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100萬元,如果不投資,十年後會變成多少錢?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9-30 02: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基於1980年以來的數據預測

  

  

  

  未來基於過去的歷史和當前的情況而來,但對未來做預測卻一向是吃力不討好的行為,因為未來永遠會有影響你預測結果的事情發生——對於未來,你唯一確定的就是它的不確定性。

  1980年到今天,34年時間裡,中國的廣義貨幣供應量的年增長率約為22.45%,中國真實的年通貨膨脹率約在11.9%——如果按照這個數據計算,我們大致可以算出兩種模式下現在的100萬元,10年後和20年後分別相當於今天的多少錢。

  基於1980年以來的數據預測10年後和20年後的100萬相當於今天多少錢。

  二、基於1997年以來的數據預測

  

  老實說,基於1980年以來的數據預測有些太猛烈了——這是中國未來的經濟萬萬難以承受的。

  實際上,自從朱總理上台之後,中國中央銀行開始與國際接軌,中央政府不能隨便向中央銀行伸手了(但可以通過財政部來發行國債),極大程度上杜絕了貨幣供應以超過20%的速度猛印的時代。

  整體而言,無論是真實通貨膨脹率還是貨幣發行速度,都已經大大降低。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數據,計算出來1997年以來中國的廣義貨幣供應量的年增長率約為16.9%,中國真實的年通貨膨脹率約在7.3%。基於這一數據,我們再次可以預測現在的100萬元,10年後和20年後分別相當於今天的多少錢。

  這個數據比較接近1998年以來的整體通貨膨脹情況,但客觀說,這一數據仍顯偏高——如果我們的貨幣政策未來一直按照這種方式來持續,恐怕中國的經濟很難承受得起,而且貨幣也不會只是這樣的一個貶值情況,很有可能會出現突然的、劇烈的貶值。

  

  三、基於2012年年底以來的數據預測

  大家知道,2012年底中國新一屆國家領導人上任以來,經濟上不再強調貨幣刺激,而是希望通過市場結構改革來解決經濟發展中出現的問題,所以2012年到2014年9月份的貨幣供應量數據和通貨膨脹數據,都出現了比較大的改變。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數據,計算出來2012年底以來中國的廣義貨幣供應量的年增長率約為13.9%,中國真實的年通貨膨脹率約在6.3%。我們不妨用這22個月的數據,來預測一下,現在的100萬元,10年後和20年後分別相當於今天的多少錢。

  老實說,這個數據與上面的數據區別不是很大,最多可以算作一個過渡時期,這種通貨膨脹持續下去,民眾依然是很難接受的。

  當年的萬元戶那是富豪啊,現在有個5萬元,40萬元能算富豪嗎?我認為至少相當於100萬元。現在的100萬,估計到那時會以億計了。

  四、現在多少錢=30年前的萬元戶?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鍾偉的一篇權威學術研究報告,答案是「255萬」!

  看到這個數,我也吃驚了。

  255萬可以在東莞萬科買一套舒適的房子,外加一輛30多萬元的轎車,手裡還能有幾十萬的存款。

  

  「萬!元!戶!」這個響噹噹的頭銜,在70年代末,簡直就是土豪的代名詞。就算是在發展中的深圳,那也是令人刮目相看的。

  那時候米價0.14元,肉價0.95元,走親戚送禮2元左右,壓歲錢0.1-0.2元,1萬元簡直可以數十年不愁吃穿了……

  那麼現在多少財富才相當於以前的「萬元戶」?來自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鍾偉的一篇權威學術研究報告,答案是:255萬!

  然而如果三十年前的一萬元存了銀行,採取五年定期儲蓄不斷滾動定存,即便考慮到保值貼補,當年存入銀行的1萬元今天充其量也難超過10萬元。

  所以,有錢不能藏著窩著,而要學會理財,學會讓錢滾錢啊。

  五、七八十年代的錢有多值錢

  

  △60年代的「十元大鈔」

  大米

  七八十年代:0.12元/斤。

  現在:4.4元/斤。

  價格是30年前的36.66倍。

  

  大白菜

  七八十年代:0.02元/斤。

  現在:1.8元/斤。

  價格是30年前的90倍。

  

  培養一名大學生

  七八十年代:從小學到大學學費為140元。

  現在:從小學到大學≈150000元。

  價格是30年前的1071倍。

  

  看病花費

  七八十年代:大約0.98元。

  現在:平均為90元。

  價格是30年前的91.8倍。

  

  房價

  七八十年代:100平每月扣房租1.2元。

  現在:100平每月房款至少2500元。

  價格是30年前的2083倍。

  

  高速收費

  

  七八十年代:0公里。

  現在:100000公里。

  上漲倍數為無窮大。沒法比了。

  

  同時,還發生了什麼?

  皮鞋使用壽命

  

  七八十年代:一雙鞋至少穿5年。

  現在:大概也就1年。

  使用壽命下降5倍。

  環境污染

  

  按國際馬里剋期指數,

  1978年污染指數為0.98。

  2008年污染指數為1580。

  污染指數上漲了1612倍。

  官員數量

  

  1978年全國吃財政飯的人為9780000人。

  平均80個老百姓養一個官。

  2008年公務員人數為52000000人。

  平均25個人養活一個官。上漲了5.3倍。

  教育、醫療GDP佔比

  

  政府為教育的投入佔GDP的比重。

  1978年為8%。

  2014年為4%。下降了50%。

  政府為醫療的投入佔GDP的比重。

  1978年為7.8%。

  2014年為5.15%。下降了34%。

  雖知現實如此,可還是得身不由已地陷入這社會漩渦。

  好了,努力賺錢做255萬元戶去了!

  六、負利率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一是持有現金就是讓錢變紙

  曾記否,在餘額寶最為紅火的2013年,剛剛面世的餘額寶就用它接近5%的年化收益率獲得了大多數人的青睞,可以說那個時候的餘額寶可以說是現金類理財產品的翹楚,你既可以擁有隨時用錢的流動性,又可以擁有遠高於銀行的資金收益。

  但是三年過去了,我們看現在的餘額寶,只有2.3%左右的收益水平,真心有點沒臉見人了。餘額寶可以說是中國負利率的縮影,在這個負利率的時代最慘的就是將現金持有在手中或者將現金存銀行活期的人,他們可以說是用一己之力承擔了自己錢的貶值。

  二是理財很難

  在P2P最為紅火的2015年,市面上似乎隨處可見收益在10%以上的理財產品,雖然有著各種各樣的風險,也爆發了類似於e租寶、泛亞這樣的風險事件,但是不得不說2015年的理財是一個相對容易的時代。在當時,招財寶等類似P2P產品的常規收益都在6%左右,這種風險不大的理財產品也都能保證一個較為不錯的收益水平。

  但是進入了負利率時代之後,財產逐漸縮水,居民開始將銀行存款往理財產品裡面搬家,但是理財市場的收益率依舊極低,平均收益只有4%左右,超過5%的產品都成為了珍稀保護動物。並且,隨著人民銀行降息降準的壓力更大,理財產品的收益下降將成為一種長期趨勢。

  三是房地產市場成為了最大的贏家

  今年以來,我們看到了房地產市場一輪又一輪的暴漲,一二線城市的房價漲幅超過了大多數人的想象,多少沒買房的白領感嘆,房價一漲幾年的辛苦工作都白乾了,等於給房子白白打了幾年的工。

  房價暴漲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負利率,因為錢越來越不值錢,居民都不會願意存款,為了避免自己的財富縮水,在中國二十餘年的市場發展中,只有房地產依然保持著相對的穩定的保值增值比例,所以多餘的資金除了房地產似乎無處可去。

  但是,這種投資也有著其針對性,所以我們看到經濟基礎與發展潛力較高的一二線城市成為了房價上漲的主力軍,三四線城市在經濟不景氣的今天,更加難以在負利率時代收益。

  

  

  七、負利率已經成為工薪族的災難

  負利率時代,其實受到影響最小的應該是富裕階層,他們的收入多來自於資本利得,並且一般其負債都較高,因此,受到負利率的衝擊最小。

  但是,受到影響最大的就是工薪族,工薪族因為其收入主要來源是工資收入,他們的生活往往是由其工資來決定的,這就意味著他們難以通過足夠的資本手段來提高收入。

  在負利率的狀態下,會導致他們的收入差距與高收入群體越來越大,其可支配收入逐漸減小,消費能力逐漸降低,生活水平也就不可避免的進入下降階段。

  並且隨著降息降準的預期進一步加大,工薪族對於高風險投資的意願還會下降,這個時候,對於工薪族而言他們資產將會無法逃脫的進入下降通道,貧窮似乎就在眼前了。

  八、負利率時代,存錢就是虧本

  在中國有一個奇怪的現象:窮人到銀行存款,富人到銀行貸款。結果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

  33年前的400元存銀行,到現在,連本帶息連200斤大米都買不到;能買蔬菜上萬斤,可存銀行到現在,連本帶息想買幾百斤蔬菜都困難;33年前的400元,相當一個家庭的一年全部生活費用支出,可存銀行到現在,33年的利息恐怕還不夠支付公務招待的一條硬中華……

  這告訴我們:把錢存銀行是「虧本」的理財方式,收益卻少得可憐。貨幣面值所代表的購買力並不穩定,需要通過當時所能購買商品的價值來衡量。如果資金不能通過投資等方式獲得持續且較大的收益,那就意味著財產在不知不覺地流失!

  九、該如何避免災難?

  一個經濟高速增長的社會,財富的重新分配是一個明顯的過程,所以如何規劃自己的財富顯得特別重要。

  說到這裡就需要進入了一個最為艱難的難題,因為在這樣的狀態下,該如何避免錢變成紙,其實真的沒有什麼太好的答案,只能趨勢性的給予一些建議,僅供參考:

  一是有房一族可以稍微放寬心了

  對於負利率時代而言,可能最為開心的是欠銀行錢的人了,對於工薪族而言,欠銀行錢最多的情況就是有了房子,並且背負著房貸。這個時候,能給予大家最大的建議是千萬不要提前還貸,因為負利率意味著你的貸款是處於實質性不斷減少的狀態,因此,對於有貸款一族而言,通過貸款可以有效的對沖部分負利率衝擊。

  二是避險資產的部分選擇

  除了貸款以外,還有一種保值增值的有效手段就是尋找避險資產,對於一般的家庭而言,相對穩定的避險資產是黃金和美元,鑒於未來人民幣貶值的概率比較高。因此,這個時候對黃金或者美元資產進行一定的持有是保值增值的有效方式之一。

  三是保守型投資者的貨幣資產配置選擇

  對於較為保守的投資者,可以考慮對於貨幣資產進行一定配置,正如同上文說的,餘額寶類的貨幣基金會有2.5%左右的收益,銀行理財會有4%的收益,這些較為穩定的收益,即使不能增值,至少求個保值,求個心安吧。

  四是多投資自己

  面對著負利率時代的來臨,在保證日常開支,保證未來養老、醫療、子女教育等準備金儲備的前提下,通過消費改善生活也許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很多人認為,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錢花出去了才是自己的東西,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省錢一定會越來越窮,大額支出如果是買房,買車可以貸款的話,貸款遠比攢錢合適。

  另一方面,這個時代最大的保值增值方式是投資自己,一切都會改變,唯有增加自己的實力和能力不會改變,通過學習,通過投資自己讓實力提升,可能才是應對未來一切變化的真正不二法門。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0 20:0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