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你口中的"堅持做自己",其實大多是任性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9-27 06: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古典古少俠(gudian515)

  作者 | 古典

  原標題

  想用三個故事,和你聊一件很難,但很值得的事。

  

  作者簡介

  古典,著名生涯規劃師

  新精英生涯創始人,橙子學院創始人

  著有百萬級暢銷書

  《拆掉思維里的牆》《你的生命有什麼可能》

  

  如果你和我一樣是個愛作的人,你一定如我一樣,常常在「我要做自己」和「會不會太任性」之間糾結。

  一會覺得自己能上天,牛逼閃閃,自己生命中的英雄啊巴扎黑;

  一會又覺得自己太中二:這社會,這年紀,你狗都養不活,還想做自己?你們全家都做自己!

  還有父母朋友男朋友女朋友和貌似有閱歷的平庸過來人的各種建議。

  ——唉,做自己真的是件很難的事。

  那到底我們是在做自己還是任性呢?

  今天的話題,我想從三個故事講起。

  如果你不想看故事,最後一段是答案。

  

  -01-

  焦慮與寧靜

  第一個是我特別喜歡的一位將軍,南北戰爭的南軍大將——李將軍。

  在南北戰爭之前,李將軍已經在美墨戰爭中一戰成名,成為民族英雄,軍中二號人物。1861年,南北戰爭爆發。李一方面反黑奴——他是個南方的世家子弟,自己先把奴隸解放了;另一方面他的外祖父是華盛頓,他也堅定的反分裂。

  林肯一想這肯定是自己人啊。發出邀請,請他成為北方將領,一起打南方叛逆,解放黑奴。

  但李知道自己的家鄉弗吉尼亞州加入了南方陣營。他沒法接受自己站在家鄉人民的對面,做了一個非常牛逼的決定——為南方出戰,保護自己家鄉父老。

  4年大戰下來,李打贏了很多戰爭,成為北軍最頭痛的將領之一,還獲得了戰神的稱號。但種種原因之下,南方敗局漸現。這時的美國面臨一個問題,南方軍事雖然失利,但是戰鬥意志還在,再打下去會發展成為一場漫長的全民游擊戰,讓北方兄弟淹沒在廣闊的人民群眾的海洋之中。

  ——血戰4年的李將軍卻在這時選擇了交劍投降,唯一條件是停止戰爭,善待士兵。

  歷史學家說,他這個舉動,至少讓躲避了美國5年戰亂。

  

  你沒看錯,右邊這個器宇軒昂的才是投降的李將軍,有木有很做自己!

  李的行為的確特立獨行,恐怕沒有一個人會說這是任性。整個美國都用最大的善意麵對他,他被無罪赦免,脫下軍裝,當了大學校長,校門口立著他的雕像。

  ——這和做自己和任性有什麼關係啊?

  我想說的是,任性和做自己的第一個區別,是發心。李將軍無論是參戰還是投降,都遵循一種古代騎士的原則,就是最大程度保護平民。他參軍不想證明自己是個進步人士,投降也沒有被自己的戰神稱號拖累。他所做的一切,都不需要證明給別人看。

  你怎麼知道和領導吵了幾句,拍桌子離開是做自己還是任性?

  

  你怎麼知道,頂著家裡的反對,執意要去大城市試一試,是做自己還是任性?

  任性的人的內在話語是——讓我證明給你看……你管不了我/看我有多酷。

  做自己的人的內在話語是——我不介意你怎麼看,我按照自己的內心原則生活。

  做自己呼應的是內心的原則,而任性則是反應外界的以牙還牙。

  所以區分做自己和任性的第一個區別是:任性帶來越來越大的焦慮,而做自己帶來的是寧靜,因為雖然不完美,你已經做了最好的選擇。

  

  -02-

  融合與衝動

  第二個方面來自心理學研究。

  從2006年開始,AI 領域研究大量關於「直覺」和「衝動」的區別——什麼時候你是「追隨我心」做自己,什麼時候是「一怒之下」的任性?

  從表面上看,直覺和衝動這兩種狀態都是突如其來,又不時反覆冒出來;他們都無法用邏輯解釋,模模糊糊又不太清晰。他們都強烈的推動著行動。

  但在腦掃描之下,二者的激發的腦區有顯著的區別——

  衝動主要產生在邊緣系統,也就是你的情緒中樞,而且反應非常快,證明衝動基本上來自情緒。而直覺一般出現在連接邊緣系統和大腦皮層的額葉眼眶麵皮質(OFC),大概在你的眉心之下,直覺產生在長期接觸這個事情之後的某一瞬間。

  

  簡單來說,直覺是這樣一個東西,你看到事物第一反應,往往是衝動(情緒),然後你冷靜下來會吸收大量的信息(理智),在情緒和理智充分融合之後,突然超越邏輯冒出來的東西,叫做直覺。

  阿基米德那個關於皇冠的著名故事能夠說明這點——阿基米德日夜思考如何計算皇冠的體積,在洗澡的時候還不停止。突然間,關於比重的想法映入他的大腦。這就是直覺。

  著名的苯分子結構的發明——化學家凱庫勒夢見一條咬住自己尾巴的蛇。然後寫出來苯的首尾相連的化學公式,這都是日夜思考後突然湧現直覺。

  回到生活中來,面臨一個新事物,如果你本身沒有對於這個事情的深刻學習和體驗,沒有對於自己在這件事情里的來回痛苦反覆,你大部分的反應,都是任性而已。

  從這個維度給出的關於是「做自己」還是「任性」的區分,似乎指向這個答案:做自己是一個人深度思考了理智,充分體驗了情緒,長期浸泡之後的選擇。而任性似乎是僅憑短期感受做出反應。

  所以,關於是做自己還是任性的第二個檢驗標準,你可以試試看問自己這個問題:

  「假如1周后,我認真思考和體驗了這個選擇,我還會這麼選嗎?」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做自己的幾率就大很多啦。

  

  -03-

  你HOLD得住你的選擇嗎?

  第三個故事是我自己的人生體驗。

  9年前,我面臨一個選擇——那時自己的老東家剛上市,我手裡有一定的期權股票,在公司里有不錯的基礎和人脈,是個不錯的發展架勢。

  可我卻想要離開英語講台,創辦新精英,做生涯的培訓和諮詢。我想:講授「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學習」,遠遠比「學好習」重要。

  當然啦,父母、同事、朋友……他們都來勸我:

  「太任性了,即使不喜歡,也要先走到一個更高的平台,才走啊。」

  糾結了2天,最後還是走了,走上這段酸甜苦辣的路,今天,生涯界有了更好的樣子。

  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的確不是個好時機,等一等其實是更好的退出方式——我應該在原來公司做一段時間管理者,接受系統的培訓;應該攏獲更多的人脈資源;應該拿到更多的錢,這樣生活也許會更好些……

  但是我,一,點,都,不,后,悔。

  因為所有這些,我要到好幾年以後才懂,而當時的自己,就是那個水平吧。

  人們總是經歷過一件事,學會了很多,明白了「覺得 『早知道那樣……就好了』 然後開始後悔」 是個多麼荒謬的想法——因為如果沒有這段經歷,你就不會知道那樣不好,如果你不知道那樣不好,你還是會那麼選的啊……

  人生是一所大學,你怎麼能夠學到大四畢業,然後要求退學費呢?

  所以我們說一切是最好的選擇,不是說那個是完美的選擇,而是說那已經是你當時能做出的最好的選擇。

  而接下來的這幾年,我快樂的承擔這個結果,沒有抱怨自己,也沒有求助家人,也沒有把氣撒給誰,自己選的方向,就重新把生活過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做自己和任性的最後一個區別,就是你是否能夠而且樂於擔當你自己的選擇——能獨立擔當的任性,就是做自己。

  想起一個剛大學畢業,就非要和家裡借錢東南亞自助游準備回來出旅遊書成網紅結果木有工作的朋友;

  

  一個已經25了對我抱怨「我好想出國學習音樂可是家裡沒有錢不支持」的朋友;

  ……

  ——你HOLD不住你的選擇,那就是任性。

  

  ▷ ◁

  所以下面是三個關於「做自己」的結論

  1/ 別管別人——別人永遠覺得你任性

  其實,從無論你怎麼解釋,別人總會把那些特立獨行的人和事情,叫做「任性」。等你成了,他們就說這是「做自己」——所以,別理別人怎麼說。判斷做自己還是任性,其實是你自己的功課。

  2/ 問問自己這三個問題,能幫你想明白這事

  ➤你是想證明給別人看,還是真的遵從自己的原則?(意圖)

  ➤你是一時激動,還是經過至少一周的思考和體驗才做的決定?(信息)

  ➤假如做砸了,你是無怨無悔,還是想起來就後悔?你HOLD的住最壞結果嗎?(能力)

  3/ 說真的,大部分都是任性——以大部分人的衝動程度,遠遠沒有到開始做自己的水平

  大部分的人,在重新檢討完自己的意圖、信息和能力之後,都會發現這只是任性。

  成長為自己的樣子之所以難,是因為「自己」本身在不斷的發展:

  一件事到底是慾望,還是追求?你也許只有獲得或失去了才知道;

  一個目標到底是太高,還是太舒適?你也只有反覆體驗、不斷咀嚼才分得清。

  就在這種來回糾結和困惑的過程中,人開始越來越理解自己,接納自己和喜歡自己;基於自己的天賦和原則,以獨立的個體的身份真正開始生活,成長為自己的樣子。

  關於這個,有一個英文詞特傳神——「stretch」伸展。意思就是「以天賦為中心,向外不斷伸展」。

  做自己是件挺難的事,但是每個人都說,是件值得的事。

  

  P.S. 本文寫的時候,就預感寫的太深,太浪,太小眾,不成爆文。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懂吧……

  最後卻按照自己的心思寫完了。回想了一下,有點矯情,不過這也是做自己了。

  你有什麼「做自己」或者「任性」的經歷啊?評論里說出來分享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3:5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