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頂級科學期刊論文證實:鍛煉身體真的能殺死癌細胞

[複製鏈接]

6195

主題

6540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002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北美直通車



今天我們來介紹一個新發現——運動能直接縮小腫瘤!

與《細胞》(Cell)期刊並列的頂級科學雜誌《自然》(Nature)在今年夏季報道了這項發表在《細胞》上的成果。這項研究由丹麥、瑞典、德國、美國的團隊共同參與。

在隨機對照實驗中,這群實驗者分別設計了肝癌、黑色素瘤、肺癌的不同研究模型。

在對黑色素瘤的研究中,他們讓小鼠提前運動四周,然後進行皮下植入癌細胞,在此之後,繼續讓小鼠運動兩周。結果,在倉鼠球里堅持鍛煉的小鼠與對照組中不運動的小鼠相比,皮膚癌的發病率降低了61%。而在腫瘤體積方面,與不運動的對照組相比,成年雌性小鼠下降67%,老年雌性小鼠下降53%。在黑色素瘤的肺轉移方面,運動也依然有驚人的效果。如圖



圖中黑色素瘤肺轉移模型。左邊是不運動的對照組的肺,右邊是堅持在倉鼠球中跑步的小鼠的肺,對照組小鼠肺部腫瘤無論是體積還是數量都遠大於右側堅持運動的小鼠的肺。

在給四周齡雄性小鼠注射了二乙基亞硝胺(預計在10個月內發生肝癌)之後,研究人員發現,堅持運動的小鼠肝癌發生率僅有31%,而對照組的發生率高達75%。並且,堅持跑步的小鼠其肝腫瘤大小也明顯小於不運動的對照組。

在肺癌的模型中,堅持運動的小鼠,與不運動的對照組相比,其肺腫瘤體積縮小了58%,腫瘤重量減輕了56%。

對於黑色素瘤,研究者們又進行了另一項實驗,在能夠自發發展出黑色素瘤的轉基因小鼠中,他們觀察到,運動能夠延緩惡性病灶的生成。

小鼠的跑步量大致為4.1km-6.8km/天。

那麼到底是為什麼呢?

如此明顯的直接針對腫瘤的效果,讓人忍不住對原理好奇了。

首先研究者發現,運動讓腫瘤縮小這一現象與體內免疫相關路徑的誘導發生有關。根據檢測,運動小鼠的免疫系統活躍度遠比不運動的對照組要高。

接著,他們又注意到免疫系統和腫瘤縮小之間有一個關鍵點——NK細胞出現在腫瘤中的頻率。雖然在不同癌症模型和不同種類的小鼠中,體育鍛煉引起的免疫細胞活躍各有不同,但是經過大量的研究和對比,研究人員發現,不管其他細胞和免疫因子的調節如何不同,NK細胞的反應在各種模型中始終如一——它們出現在腫瘤中的頻率與不運動的小鼠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如圖3和圖4。



圖3腫瘤組織染色切片,左圖為不運動的對照組,右圖為運動組,紅色染色細胞為NK細胞。在對照組中,NK細胞出現頻率過低,幾乎不可見。在運動組中,NK細胞明顯增多。



圖4來自不同實驗模型的數據。黑色柱狀為不運動的對照組,灰色柱狀為堅持鍛煉的實驗組。在不同的模型中,運動組的NK細胞存在比例都比不運動的對照組更高。

看到這裡,你可能要說,那麼是不是運動本身就會讓NK細胞的出現頻率增高啊?也對,也不對。

沒錯,研究人員觀察到,在沒有任何腫瘤的小鼠身上,如果它也和實驗組一樣堅持運動,那麼在骨髓、脾臟、外周血中,NK細胞的出現頻率會增高。

可是,在已經發生腫瘤的小鼠身上,堅持運動並不能讓NK細胞在這些部位有任何的出現頻率的提升,反而是在腫瘤中,它的出現頻率提升了。有沒有感覺有點神奇?

通過分析,研究人員認為,NK細胞在腫瘤中的聚集,是通過β腎上腺素信號通路達成的。而他們推測,運動在這其中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了促成這整個通路順暢的大環境,即運動能讓NK細胞更快更高效的進入腫瘤內部對腫瘤細胞進行撲殺。

不難看出,對抗實驗中的這多項腫瘤,運動有極強的殺傷力。而在以往的研究中,針對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的臨床試驗也發現,運動能改善患者的預后。當然,運動必須適度,到底怎樣的量比較適合腫瘤患者,還是需要主管醫生來考慮的。

至於健康群眾,看看上面運動的防癌數據——即使被植入或注射了高風險致癌物依然可以通過運動避免惡性腫瘤發生,大家還是動起來呀!
一個內心陰暗的人是容不得任何光明的,因為光明讓他們原型畢露,嘲笑正義、調侃崇高是他們的心理需要。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22:0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