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令日本人懷戀的昭和時代,是如何造就的?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11-4 00: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馬嵐熙 十五言

  二戰結束后,日本進入了一個空前繁榮的時期。不僅經濟迅速發展,文化上更是群英輩出,小津安二郎、黑澤明、高倉健、松田聖子、川端康成……等人都活躍於那個時期,今天他們的名字已經成為日本文化的符號之一。那就是傳說中的紹和時期,直到今天,日本人仍然對那個時期充滿留戀。

  昭和是日本裕仁天皇在位期間的年號,裕仁天皇在位的1926年12月25日到1989年1月7日就是日本的昭和時代。隨著1989年1月7日裕仁天皇病逝,第二天,日本告別昭和,迎來平成時代。

  

  裕仁天皇(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的發展經歷了一個曲折的過程。戰後十年是經濟恢複發展的時期,從1956年開始進入高速成長和現代化發展階段,到了七十年代又放緩了發展步伐,直到在泡沫經濟中進入平成時代。而今天日本人時常懷念的「古き良き時代(古老而美好的時代)」,其實是二戰結束后一路高歌凱進的昭和中後期。

  步入昭和時代的日本

  1920年的經濟危機和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使日本經濟遭到近乎毀滅性的打擊,日本統治階級實施的「災后重建」政策略顯「新穎」——對外侵略擴張。不過統治集團內部在具體措施上存在分歧,先後擔任內閣總理大臣(也就是首相)的加藤英明和若槻禮次郎選擇了盡量避免武力衝突、從經濟入手的策略,引起主張武力侵略的舊官僚、皇室貴族及軍閥的不滿。

  從1923年到1927年,日本政府向美英等國舉借巨額外債,但緩慢發展的日子才剛開始,1927年日本又爆發金融危機。這時軍閥勢力抬頭,陸軍大將田中義一出任首相,組成新內閣。新內閣甫一登台,就在內政方面對進步勢力實施一系列殘酷鎮壓,在外交方面加緊侵略步伐,召集外務省、海軍省、參謀本部代表召開「東方會議」,討論制訂了擴張侵略的基本計劃后,將該計劃命名為「田中奏摺」呈報天皇。今天經常出現在抗戰文藝作品里的「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如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就出自這一秘密奏摺。

  

  田中義一(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繁華的大正風潮倏爾停息,日本步入波雲詭譎的昭和時代。孩童依舊嬉戲,主婦依舊為全家準備晚飯,時代在每個平平無奇的日子裡更迭著,當時的日本人絕不會預料到,等待他們的是掀起全世界風浪的戰爭、戰敗、一貧如洗、奇迹般的經濟騰飛、發展至泡沫……

  「古き良き時代」的造就

  昭和時代的前30年,日本政府致力於侵略擴張。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日軍侵佔中國東北。1937年7月7日,日軍以「蘆溝橋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1941年日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不僅給亞洲各國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也使日本在各個方面遭到巨大破壞。

  在二戰中,日本喪失了45%的國民財富,近一半的城市建築、工業設備和交通運輸設施被摧毀或破壞,640萬人傷亡,工礦業生產遭受重創,1946年日本鋼產量只有戰前的8%,農業生產也降至戰前水平的60%。

  二戰結束,裕仁天皇發表《人間宣言》走下神壇成為普通人,從此昭和時代進入中後期。根據《波茨坦宣言》闡述的管制日本的各項原則,戰後初期美軍佔領當局在日本推行了包括修改憲法、解散財閥、農村土地改革等內容廣泛的民主改革,日本政府在美軍佔領當局的指令下規定婦女享有選舉權,工人有權與僱主集體談判,實行九年義務教育,禁止在教材中傳播軍國主義和極端民族主義,新聞、出版和言論自由,解散秘密警察等,逐步直至徹底剷除了日本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中殘餘的封建因素,掃除日本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道路上的障礙,打開了國內市場,為六七十年代日本經濟高速發展、創造「昭和奇迹」奠定不可磨滅的基礎。

  沒有了戰爭的威脅,美國從財力物力上的支持使日本獲得恢復工業急需的資金和原料,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後日本又作為美軍的軍事基地和作戰物資供給地發了一筆意外之財,日本經濟被徹底激活,出現了所謂「神武景氣」的經濟繁榮時期。經過戰後十年的經濟恢復,工農業生產超過歷史最高水平,到五十年代中期日本已具備工業高速發展和現代化的有利條件,於是日本政府在1956年公布了《經濟白皮書》,提出「在恢復中求發展的時代已經結束,今後的發展要靠實現現代化。」掀起了設備投資和現代化的熱潮。1958年起,日本大量生產汽車、電視及半導體收音機等家用電器,鋼鐵取代紡織品成為主要出口物資,這時出現了被稱為「岩戶景氣」的第二次經濟發展高潮。

  置身經濟發展高潮中的日本平民百姓的生活是怎樣的呢?動畫連續劇《昭和物語》以昭和39年(1964)的東京為背景,講述在東京生活、經營街道工廠的山崎家一家人的故事,動畫的開頭即以對比手法展現了現代日本、昭和中後期日本,不知是否導演有意為之,畫面中現代日本高樓林立卻人煙稀少,昭和中後期則人頭攢涌生機勃勃:

  

  《昭和物語》片頭截圖一

  

  《昭和物語》片頭截圖二

  

  《昭和物語》片頭截圖三

  對於戰後成長起來的孩子而言,他們沒有關於戰爭的慘痛回憶,也沒有親身經歷戰後初期百廢待興舉步維艱的光景,從他們這一輩開始日本人終於可以毫無顧慮地追求自己的夢想。正如懷舊向遊戲《昭和雜貨店物語》第二部中,父親在二戰中去世,想成為漫畫家卻遭到外公呵斥的太郎在書信中所寫:「現在,已經是年輕人自己決定自己未來的時代了!」

  

  《昭和雜貨店物語2》遊戲書信截圖

  經濟發展帶來文化產業繁榮。說起昭和,就不得不談熠熠生輝的昭和中後期偶像們。從七十年代山口百惠開始,到八十年代的松田聖子、中森明菜、小泉今日子等,同時大量流行金曲湧現並直接影響了七八十年代輝煌的香港流行歌壇,例如張國榮的《風繼續吹》改編自山口百惠的《さよならの向こ側》,李克勤的《紅日》改編自《それが大事》,譚詠麟、梅艷芳、張學友等也翻唱了大量日本流行金曲。

  昭和風直到現在也是時髦元素。原AKB48成員渡邊美優紀的第一首solo曲《與其溫柔待我不如吻我》,在這支充滿昭和風情的歌曲MV中美優紀以標誌性的「松田聖子頭」扮演了一名溫柔的昭和偶像歌手。

  渡邊美優紀-《やさしくするよりキスをして》

  請在wifi 環境下觀看

  但是,昭和時期影視作品真的如人們印象中那樣完全表現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嗎?顯然是不可能的。小時候爸爸給我買過一套錯譯為《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的日本動畫片,後來才知道是首播於1974年的《無能老爸》。主角雨野無能助是一個普通得有些窩囊的工薪階層,每天都被老婆女兒虐待,陪伴他的只有和自己長得一模一樣的兒子雨野禿寶和一隻吃剩菜的小狗。我作為一個喜歡看葫蘆兄弟的小女孩,這部劇讓我驚呆了……老婆沒有工作也不做家務,雨野無能助下班回家要洗全家人的衣服,幾乎每一集都要被老婆揍到痛哭,心裡話只能對小狗傾訴……

  

  《無能老爸》截圖,來自網路

  所以,昭和中後期確實是一個美好的時代。國民經濟飛速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足夠富足,社會氛圍兼收並蓄,雖然整個日本前所未有地被積極向上又樂觀的力量感充裕,但倘若流露出悲觀沮喪的情緒,也不必太過擔心被時代拋下,不會被社會唾棄,無論在什麼地方從頭開始都會被身邊的人溫柔相待。自由,才是昭和幸福之源。

  

  《昭和雜貨店物語》-扭蛋物品圖鑑-「沒抽中」

  本文史料源自黃山書社1989年9月出版的《簡明世界現代當代史》。

  本文由作者授權十五言微信公眾號發布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3 21:5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