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感冒泡了個腳,最後竟要動手術!小心溫水也可能帶來傷害!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16-10-2 00:10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泡腳是一種很好的養生方法,泡腳能夠緩解疲勞,睡前泡腳具有安眠的作用。近期天氣變化大,感冒多發。

  

  有很多人選擇洗個熱水澡,或者是好好泡個腳,驅散寒意,但有時候,你不注意這個安全隱患,可能會造成較為嚴重的後果。

  近日,在武漢市第三醫院光谷院區皮膚創面修復中心,30歲的謝女士不得不接受手術治療。

  半個月前,謝女士約了幾名好友一同去做足療,還特意交代足療師,自己感冒了,希望水熱點,發發寒氣。

  

  「水溫是比平時高,但很舒服。」謝女士回憶說,泡了20分鐘后,足療師用搓熱的方式按摩了雙腳和小腿,最後還用毛巾對腳部和小腿部位進行了熱敷。做完足療后,頓時感覺人輕鬆了不少。

  豈料第二天,謝女士發現自己的左邊小腿外側起了幾顆小水泡,周邊皮膚有點紅。到了當天晚上,小水泡旁邊又出了大水泡,大大小小的水泡連成了片,面積有巴掌大小。

  謝女士趕緊到醫院就診。醫生告訴她,這屬於低溫燙傷,燙傷程度為3度,建議手術治療。但是謝女士堅持要通過換藥護理,看看傷口能否恢復。可大半個月後,謝女士傷口越來越疼,不得不接受手術治療。

  

  

  這是用暖寶寶做的實驗,差不多能捂熟一個雞蛋

  低溫怎麼會燙傷?

  低溫燙傷多數都會深達真皮層,在最初創面只會起幾個小水泡,不會有太明顯的痛感,所以很容易被忽視。提醒,泡腳水溫不要超過45度,時間不宜過長,否則就會有燙傷的風險。到底什麼是「低溫燙傷」呢?

  低溫燙傷是指皮膚長時間接觸高於體溫的低熱物體而造成的燙傷。比如接觸70℃的物體一分鐘,皮膚就會被燙傷;接觸高於50℃的物體較短時間,也可能造成燙傷。接觸時間越長,皮膚損傷越嚴重。

  在取暖季,要多留心「低溫燙傷」的隱患,比如暖手寶、電暖寶、暖水袋、熱水泡腳等。低溫燙傷多發生在取暖季,但夏季不當泡腳,也會造成低溫燙傷。

  低溫燙傷危害大,做好預防是關鍵

  低溫燙傷的皮膚表面上看起來面積小、不嚴重,僅在皮膚上出現紅腫、水皰、脫皮的現象,但實際燒傷深度卻可到達皮膚以下,嚴重的會造成深部組織壞死,處理不當,還會發生潰爛。低溫燙傷因損害的皮層較深,比一般燙傷更難癒合。

  避免低溫燙傷,預防是關鍵

  我們在熱水泡腳時,要注意控制溫度和時間,切忌局部皮膚接觸熱源時間過長。低溫燙傷發生初期,損傷皮膚的層次較淺,會在真皮和表皮間形成小水皰。這時如果及時移除熱源,損傷就不會再發展。

  這類人群最好不要泡腳!

  泡腳時雖然舒服,但身體其實是在大量失汗,如果不及時補充水分,我們身體里的血容量就會不足,血液黏稠度上升,嚴重時就會造成心肌梗死。

  用熱水泡腳時,環境溫度先升高,腿部和腳部的末梢血管擴張,血流量會增加。頭部和胸部的血液供應量自然會減少,溫度也就下降了。

  

  所以,泡腳時間過長或方式不當,還真可能會引發心梗!1空腹或吃得過飽

  空腹或過飽的人不宜泡腳,因為泡腳時足部血管擴張、血容量增加,造成胃腸及內臟血液減少,影響胃腸消化功能。

  即飯前足浴可能抑制胃液分泌,對消化不利;飯後立即足浴可造成胃腸的血容量減少,影響消化。2正在發育期的兒童

  發育期的兒童,泡腳水溫不宜過高,否則會使足底韌帶因受熱而變形、鬆弛,不利於足弓發育,日久容易誘發扁平足。3老年人泡腳要小心

  老年人下肢感覺神經退化,特別是糖尿病病人,造成燙傷的風險會增加。低溫燙傷是最易被忽視的安全隱患,要提醒身邊的女性和老人們! 4有心血管基礎疾病的人群

  有些人不僅泡腳,還喜歡泡澡或泡溫泉。有心臟或血管基礎疾病的人,泡澡時若出現心慌、頭暈等癥狀,應及時停止,躺下休息,並補充水分,否則很容易誘發更嚴重的後果。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11:5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