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彼得后書》第三章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6-10-25 08:5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預備主來的日子(三1-18)

第三章以「親愛的弟兄啊」起首,自然的分成四個段落:​

1. 當紀念的(3:1-7):要防備譏誚主來的人
「叫你們紀念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就是________所傳給你們的」……「末世必有————的人,隨從自己的————出來————說:『主要降臨的應許在哪裡呢?……』」
思考:初代教會面臨的這種譏誚,過了2000年,現在是不是更多了?我們在信仰上如何面對這種譏誚?

思考:對比3:2和2:1看舊約與新約的一致性,思考主的命令在當前和將來的權柄以及假師傅在當前和將來的表現。

3章2節: 「紀念聖先知預先所說的話」(舊約)和「主救主的命令」(新約);
2章1節:「從前在百姓中有假先知起來」(舊約),「將來在你們中間也必有假師傅」(新約)。

3章5-7說,天地的存廢都因神的命令而定。「故此,當時的世界被水淹沒就消滅了。」挪亞時代的人因著不相信神,就被洪水淹沒了。對我們來說,挪亞時代的洪水時歷史,對當時的人來說,那就是現實。對更遠古的人來說,那就是未來。所以神的話是歷史,是現實,也是未來。我們可以反擊這種譏誚的根基,來自於對這種歷史,現實,和未來深刻的認識和信心。如果我們不信神以及神成就的歷史,等「未來」變成「現實」的時候,只能悲嘆悔之晚矣。

2. 不可忘記的 (3:8-13):要預備主來的日子 (主再來的憑據和盼望)

a. 「有一件事你們不可忘記,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日如千年」:對主而言,一日不會太短,祂重視人們在每一天時間裡所發生的事;「千年如一日」:本句引自詩九十4,可有如下的解釋:(1)千年轉瞬即逝,對主而言,時間不會太長;(2)主的耐心何其無限,雖然等待千年之久,卻如同已過的昨日。
總而言之,兩句話合在一起告訴我們:(1)在主並沒有時間長短的問題,只有成就祂旨意的問題;(2)主的作為不受時間因素的限制,祂可以耐心等待人們的配合;(3)主並沒有肯不肯作、或能不能作的問題,而是人們的光景是否達到合適的地步(即時機)的問題。

b. 遲來的緣故:「主所應許的尚未成就,有人以為他是_______,其實不是______,乃是________你們,不願有一人________,乃願人人都________。」
思考:愛是神的屬性。從這個屬性上,我們可以理解公義的神為什麼給我們這些罪人那麼多寬容的時間。他不只給不信的人時間讓他們可以信,他也給信徒們時間可以預備好自己去見主的面。
c. 主來的日子:「但主的日子要像________來到一樣。」
思考:我們有沒有隨私意揣測過主再來的日子是什麼時候?聖經說:「隱秘的事是屬耶和華我們神的;惟有明顯的事是永遠屬我們和我們子孫的,好叫我們遵行這律法上的一切話。」(申29:29)我們不知道神的日子,也不需要知道主再來的日子。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每天親近神,讓神的形象和樣式在我們身上顯露出來,使我們將來可以坦然無懼的見主的面。這一句經文,我們也可以分享給那些「信仰機會主義者」(我自己創造的詞,不一定準確)聽:他們想在世界上享受罪中之樂,然後再死亡前一刻信主以便得享天堂里的永生 – 這可能嗎?
d. 世界的結局 - 主來與世界末日:「那日,天必大有響聲廢去,有形質的都要被烈火銷化,地和其上的物都要燒盡了。」

e. 世界的結局 - 主來與新天新地:「但我們照祂的應許,盼望_______,有____居在其中」
思考:3章11節說:「這一切既然都要如此銷化,你們為人該當怎樣聖潔,怎樣敬虔,切切仰望神的日子到來」。彼得給我們看到:在世界的終點到來時,有兩種完全不同的結局 – 「銷化,燒盡」和「新天新地」,人的結局在於他是選擇與惡同居,還是悔改歸主。我們的選擇是什麼?
3. 當殷勤 (3:14-16)

a. 勸勉信徒追求聖潔(3:14):「使自己________,_________,安然見主。」

b. 勸勉信徒「要以我主長久忍耐為得救的因由」(3:15上):不能濫用神對我們的寬容

c. 勸勉信徒勿強解經文,慎防錯謬(3:15-16)
思考:謙卑不是一個簡單易行的美德。面對神的無限,我們有限的人要真正學習「不知為不知」。雖然這裡主要針對的是教導的工作,但這不只是對教導的人說的,而是每一個基督徒都應有的態度。因為「強解……經書」會「自取沉淪」,這是一個極其嚴重的後果。
4. 當防備 (3:17-18)

a. 勸勉信徒應慎防謬解聖經的人。

思考:不單自己不要強解聖經,也要對別人錯解聖經有警醒的心。因為如果我們被錯謬所誘惑,我們自己就會跌倒。保羅說要「戰兢恐懼做成得救的功夫」(腓2:12),信乎哉。
b. 勸勉信徒應在恩典和知識上長進(三18上)- 結論和答案

思考:使徒彼得在前面給出了面對異端假師傅時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挑戰,包括了我們自己錯解神的話,或者誤信他人錯解神的話,好像信仰的路上處處是陷阱。但是在最後,他給了我們一個結論和答案,就是1)抓住主的恩典;2)在主的知識上有長進。這就是前文所說的「生命和敬虔的事」。

我們的生命出自神的恩典:我們認識神,被揀選關乎我們的生命;我們由此知道自己得救與否。
我們在生活上敬虔,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得勝,就必須依靠神的話語。所以敬虔的生活必須有對神的知識的學習和長進。當我們心中沒有真理的時候,就給謬誤(歪理)留了地方。
​​5.  祝福── 結語 (三18下)
最後,我們快速總結一下這兩天讀經的內容,來思考一下《彼得后書》和我們今日基督徒生活的關係:
1、 追求信心和知識的長進(1:1-11)
我們稱自己為基督徒,就必須要了解基督,也就是要學習關於基督的「知識」。也就是「真知道主」,也就是「知道真的主」。
我們稱自己為基督徒,就必須要效法基督,也就是學習活出基督的「樣式」。也就是「在屬靈的階梯上成長」,也就是「養成聖靈的果子」。
2、 提防異端的迷惑 – 信心和知識長進的敵人(1:12 –2:22)
只有基於對神的信心和對神的知識,我們才能分辨真理和異端,看清假師傅的攪擾;
只有基於對自己罪性的認識,我們才能時刻謙卑,隨時警醒,不被引誘偏離真道。
3、 預備主來的日子(3:1-18)
面對末日的來臨,我們有兩種選擇。如果不選擇沉淪而選擇救恩,我們就要隨時預備,殷勤追求。為了免於跌倒,我們必須在主耶穌基督的恩典和知識上有長進。

總之,我們既要警醒,又有盼望。而能使我們保持警醒和盼望之心的,就是在主裡面信心和知識的長進。所以弟兄姐妹們,我們不可停止讀經,我們不可停止靈修,我們不可停止與主親近。我們不可停止聚會,我們不可停止相互以愛心提醒,我們不可停止成長。唯如此,我們才能保守信仰的純正,才能不被異端引誘,才能抱著始終如一的信心將來見主的面。願榮耀歸給神,從今直到永遠。阿門。

參考書目: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彼得后書註解》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4 10: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