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彼得后書》第一,二章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6-10-21 09: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彼得后書》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1、 追求信心和知識的長進(1:1-11)
2、 提防異端的迷惑 – 信心和知識長進的敵人(1:12 –2:22)
3、 預備主來的日子(3:1-18)
讓我們一起來以「填空」和「思考」的形式一起來學習《彼得后書》
一、 追求信心和知識的長進(1:1-11)

1. 引言(1:1-2)

(1) 寄書人自稱(1:1上)- 「僕人和使徒……西門彼得」

思考: 西門彼得 – 彼得有幾個名字?意思是什麼?耶穌為什麼給彼得改名?

(2) 神(和)救主耶穌基督 (1:1中 – 有古卷無『和』字)

​思考:請把(和)改成(也就是)再讀一次。「我們的神,(也就是)救主耶穌基督」。請考慮為什麼有古卷沒有「和」字?這對我們理解三位一體有沒有幫助?

(3) 對受書人的稱謂(1:1下)-「因我們的神————同得一樣寶貴信心的」

​​​ (4) 祝福的話(1:2)- 「因認識————」

思考:我們是不是常常聽到這樣的禱告和祝福:「願神與你們眾人同在,願恩惠,平安多多加給你們」。彼得在這裡說的是,恩惠,平安「因你們認識神和我們主耶穌」。請思考這句「因你們認識神和我們主耶穌」有什麼必要和重要性?

​​2. 追求真知識長進的理由(1:3-4)為什麼追求?
​​​(1)知識成長的源頭是神。對神的認識時候基督徒的特權。
​​​​​- 「因神已將———賜給我們,「因我們認識———……」(1:3)
​​​​​- 「神已將————應許賜給我們」(1:4)

思考:我們在信主之前和信主之後,對神的認識有沒有什麼變化?讀經時的領受有沒有什麼不同?這種認識和領受的變化是來自我們自己,還是來自神?

關乎生命:我們認識神,被揀選關乎我們的生命;我們由此知道自己得救與否。
虔敬的事:基督徒在地上應有的生活方式。我們能否在日常生活中得勝倚靠於此。

​​​(2)知識成長的益處:「脫離————敗壞,就得與神的性情有份」(1:4)

思考:「與神的性情有份」必須要「脫離敗壞」
​​​只有脫離,才能分別;
​​​只有分別,才能聖潔。

​3. 追求真知識長進應有的態度(1:5-7)怎樣追求?
​​​(1) 首先要分外殷勤(1:5)
​​​(2) 有了還要加上(1:5-7)
​4. 追求真知識長進的階梯(一5-7)
​​​(1) 信心(一5)
​​​(2) 德行(一5)
​​​(3) 知識(一6)
​​​(4) 節制(一6)
​​​(5) 忍耐(一6)
​​​(6) 虔敬(一7)
​​​(7) 愛弟兄的心(一7)
​​​(8) 愛眾人的心(一7)
思考:我們通常稱彼得所列舉的這8項為「追求長進的階梯」,或者「屬靈成長的階梯」。請問:用「階梯」來比喻是不少說後面每一條都比前面那一條更高級?請回想《加拉太書》第5章保羅關於「聖靈的果子」的描述,是不是異曲同工?
「有了信心」意指信心是一切屬靈事物的入門先決條件,先有信心,然後才能有下列關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而信心所產生的這7種果效並不是一個一個加上去的,而是要全面均衡發展的。就像聖靈果子的九個方面並不是相互獨立的,而是共同養成的。
*** 再思考:對於上面列舉的這些屬靈素養,聖經里哪裡人物有所體現?我們在生活中又如何可以操練?
​​
​5. 知識不充足(不長進)的後果/危險(1:8-9)
​​​1) 閑懶不結果了, 即沒有效能的活動 (8節)
​​​2) 眼瞎,即失去神的眼光(9節)
​​​3)只看見近處的,即只看見屬世的和現在的事(9節)
​​​4)善忘,即忘記在主里的經歷(9節)
​​​5)失腳,即再次與罪惡和世界混在一起(10節)

​ 6. 知識充足(追求長進)的結果
1) 多結果子(8節)
2) 堅定不移(10節上)
3) 永不失腳(10節下)
4) 豐豐富富的進入神國(11節)
*** 對上面「再思考的參考提示」
【永不失腳的秘訣(彼后1:5-7)】
• 分外的殷勤 – 「殷勤不可懶惰,要心裡火熱,常常服事主」(羅12:11)
• 信心的根基──亞伯拉罕
• 美好的德行──以諾、挪亞
• 屬靈的知識──所羅門
• 完美的節制──約瑟、以利亞
• 恆久的忍耐──約伯
• 真實是虔敬──大衛
• 愛弟兄的心──約瑟
• 愛眾人的心──約翰
總之,我們對神和主耶穌的認識,必須不斷的增長,千萬不要以自己些微的知識為滿足,乃要竭力的追求。我們對神充分、深刻、透澈的認識,乃是在屬靈正道上前進的根基,也是對抗異端教訓的先決條件。
特別經文提示:「主救主耶穌基督」是對主耶穌的一個完整稱呼,在全部新約聖經中僅出現三次,且都在彼得后書中(1:11;:2:20;3:18);『主』指祂的權柄;『救主』指祂的工作;『耶穌』指祂謙卑為人;『基督』指祂榮耀受膏。

二、提防異端的迷惑 – 信心和知識長進的敵人(1:12 -:2:22)

這一段的信息有很多與其它新舊約書卷的相互參照和印證。比如:
創世紀 – 挪亞     /       民數記 – 巴蘭   /  提摩太後書 、猶大書 – 假師傅   /   
約一二三書 – 諾斯底主義。 大家有時間細讀的話可以在那些章節對比參考。

所羅門說「日光之下並無新事」,人的健忘也是一樣。彼得對信徒們說「你們雖然曉得這些事,並且————堅固」,但他還要「常常提醒」。
思考:我們每月一次的守聖餐,每周一次在教會的奉獻,每天的靈修,每餐飯前的禱告,是因為教會的傳統還是我們的自覺?神有沒有藉這些基督徒理所應當的行為「常常提醒」我們自己?提醒了什麼事情?

彼得在這裡針對假師傅和假先知為信徒從正反兩方面提醒信徒:

​​1. 正面:​論基督降臨的真確(:1:12 –1:21)

​​​(1) 彼得的勸勉贈言 (1:12 – 15)

「帳篷」指的是我們這個身體,對我們的靈魂來說這身體就是個帳篷,臨時的居所。我們在前言里說過,《彼得后書》就像彼得的臨終囑託,他預知自己將要離開人世,所以急切的提醒信徒防範以混入教會內部傳播異端的假師傅。

​​​(2) 彼得自己的見證(1:16-18)

「我們……並不是————,乃是————。他從父神得尊貴榮耀的時候,從極大榮光     之中有聲音出來向他說:『——————』。」
​思考:彼得所做的見證是哪一件事?在聖經哪一卷書裡面有記載?

​​​(3) 先知預言的確證(1:19-21)

​​​​​a.預言的權威以及預言對信徒的關係(1:19)
『先知更確的預言』意指舊約先知關乎基督再來的預言,提供給我們更確實的憑據;『如同燈』意指神的話就是照耀的燈,使我們藉以獲得亮光(參詩一百十九105;箴六23);『照在暗處』意指光照在我們不明究理的心眼裡(參林后四3~4)。
「你們在這預言上留意,」意指在聖經的字裡行間揣摩與默想,仰望神藉聖靈的啟示。
「直等到天發亮,」『直等到』含有在神的話上殷勤而不懈怠,堅持到底之意;『天發亮』意指曙光顯現,有二意:(1)神的話被解開之時(參詩一百十九130);(2)我們心靈覺醒之時(參羅十三11~12)。
「晨星在你們心裡出現的時候,才是好的,」『晨星』亦有二意:(1)指主自己(啟廿二16);(2)指預言得著應驗(參民廿四17)。『在你們心裡出現』意指心中確實的知道(參路一4)或看見(參林后四6)。
本節經文具有狹義和廣義兩方面的意思:(1)狹義方面,指對有關基督再來之預言的認識;(2)廣義方面,指包括基督再來在內之聖經全備真理的啟示。

​​​​​b.預言不可隨私意解釋(1:20-21) - 對照3:16

思考:我們在現今的生活中,在社會上甚至教會內,有沒有聽過人說預言?有沒有聽過人解聖經里的預言?對這些「預言」和「解預言」我們要持怎麼樣一種態度?我們然後知道「預言」及「解預言」是不是和神的心意?
​​2. 論假師傅的危險(2:1-22)

背景:在福音向外邦人傳播過程中,福音的純粹性因為外邦人的其它知識和信仰而受到污染。當時東方(印度 – 印度教和佛教 – 釋迦摩尼的出生時間雖然沒有確考,但一般認為他出生於主前566年)和西方(希臘羅馬)的思想都有強大的影響力。這些教會內部的假教導就是結合了希臘哲學,東方神秘主義,和基督教思想而成的各種混合信仰。比如約翰在約翰一,二,三書中批評的諾斯底主義的雛形(原始諾斯底主義)。
彼得在本卷書中列舉了這些假師傅假先知所傳和所行的各種現象:
• 邪淫 (2:13-19)
• 鄙視權威和天上靈體 (2:10)
• 否認(譏諷)基督再來的預言 (3:3-4)
• 最主要的,就是否認主 (2:1)
同時從幾個方面警告信徒們要防範:
​​​(1) 警告假師傅將要出現(2:1-3)
​​​​​a.假師傅的出現(二1):「私自引進————的異端」
殺人是大罪。異端的傳播誘使基督徒遠離真道,失去救恩和永生,這比殺人還要惡劣百倍。所以彼得說他們是引進「陷害人」的異端。
​​​​​b.假師傅的信仰(二1下)- 否認主
「連買他們的主他們也不承認,」『他們』指假師傅;『買他們的主』這話並不是說他們也蒙了主的救贖,而是說主耶穌是為所有的人(包括他們在內)而死(參來二9),主已為他們付了買贖的代價,只可惜他們竟不肯接受,所以他們是自外於主的救贖;『不承認』不僅指外表方面言語和行為的悖逆,並且包括內里方面思想和存心的背棄。
​​​​c.假師傅的行為(二2-3)- 邪淫的行為,用言語取利,etc.
​​​​d.假師傅的結局(二1下-3)- 速速滅亡;(受罰)
​​​(2) 引證歷史的鑒戒(二4-9)
​​​​​a.犯罪的天使(二4)
​​​參考《猶大書》6節 – 不守本位的天使和他們受到的刑罰。
​​​​​b.挪亞時代的洪水(二5)
思考:如果我們生活在挪亞時代,我們回及時悔改而得救嗎?能確定嗎?我目前也沒有陷在哪些罪里「沉醉不願醒」?
​​​​​c.所多瑪、娥摩拉(二6-9)
參考《猶大書》7節:不潔的性關係,尤其是同性戀乃是所多瑪、蛾摩拉滅亡的重要原因。
思考:作為基督徒,你對同性戀合法化持什麼看法?
「作為後世————的鑒戒」,『不敬虔人』指不尊重神的旨意,只隨從人的情慾和心意之人(參彼前四2~3);『作為…鑒戒』指前人的遭遇如何,這末世行同樣之事的人也必如何(參林前十11)。

思考:彼得引用挪亞(創六至八章)和羅得(創十九章)為例,說明神會拯救敬虔和堅忍的人。生活在一個日漸墮落的世代,你會是神拯救的那個人嗎?
​​​(3) 假師傅的行事為人(二10-22)
​​​​​a.縱慾不法(二10上)
​​​​​b.善於毀謗(二10下-11)- 參考猶大書8 - 9 節
​​​​​c.卑污如畜(二12-14)隨動物的本能,憑私慾,不忠貞, 不成長…
「他們滿眼是淫色(原文是淫婦),止不住犯罪,引誘那————的人,心中習慣了貪婪,正是被咒詛的種類」
思考:假師傅的行為確實可詛咒。但我們自己是不是「那心不堅固的人」? 如果我們「只能吃奶」(來5:13),靈性幼稚軟弱,就會中了人的詭計和欺騙的法術,被一切異教之風搖動,飄來飄去。如何防止被引誘?彼得給我們的答案是:在(神的)知識上長進。保羅給我們的答案是:「認識神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是我們不在做小孩子」(弗4:13-14)
​​​​​d.隨從巴蘭(二15-16)
思考:巴蘭是那個時代知名的「先知」(參見《民數記》22-25章),但是他不順服神而隨自己私慾行的時候,是什麼結果呢?我們如果聽到某些「當世知名人士」的話語不合神的教訓,當聖靈在我們自己心裡讓我們「自己責備自己」的時候,我們做什麼選擇?

​​​(4)假師傅的影響(如何能騙走人)

​​​​​e. 虛妄的應許矜誇(二17-19)- 無用的教導,虛假的自由

​​​​​f. 故意背道(二20-22)
「竟背棄了傳給他們的聖命,」『背棄』指轉身離開,暗示曾經接受某種道理,但後來卻予棄絕,就是背道的意思;『傳給他們』暗示曾經有福音傳給他們,但僅表面接受,而未真心相信;『聖命』意指神話中的神聖誡命或生活規範。
這裡的他們指的就是假師傅。不是指受引誘的信徒。因為這些假師傅是故意背道。而「人若知道行善,卻不去行,這就是他的罪了」(雅4:17)。
「狗所吐的,牠轉過來又吃,」本句引自《箴言》26:11。『狗』在舊約聖經是屬於不潔凈的畜類(參利十一27),在新約聖經被用來稱呼猶太律法主義者之類的假師傅;『所吐的,牠轉過來又吃』意指其心性已習於污穢之物。
「豬洗凈了又回到泥里去輥,」本句出處未見於聖經,可能是當時的一句俗語;『豬』在舊約聖經也是屬於不潔凈的畜類(參利十一7),在新約聖經被用來稱呼不認識神的惡人(參太七6);『洗凈了又回到泥里去輥』意指其行為已習於在污穢中打滾。
約翰˙加爾文說:「福音是一劑潔凈心靈的良藥,又是一盆洗滌罪行的清水。」假師傅表面上可能聲稱相信福音,但其惡性和惡行顯明他們實際上並未接納福音,豬狗不如。

參考書目: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彼得后書註解》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9 00: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