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法院為何非殺賈敬龍不可?

[複製鏈接]

984

主題

1084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治國之難,在於治吏;吏治之難,在於治腐。物慾無法根除,但腐敗

Rank: 5Rank: 5

積分
124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xlyyj 發表於 2016-10-25 23:13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繼楊佳夏俊峰等人之後被民間稱為又一位「抗暴英雄」的賈敬龍,近日被最高法院核准了死刑,並將交付執行。也就是說,年僅29歲的賈敬龍即將走到生命的終點。聞知這一消息,許多有正義感的民眾義憤難平,紛紛呼籲最高法院「刀下留人!」
賈敬龍本是一名遵紀守法的好青年,誰都沒有想到如今他居然成了「殺人犯」,他自己怕就更想不到了。但現實就是這麼的詭異和殘酷!
事情起因於村委會主任何建華派人非法強拆了他的婚房。
賈敬龍家住石家莊市長安區北高營村。2013年,相戀四年的女朋友答應了他的求婚,婚期定於5月25日。賈敬龍決定把自家舊宅裝修了作婚房。自裝修開始,他到處跑建築材料,每天很忙但是都帶著笑容,從來就沒有覺得累,像機器人一樣。他的姐姐賈敬媛說,「他為了裝修婚房,常常幹活到深夜……」。
賈敬龍是如此愛惜自己的新房,連房間地面縫隙中的塵土,都要用毛巾一點點擦掉。為了精心布置這間房子,他將積攢了很久的1分硬幣親手拼成「我愛我家」四個字,用鏡框裝起來掛在門洞里。
誰知,2013年5月6日凌晨,多輛黑色轎車圍在了賈敬龍的樓房周圍,有人用磚頭向房子里扔。第二天下午5點,村主任何建華指使的拆遷隊強行拆除了他的婚房。一開始,賈敬龍在二樓阻止那些來強拆的暴徒,但那些暴徒控制了他的父親,並且打傷了他的表哥和堂兄弟,使他不得不妥協,從二樓下來,隨即便被暴徒摁倒並毆打,頭部被打傷流血。他姐姐報警后,賈敬龍(為什麼是他而不是強拆的暴徒?)被帶到高營派出所錄口供直至8日凌晨三點多。結果,他的婚房被暴力強行拆除,婚房內的所有物品均被壓在了廢墟下。
婚房被拆,婚期延後,婚約被毀。賈敬龍整個變了一個人。他開始一夜夜失眠,幾近瘋狂地給未婚妻打電話。賈敬龍的姐姐說:「我能聽到他在房間里大哭,房子被拆了倆月,女方家長干預不讓再接賈敬龍電話,他們分手了。」分手后沒多久,傳來賈敬龍前女友結婚的消息。賈敬龍閉門不出。
這之後,賈敬龍曾多次寫舉報信給長安區檢察院和區信訪局,無果。房屋被強拆,又受到毆打屈辱,他一次又一次找村主任何建華商談拆遷補償的事宜,也無果。房子沒了,補償也沒有;婚期毀了,媳婦也沒了;工作丟了,所有的希望都破滅,所有的理想都被現實所踐踏。
其實在北高營村,被何建華欺凌的遠不止賈敬龍一個。用共產黨的話說,這位村委會主任兼村支書是最基層的「人民公僕」,可在村民眼裡卻是個地地道道的村霸。2015年2月19日,農曆大年初一,賈敬龍用改裝后的射釘槍近距離對準何建華,一槍要了他的命。何建華終於為自己的霸道付出了代價。
縱觀整個事情的全過程,賈敬龍與楊佳和夏俊峰一樣,都是在備受屈辱、投訴無門,被無法無天的惡人逼到無路可退的死角,以至於完全喪失了生活的任何希望的情況下,才鋌而走險將惡人置於死地的。而且,與楊佳不同,賈敬龍殺的只是自己的仇人,並沒有傷及無辜;殺人後他還曾要自首,只是因遭何建華家人的圍毆致傷而未能成功。正如有些法律專家所言,賈敬龍無論怎麼判都罪不至死。不過,一審二審直至最高院的核准至始至終卻都是兩個字:死刑!
人們憤怒的是,殺人的薄谷開來可以判死緩,貪污2.4億多的白恩培也可以判死緩,法院為何卻非要至賈敬龍於死地?這究竟是何道理?
原因其實也不深奧複雜。按理講法院本應主持公道正義,但中國的各級法院卻完全不是這麼回事,它們與強拆賈敬龍婚房的村霸何建華本質上都屬於同一個體制,穿的是同一條褲子。判賈敬龍死刑跟當年判楊佳和夏俊峰死刑的意思是一樣的,那就是要以此震懾草民——看你們誰還敢以命相搏!
可結果呢?殺了楊佳不出了個夏俊峰么!殺了夏俊峰這回不又出了個賈敬龍嗎!!那麼殺了賈敬龍就沒人步他們的後塵了嗎?
自古以來,不停止對民眾的剝奪與踐踏,想用死刑來唬住他們,最終都是無效的。楊佳早就說了:你不給我一個說法,我就給你一個說法。有人說《水滸傳》快有續集了。不對,其實續集已經開場了,接下來該是高潮了。作者:competa

點評:有的國家為尋求真相想盡了辦法,有的國家為掩蓋真相想盡了辦法;有的國家為反貪腐想盡了辦法,有的國家為保貪腐想盡了辦法;有的國家為討好人民想盡了辦法,有的國家為掠奪人民想盡了辦法;有的國家總是想著為人民想辦法,有的國家總是想著法辦人民!


一 鳴:關於市縣級反腐機制的建議
作者:一 鳴    來源:崑崙策網  發布時間:2016-10-16 08:32:51
在一些地方縣級個別單位領導幹部,以身拭紀拭法而不顧,挺而走險,由明變為暗,由吃獨食走向共同腐敗,清廉人與貪腐人在較量,反腐與反反腐鬥爭,從來沒有消停或其實一直在博弈。
  當下在高壓反腐態勢下,地方反腐與反反腐出現了出新情況、新問題,必須要引起反腐部門、反腐高端制度設計部門警惕和跟蹤關注,切實保持高壓態勢不變型、不走樣,讓反腐成為優化地方社會政治生態新引擎。經過筆者調查觀察和研究,對一些當下貪腐出現的新特點、新花樣,進行了一定初步的梳理,主要有如下幾大方面:

  1、招標「悠方」:政府採購、工程招標是敏感重點區域,也是黑手共同插手黑障區域。

  現在招標投標是陽光下腐敗重點地區。越是危險地方越是最安全地方。

  一是行賄發標人,事先對負責招投標重要人物(招投標局、紀委負責人、國有資產管理局等與招標投標有關人員)、實行事先重點精準打點,設置門檻,定向標的,實行有「內」放矢。

  二是收買竟標人,對參投標竟爭者,實行紅黑一起來;紅的,以小錢收買參竟標者,加紅包,軟性放棄招標;黑的,採用黑社會手段,加威協,硬性放棄招投標,實現走程序搞假投標,出現同一單位,同一竟標者屢屢中標。如政府採購、機關基建工程項目,對投標項目一年追加幾次,變得合法化,財政部門缺乏監管(實質同夥內鬼〉,一個基建項目完工半年更長年,辦公人員進駐辦公樓,而其基建項目至今無機關驗收。

  可見,通過招投標方式,由過去不合法化變成走程序,使其合法化,形成陽光底下穿上隱身衣的體面式「腐敗」,真正忽悠了守「規」守紀的人。

  2、機關「謀票」。現在想通過投票形式,體現公開、公正、公平。然而,在一些單位卻變了味,不琢事、只琢磨人。

  一邊上班一邊兼職經商的,與單位「一把手」關係搞特鐵的,有參股的,上班簽個到,甚至對外說以老婆患病為理由,整天忙於做生意,評先進、評等次等好處,領導讓他「一個都不能少」。出現了單位職工一上班就為單位「一把手」炒投,成為「炒股族」,還出現了單位「一把手」事先暗示受惠的人,大家都來投票,平時吃吃喝喝在一塊,關鍵時候投票起作用。本人善做「拉票功",加上單位「一把手」作靠山,單位好處沾盡。主要體現在一是推薦職務晉陞;二是評先進、年終評優秀等次。出現本人拉票、領導暗示拉票,不做事、會來事,得先進;做事人評不上,在外做兼職經商評上先進逆襲局面。在晉陞或年度廉政考核,單位一把手讓圈內人參與座談,投票,對圈外人實行信息封鎖,突然襲擊,整天玩權術,形成「腐」圈「腐」利。

  3、圈子「腐法」。


  一是高密度化。重要崗位,腐敗圈子人選腐敗人,形成腐敗全程鏈子。在用人上,任用前腐輩圈子人,在敏感利益上,讓心腹「腐」利人成為優先選項,圈外人被邊緣化,在基建項目、機關購置物品,親信化,對正直、講原則人,實行高度保密、封閉,建立內封閉體系。

  二是高精細化。編製腐敗網路。由於現行「一把手"不直接分管財務。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分管機關財務班子成員成為單位「一把手」心腹,往往將單位的基建項目、購置辦公用品、吃喝、捐贈物品、防汛物品、扶貧資金實行託管,並建立賬外賬,實行私密化。

  三是高剿殺化。長期公道做事的人,越容易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一門心思抓住不放過任何機會,找岔子,關鍵時拉幫結夥,製造事端,惡人先「告狀」,逆天「舉報」,變相「圍獵」和「宰殺」,無中生有的向紀委「舉報」,以示警告和威懾,讓清廉人長期疲於奔命接受各種檢查,往往調查結果是以清白收場。

  4、「腐危」公關。對縣級紀委、監察局或縣紀工委局實行重點公關,平時要求多來本單位「食」導工作,年關過節,運用「小金庫「賬外賬資金,送禮照送不誤。

  被一部分別有用心者利用,千方百計地與上級領導「套近乎」的方式,以謀取個人最大的私利。

  一來,可紀委監察部門內鬼,可及時提供反腐信息,及時保證反腐與反反腐信息暢通,把反腐風險降到最低和零風險,對本單位黨委(組)副書記(紀委書記、紀檢組長或紀檢員)、或派出紀委工作或有從事紀委工作背景的班子成員或機關幹部家屬從事紀檢工作背景高看一眼,甚至一起拉上賊船,共享「紀」利「腐」利,形成竄腐、窩腐。在崗位分配或提拔上作為第一方陣或優先方,有時,凡單位有「腐」利,首先是考慮優先項。

  二來,一但出現「腐」利危機,實行實時在線管控,以便及時救火滅火,還可與紀檢部門、審計部門、財政監督部門關係人(內鬼)進行反反腐預審,以查賬將單位上繳預審,以「整改"形式,堂堂正正消毀貪腐證據鏈,公開的以「整改」名義補齊財務手續(紀委、審計、財政監督部門對違規現象的單位實行違規違紀罰款,結果卻由單位賣單,違規人卻逃避黨紀政紀處分),消除貪腐隱患,建立反反腐預警網路和高敏度應急處置體系,規避反腐,以圖消遙黨規政紀法律之外。

  5、暗渡「陳猖」,公共資金項目「隱」性流血。

  如扶貧資金項目,移民項目等,往往扶貧(移民)項目資金往扶貧辦(移民局)主任(局長)家鄉投資,以所謂產業扶貧項目,與招商項目人或項目資金企業分紅、入股,有的將項目修建村級辦公樓,資金挪作他用,惠民百姓資金被盜用和佔用,從中吃回扣。捐贈項目資金「隱性」搭車。

  如殘疾人捐贈項目,一邊收取殘疾人手術費,一邊收取捐贈項目(物質)資金,與相關當地醫院,建立避風港式「小金庫」;還與定點康復醫院(不搞竟標、獨家壟斷醫院)聯手,將政府殘疾人項目資金獨家交給當地(關係或被收買)康復醫院,建立天然「小金庫」。

  公共設施項目「隱性」吸血。將公共設施項目以假招標形式招攬項目,一項目年年更改項目合同,年年追加財政項目資金,成為「提款機」,「小金庫」。

  6、「證據」失盜。

  某縣有一單位,為了消除帳目證據,前十多年,創意性就玩起了「電腦」失盜,而當時未用電腦做帳,至今成為一大懸案。當下,有一些反反腐分子,在合同上,多次修改採購合同,多次玩起了追加項目「資金」,利用紀委關係將單位上繳預審,藉此毀滅財務證據,而財政監督卻流於形式,機關紀檢監督內鬼已成為望風「崗哨」。

  以上種種「變通「、「變種「、「變味"隱性腐敗列舉披露,儘管反腐在高壓態勢,在一些地方或單位里反反腐現象與反腐同在路上。

  據調查某縣一家單位十三年前被撤銷,單位每年收入上千萬,開支近千萬,單位為了毀賬,向外做假像20多部電腦被盜(監者自盜),不向公安機關報案,對外說電腦做賬(實際上只做紙制賬),查無證據,成了無頭案,此事不了了之。

  有一縣分管組織人事的副書記,是本地人,全縣行政幹部想政治陞官發財、企業老總想承包工程項目排隊送禮行賄,社會上傳播講信用,有多重禮就有「多好位」、「多大工程項目」,回報率高。犯事後,被媒體「某千萬」。據了解時值被提拔重用全縣副科級以上領導幹部90%以上行過賄,形成腐輩、腐兒、腐孫,建立腐敗網路,形成根深牢固腐敗鐵的關係網和全程(紀委監察、組織部門、人社、審計、委辦局、鄉鎮)鏈條,即使他在坐牢期間也在干預當地幹部任免。在當地構建了腐腐相護、腐腐相通的社會網路,誰舉報腐圈的人誰就寸步難行,甚至誅連九族,誰就遭受圍剿,到處受到排擠,還可動用縣級領導的關係人出面干預,藉助組織部門、人社部門、紀檢部門、財政監督部門、審計部門等執紀力量開展獵剿行動,實行組合拳式圍剿,實行立體式精準打擊,當地政治生態環境可想而知。

  前二十多年,鄉鎮進行土地用地制度改革,有一當過鄉鎮「一把手」與當地財政所主任,利用手中權力,打起了歪主意,將農林用地變相私自倆從合夥承包,一定二十年,甚至用足用活財政支農資金,為承包林用地注入額外資金,辦起了一所不用本人投資的「綠色銀行」。儘管中央三令五申,不能兼職或以權謀私,至今共同擁有「固定資產」。
作者系研究員,現為智庫戰略研究學者;【原創】來源:崑崙策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9 22: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