代領導人江澤民也曾在陝西視察時題詞:發揚胡蘭精神,獻身四化大業。"
不敢相信,這些領袖們說的是實話?作者也真的信?!
W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1 13: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