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轉)論政治家的智庫智囊機構能夠代替軍師和戰略家的相關作用嗎?

[複製鏈接]

206

主題

260

帖子

1693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69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佛門追隨者 發表於 2016-10-16 22: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現代社會的一大特點就是受過高等教育者眾多,教授、專家、學者等也相應眾多。而且各個國家往往被這些教授、專家、學者等壟斷著話語權,到處都是他們的觀點在宣揚、在傳播。
現代社會的另一大特點是紅塵滾滾、人們追逐金錢也追逐名利等,吵鬧得很也繁忙得很,人們大都無法靜下心來弄學問和思考問題。因此現代社會的人大都不能象古人那樣安靜思慮學習,一心一意思慮天下事等,所以現代社會如古人那樣造就出的戰略家和謀略家是少之又少,即使有也是鳳毛麟角。
於是在這種真正的戰略家罕見、而學者和專家眾多的情況下,各國的領袖和政治家在制定國政大策的時候就常常看重和委託於那些適應現代社會情況應運而生的各種時髦的智庫和智囊機構等,認為這些智庫和智囊等就能代替古代社會那種著名軍師和著名戰略家的作用。
因為社會本來就已經被組成上述智庫和智囊機構的各種專家和學者霸佔著話語權了,這些專家和學者的意見和觀點本來就在社會上佔據著壟斷的地位,被社會認為是權威的、是無可指摘的定論等等。所以當國家領袖選擇採納這些專家學者組成的智庫等得出的相關研究報告時,政治家和社會差不多都認為這就是政治家所能選擇的最佳方案了。因此這樣的時刻,政治家其實已經毫不懷疑的認為:智庫和智囊機構是完全可以代替古代軍師和戰略家的作用的,智庫等完全可以起到古代軍師和戰略家的相同功能即重大參謀作用的。
而實際上這種感覺是一大誤解,真實的情況並不是這樣的:本文就打算對此詳細剖析一番。
而宣昶瑋本人頁恰恰是在戰略預測、戰略思維方式與規律、哲學思維方式與規律等相關方面有研究的理論家,並早就有自己獨到的理論(正因為有自己獨到的理論所以才發現了著名作家柯雲路是理論素質超過毛澤東的中華天才的),哲學上有認識當量的新理論新學說;因此宣昶瑋在關於戰略家、軍師、謀略家、和有關智庫、智囊機構思維方式等方面是行家裡手,知道智庫思維方面的優勢與劣勢,知道迷信智庫人們的認識盲區。
戰略家的思維特徵有如下三個:
第一是戰略家的關注與思維範圍非常廣泛:就是戰略家的觀察、關注、思考的範圍與一般的學者和專家相比是非常廣泛的,範圍很大,遠遠比學者和專家的範圍大。這種情況我稱之為關注當量巨大。
第二是戰略家的思考、研究的深入深層次的程度遠遠超過一般的學者和專家。
第三是有最終的深刻認識結果與最終的總結結論。
上述三項特徵是成熟的軍師和戰略家的基本思維特徵。
戰略家的特殊思維方式還有一些,但不適合公開,這裡省略。
戰略家的突出特點是具有戰略頭腦和戰略眼光,是戰略家長期關注、長期思索,最後獲得高度成熟的、深思熟慮的前瞻性的理論預見,是關於大跨度、大範圍的大見識——即戰略預見。
戰略家好比是一個具有高內存和高運算速度、高解算能力的超級計算機,其特點就是能夠解算依靠單獨的成千上萬的普通計算機不能完成的解算任務一樣。
一個真正的戰略家在進行深思熟慮的解算數量龐大的相關信息的時候,常常是夜不能寐和茶飯不思的,常常是一個人在房間里、在林蔭小道上邁著方步「踱來踱去」:這就是「超級計算機」在「高速運轉」著「解算超級數量的信息」,以得到「最終答案」。
而智庫和智囊機構則像單獨的成千上萬的普通計算機,他們只能做到關注範圍廣泛,而高速度和高運算能力高解算能力則無論如何也無法和超級計算機相提並論:因此深入深層次的處理數據處理信息則智庫和智囊機構則做不到了:因為一群只會淺表思維的學者和專家無法代替一個能深入和深思熟慮思考的戰略家,這就像成千上萬的普通計算機一齊工作也根本無法代替超級計算機的解算能力一樣的道理和機理。
智庫的優勢僅僅是可以集思廣益擴大由一般一個人無法關注的更大的範圍和更大的領域而已:只是關注範圍比一個人有優勢。智庫的劣勢是因為雖然智庫參與思考的學者專家的人數較多,但卻大家都只能處於淺表思考的階段,而無法達到傑出戰略家的那種一個人就可以達到的可以思考極深層次問題的程度。
就像當年林彪那樣的料事如神就是典型的戰略家的思考極深層次問題,結果獲得成功戰略預見的例子。
有一篇公開發表的文章介紹說林彪性格內向,在晚年經常處於自我封閉狀態。但他在青年時代卻關心時局,具有寬闊的視野,同晚年形成強烈的反差。
文章又說林彪「在山溝里「妄言」,準確預測到「中日戰爭可能發展為世界大戰」」:
1937年12月22日深夜,林彪在趙城一個小山村的窯洞里踱來踱去,對蘇、美、英、法、日、德、意等國掂量來掂量去,終於坐到桌旁,在如豆的燈光下,給八路軍總政治部主任任弼時寫信。他寫道:
任主任:
我對時局很想了解全般情況,但苦無材料,同時自己分析力量更缺乏。我近來在抽象設想中也得到一些感想,故以姑妄言之的方式向你陳述如下……
林彪「抽象設想」了一些什麼「感想」呢?他對可能或已經是中國的朋友的蘇、美、英、法如何對中國進行援助逐一進行了估量。鑒於德、意、日已經聯手,他認為:「蘇聯單獨出兵打日本是完全不可能的,單獨太平洋戰爭也是少有可能的。」「英法出兵到中國與太平洋上打日本是不可能的,因過不得地中海和紅海,路也太遠。德意一動則英法陷於腹背受敵。英法對日進行經濟制裁是可能的。」
但是,林彪認為這些國家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是會聯合起來對付德、意、日軸心的,而這就是世界大戰。他說:
中日戰爭可能發展為世界大戰。中國應堅持打到底的方針,使此戰蔓延成為世界大戰。成為世界大戰時,中國才更能勝利,世界革命也乘機發展與勝利。
後來的事實如何呢?文章說:
「果然,一年零九個月後,即1939年9月,德國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又過了一年零九個月,即1941年6月,德國突然進攻蘇聯。半年後,即1941年12月,日軍偷襲珍珠港。至此,世界所有主要國家都捲入了這場大戰。用1937年12月以後世界形勢的發展來檢驗林彪的話,可見其非但不是「妄言」,甚至可以說,他的預見相當準確。」
林彪的這種戰略家的預見,如果換成現在的智庫的角度看,如果把成千上萬的八路軍幹部集中起來研究這個問題,則也不可能達到林彪一個人深思熟慮獲得這一結果的程度:因為林彪具有戰略家的頭腦,而且林彪的思維方式是戰略家的;眾多的八路軍幹部的思維則是淺表性的。
作為一個戰略家,林彪的特殊特點是具有戰略頭腦和戰略眼光,他的預見也是戰略家長期關注、長期思索,最後獲得的高度成熟的、深思熟慮的前瞻性的理論預見,是關於大跨度、大範圍的大見識——即戰略預見。
而眾多的八路軍幹部的思維則是淺表性的,即使這些淺表性的思考數量極多也不能代替一個人的深思熟慮的深層次思維。即使大量的淺表性的思維還依然是浮光掠影的淺表性思維,是無法靠膚淺的東西堆積成深層次東西的。
還有另外一種情況:就是智庫中有能夠進行戰略家深思熟慮思維的學者,靠了這個人就可以彌補眾多學者的淺表性思維的不足,因此這樣的情況下智庫就完全可以代替戰略家了。可是現在的問題是:因為智庫中本來就有戰略家在裡面,因此智庫這個時候起到了戰略家的作用,其實那本來就是智庫裡面有戰略家嗎!當然這樣的智庫能夠起到戰略家的作用和戰略家的功能了!因此這種情況下起作用的依然是戰略家而不是智庫。
有眾多學者和專家的智庫雖然關注當量很大,但由於這種巨大的關注當量是分散在各個專家學者個人專家腦袋裡的,並不能被一個人全部吸收到自己的腦袋裡來,並進行深思熟慮的思考,最後達到思考成熟而形成一個巨大的認識當量,因此這巨大的關注當量常常是無效當量。相比較之下傑出戰略家由於眼界寬廣關注當量極大,又能靠一個人的腦袋經過深思熟慮形成一個有效的巨大認識當量,因此真正的戰略預見產生了。而智庫卻是怎麼也無法做到這一點的。
因此戰略思維的時候狼群戰術無法代替戰略家的作用與功能,所以智庫不能代替軍師和戰略家的作用:現代政治家認為智庫和智囊機構能夠代替戰略家和軍師的作用其實是一種錯誤的感覺。
中華思想家 宣昶瑋 2016年10月16日草於安徽淮南八公山下之茅草屋中
信箱:xchwei84@gmail.comx-ch-w@hotmail.com
微信號:laotianjiaan
Skype: xchwei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19: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