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媽媽怒懟准女婿這事有了讓吃瓜群眾意想不到的進展,在張靚穎生日會上張媽媽和馮軻同框出鏡,張媽媽還表示會撤銷對馮軻的起訴。張靚穎還聲稱「媽媽第一、粉絲第二、馮軻第三」,並且還摟著媽媽唱了一首《我是媽媽的寶貝》。
整件事來了一個大轉折,原本很多人期待的母女決裂戲碼沒能上演,好比電視劇上演到最緊要關頭,正反雙方從懷裡掏出的不是手槍而是玫瑰,並且互相擁抱。TVB都拍不出這樣的情節啊。
張靚穎「霸屏」這幾天竟然出現這樣的「結局」,相信不少人都認為這裡面有「陰謀」,會不會是炒作?
我到不這麼看,正如我上一篇文章里說的那樣,張媽媽是一個好媽媽,她幫張靚穎做了很多張靚穎不方便做的事情,張媽媽做了惡人,好人留給了自己寶貝女兒做。
大家可以看看張靚穎面對媒體的發言——
張靚穎坦言自從風波爆發后,財務都由她自己負責,而馮軻也答應把全部財產歸到她名下:「雖然我覺得我的精力應該放在音樂上的,雖然我累,但是為了讓她放心,我還是管,我知道她這麼做都是出於愛我。」
看到了嗎,對於張靚穎而言,還有什麼比這個更圓滿的結局嗎?
張靚穎當年之所以小小年紀就到社會上靠酒吧駐唱掙錢,就是不願意在父母就離婚後自己每個月跑到奶奶家拿100塊的生活費,她很小的時候就知道掙錢的艱辛,也知道錢的重要,說白了,張靚穎也是苦孩子出身,她怎麼可能不知道金錢的重要呢?我看其他媒體梳理當年張靚穎各種採訪,有一句話很耐人尋味,也很重要:「隨著馮軻的出現,張靚穎家的生活環境也迅速的得到了改善。」
張媽媽這麼一鬧,張靚穎順理成章的接管了家裡的財政大權,作為一個女性,一個即將結婚的有錢的女性,她在婚前不用和未來老公撕破臉,也不用傷感情,就輕輕鬆鬆拿到了財產權,還有比這更圓滿的嗎?
我上一篇文章說張媽媽只是說張媽媽是好媽媽,很多網友不理解,後台也有很多朋友認為張媽媽是在干涉女兒,認為張媽媽是老封建,但是大家看看現在這個局面,張靚穎得到了一切,馮軻為了愛也好,害怕輿論監督也好,做姿態也好,不管是什麼原因吧,他多次表態把一切都給張靚穎了。這不就是張媽媽最想看到的結局嗎?
之前很多朋友在後台留言,說即使馮軻這麼表態也不代表有法律效應,事後我還諮詢了我的一個朋友,他來紐約前在國內是律師,他就說即使只是對公眾的表態,但是對夫妻離婚時財產分割還是會起很大作用,就憑馮軻的這些表態,張靚穎將來就會佔很大的優勢,馮軻這些表態都是很有利的證據。
說真的,雖然很多人,尤其是很多有知識的人,認為張媽媽這種公開和准女婿懟的行為「蠢且狠」,但是事情發展到這一步,誰能否認這種看上去「蠢且狠」的行為,讓她的女兒成了最大的贏家。作為一個母親,媽媽為女兒要到的東西,這也就足夠了。
大家可以捫心自問,假設我們都有一個像張靚穎這樣多金的女兒,看著她要結婚了,我們能不能像張媽媽這樣,不讓女兒有一點兒為難,就能逼著准女婿公開表態,願意把所有財產都歸到自己女兒名義?
也許很多有知識的人能做到,不過我真做不到。
還有很多網友在後台表示最煩父母說「聽話,我們都是為你好」,覺得父母都是用這句話做借口,干涉子女的生活。
說真的,我也煩,我也覺得父母很多時候確實愛用這句話做借口來干涉我們的生活。我一貫的態度就是,父母是要孝順和尊敬的,但是父母的話,有用的聽,沒用的就不聽,總而言之還是以我為主,自己的人生不是別人的人生,我的人生我做主。當然,出了問題,也是我自己扛,我也不會怪父母。
但是如果我們仔細想想,父母這樣說在有些場合,有些地方是對的。
我自己總結的,越是和錢有關,越是和財產分割等等有關的事情上,父母的意見往往是對的,這個時候不妨聽一聽父母的話。
原因很簡單,我們的父母肯定是站在我們這邊,不會站在外人(包括女婿媳婦兒)這邊,而且都是從物質匱乏年代過來的,對物質看的很重,往往重物輕人,這種特質說不上好不好,就是他們的特點;再說直白點,就像本山大叔說的那樣,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人還沒死,錢就沒了。時間能沖淡一切,但是錢還是在的,父母特別物質的決定,至少不會讓我們人財兩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