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先買房還是先生娃?新加坡高官生娃言論惹爭議

[複製鏈接]

301

主題

311

帖子

2507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0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素年錦時 發表於 2016-10-14 10: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年輕人是先買房還是先生娃?關於這個問題,新加坡高級政務部長楊莉明給出了自己的回答:「做愛只需要很小的空間」。此言論一出,即在新加坡引起熱議,大多數年輕人對此言論表示憤慨。
  言論:買房前先懷孕
  就像其他許多富裕國家,新加坡面臨人口老齡化以及出生率低迷的挑戰。英國廣播公司13日稱,新加坡政府鼓勵該國年輕人早點成家生娃,但在許多年輕人看來,該國的房產政策對年輕人並不友好。
  據《聯合早報》報道,2013年,新加坡政府推出了「育兒優先配屋計劃」,要求首次申請購屋者,必須已懷孕或至少有一名16歲以下的新加坡籍孩子。
  就育兒與房子問題,《海峽時報》12日刊發了對新加坡負責管理人口及人才署的總理公署高級政務部長楊莉明的採訪。在被問到「現在新加坡年輕人之所以不積極生育,是否與無法早早擁有自己的房子有關」時,楊莉明給出了這樣的回答:「做愛只需要很小的空間」。
  楊莉明稱,新加坡人的愛情觀,或許與西方國家有所不同。「我們的順序是,男方遇上女方、男方愛上女方、男方向女方求婚、雙方計劃結婚和準備房子,而在法國和英國等國家,可以是兩人相遇,然後當晚他們就能『造人』了。」
  如果一對夫婦計劃兩年內生育,但他們希望先拿到房子,是否可以?對此,楊莉明回答道:「如果他們無法生育,是不是要拿回房子?我們又如何確保他們嘗試生育,也不能檢查他們是否有用避孕措施對吧?」
  熱議:批評多於讚揚
  按照楊莉明的意思,比起「干預房事」,政府更應該選擇勸說的方式,催促女性及早生育。不過,新加坡年輕人似乎不買這位官員的賬。她的言論在新加坡國內引起熱議,批評遠多於贊同。
  在接受《海峽時報》網上調查的1.4萬名網民中,93%都認為,應該先有房,再生娃。
  網友Derrick
  Poh質問道:「你們造公寓的速度有我們造人的速度快嗎?這樣的言論只能說明,你對結婚的人多麼缺乏同情。」
  網友 Shayful
  Kamal 稱:「她只是在提倡婚前性行為吧?只有當關注增長數字超過關注公民福利時,才會這麼說。」
  還有批評聲音指出,這樣的言論「不負責任」,「我覺得,她沒有抓住重點,重點不在於在哪裡做愛,而是先有房再有娃才是正確的,難道她是鼓勵年輕人先生娃,然後繼續依賴父母嗎?至少,擁有房子,說明夫妻經濟狀況良好,這樣才能進行到生活的下一步。」
  回應:講話被斷章取義
  對於自己言論引發的眾怒,楊莉明12日晚給出了回應。
  楊莉明說,社交媒體對她在訪問中的講話斷章取義,「不過我們的社會確實需要進行坦誠的對話,以準備好迎接千禧世代組織的家庭。」
  她還表示,許多2000年之後出生的千禧世代勇於打破既定的觀念,做出非凡成就,給了她很多啟示。她有信心千禧世代能像建國一代一樣,創造一個非凡的新加坡,特別是在平衡事業與家庭方面。
  此外,《海峽時報》12日援引楊莉明的話稱,政府將推出新措施,更好地鼓勵和協助千禧世代組織家庭、生兒育女。
  據報道,新措施將在未來幾個星期公布。這些大刀闊斧的措施包括住房、學前教育、職場和社區方面的計劃,以讓新加坡年輕人更有信心成家育兒。
  數據顯示,新加坡2010年出生率、即平均每名婦女一生中所生育子女數量僅為1.16,創歷史最低紀錄,雖然在去年略微上升至1.24,但還是相當低。拋開不孕不育症的影響,民眾不願意生被認為是新加坡出生率低的主因。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23:4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