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反思境外放貸政策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10-15 02: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政策性銀行已高度暴露在多個國家的違約風險之下,這迫使政府反思,並可能重塑中國與發展中經濟體的合作方式。

  

  收藏更新於2016年10月14日 12:51 英國《金融時報》 馬思潭 韓碧如 金奇 北京,倫敦報道

  境外放貸激增已使得中國政策性銀行高度暴露在多個國家的違約風險之下,這迫使中國政府展開反思,其結果可能重塑中國與發展中經濟體合作的方式。

  英國《金融時報》的一項分析表明,按照經合組織(OECD)的衡量標準,中國在2013年到2015年期間發放的發展融資的前10個接收國中,有6個被認為屬於違約風險最大的國家之列。相比之下,世界銀行(WB)在2011年到2015年期間的發展貸款的前10個接收國中,只有兩個國家處於同一風險類別。

  去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承諾向非洲提供350億美元優惠貸款。此舉旨在表明一種姿態,目的是讓非洲大陸的夥伴國相信,中國並不只是對開採石油和其他資源感興趣。

  然而,目前油價每桶在50美元左右,削弱了借款國償付以石油作為抵押物的貸款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中資銀行和非洲借款國對於簽署新項目變得更加謹慎。部分以石油作為抵押物的貸款已轉變為不良貸款,中國為此與查德、迦納、安哥拉等國家重新磋商了債務條款。

  委內瑞拉經濟崩潰也讓中國國內許多人開始質疑中國國家開發銀行(China Development Bank)的海外放貸行為和風險評估。

  北京清華-卡內基全球政策中心(Carnegie-Tsinghua Center)的學者陳懋修(Matt Ferchen)表示:「中國仍在繼續談論其與擁有豐富大宗商品資源的國家之間互惠互利的關係,然而在非洲和南美的大宗商品出口國,某種東西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並且是向壞的方向發展。」

  針對這種局面,中國正在將重心從辛巴威和蘇丹等高風險客戶轉向衣索比亞等其他國家,衣索比亞如今已成為地區性的製造業大國。就在本月,從亞的斯亞貝巴到吉布地,一條由中方提供融資並建造、總投資34億美元的電氣化鐵路開始通車運營。中國目前正在吉布地建造首個海外海軍基地。

  中國還試圖讓國內商業銀行與政策性銀行更為平均地分擔境外放貸任務。然而,分析師表示,商業銀行參與豪賭的意願較弱,風險水平必須要低得多,它們才會簽署一個項目。相比之下,中國政策性銀行更願意接受被認為在政治上有利的項目。

  讓商業銀行參與境外放貸的努力,已導致多項由政治家達成的國家間協議進行了重新磋商。某跨國銀行的一名風險分析師表示:「他們舉行了盛大的儀式,公布了協議,結果卻被商業銀行告知項目不靠譜。」

  高級國際問題研究院(SAIS)中國與非洲問題學者德博拉•布羅蒂加姆(Deborah Brautigam)表示,與世界銀行不同,中國政策性銀行在放貸方面沒有明確的與債務可持續性相關的限制。

  這導致了一些不切實際的交易,比如2010年中國國開行向迦納提供的30億美元貸款額度,其中一部分用在一個目前已被推遲的天然氣項目。

  還有在安哥拉,以每日石油出口量作為擔保的多項協議也被修改,從而提高了每天需出口石油的數量——根據布羅蒂加姆女士的說法,這是最初協議中規定的做法。

  中國進出口銀行(China Export Import Bank)向來是中國對非洲放貸的領頭銀行,不過一些外部觀察人士認為,該行的貸款組合或已接近飽和。

  中國國開行在石油繁榮期間對境外大舉放貸,其風險敞口更集中一些。在油價下跌暴露出這兩家銀行對石油出口國存在較大的風險敞口之後,2015年4月,兩家銀行的資本金都有所擴大。此番增資似乎是為了支持國家的「一帶一路」戰略。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10: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