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黎世大學(University of Zurich)的Damián Blasi 和同事分析了4298種語言中的系列詞語。他們發現,毫不相關的語言,卻經常把相同的讀音用在相同意義的詞語中。例如,輔音字母r常被用到表示紅色的單詞中——法語rouge、西班牙語rojo、德語rot、土耳其語kırmızı、匈牙利語piros 以及毛利語kura。
這並不是最新的發現。之前已有研究表明,讀音和詞義的聯繫可能不是完全任意的,不過這些研究都存在局限,例如樣本太小(不足200種語言),或只考差了單一的辭彙類型(比如只含動物)。Blasi的研究刊登在本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上,由於本次研究涵蓋了全世界將近三分之二的語言種類,並且囊括了多種類別的單詞——代詞、身體部位、動詞、自然現象、形容詞,比如:我們、舌頭、喝、星星、小的,所以引起廣泛關注。
加拿大皇后大學(Queen』s University)的心理學副教授Stanka Fitneva表示,這項研究的規模是史無前例的。Stanka Fitneva沒有參與這項研究。威斯康辛大學(University of Wisconsin)的心理學副教授Gary Lupyan補充道,「只有通過這種大規模分析,才能發現全球性的規律。」
加利福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榮譽退休心理學教授Eric Holman指出,該研究的不足之處是分析的單詞數量較少。儘管單詞類型很多,但每種類型通常只包含28 ~40種單詞。另一個不足是音標體系不能區分一些發音,比如法語單詞non中的普通母音和鼻母音,而這些發音在很多語言中都起著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