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不止月老一個「媒人」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9-28 04: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當幾個月前才埋葬了第四個妻子采齊麗雅·梅台拉而現在又墜入了阿穆爾神情網的蘇拉。在他五十九歲的老年與美麗的范萊麗雅玩著遲暮的愛情遊戲的時侯,突然傳來了一陣喇叭聲。

  這是角斗開始的信號。這是名著《斯巴達克斯》中斯巴達克斯出場角斗前的一段描寫,血腥殘忍的角斗由美麗而浪漫的愛情引出,獨裁者蘇拉蒼老的暮年還在玩弄范萊麗雅青春美麗的愛情,屈服於權勢的范萊麗雅周旋在獨裁者的權力中,而魁梧英俊的斯巴達克斯輕易佔據了范萊麗雅的芳心,儘管他只是一個卑賤的奴隸,卻有著高貴的內心,愛情是平等的,蘇拉的權勢無法佔有得到范萊麗雅的愛,而斯巴達克斯輕易就得到了。前者是羅馬帝國的獨裁者,後者則是一個奴隸。

  阿穆爾神張開情網,世間的一切無法擺脫,在情網中,再沒有貴賤貧富,愛情成為情網中的獨裁者和主宰萬物的神器。

  

  西方神話主要有羅馬神話和希臘神話兩大體系,阿穆爾並不是唯一的愛神,還有維納斯,對應希臘神話中的阿佛洛狄忒,維納斯的小兒子是小愛神丘比特,對應希臘神話中的小愛神愛羅斯。

  說過了西方世界的愛神,再來說說中國的。相比西方愛神在眾人心中的普及,我華夏民族愛神的出鏡率倒是很有些暗淡了。我華夏文明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以愛神面貌出現的,就有好幾個。

  

  流傳最廣——月光菩薩

  月光菩薩,又稱月神,是中國民間流傳最廣的神仙之一。

  月神又叫月光娘娘、太陰星主、月姑、月光菩薩等。崇拜月神,在中國由來已久,在世界各國也是普遍現象,這是源於原始信仰中的天體崇拜。在黑夜中,月亮給人帶來了光亮;月色朦朧,又會使人產生許多遐想,許多美麗動人的故事因此產生,「嫦娥奔月」就是其中著名的一個。

  

  最負盛名——月下老人

  男女結合是由月下老人系紅繩加以撮合的,所以,後人就把媒人叫做「月下老人」,簡稱為「月老」。

  月下老人,典出《唐人小說》。相傳唐代韋固的婚姻就是月下老人以紅線系定的。月下老人「一手挽紅絲,一手攜杖,杖上懸著姻緣簿,鶴髮童顏,奔行雲煙白霧中,專司人間婚姻事。」杭州西湖白雲庵月老祠中供有月老像,廟聯曰:願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屬,是前生註定事莫錯過姻緣。

  我國古代男女熱戀時在月下盟誓定情,拜禱月神。有些分離的戀人也拜求月神祈求團圓。

  元代大戲劇家關漢卿就寫過一出《拜月亭》。

  《西廂記》里的崔鶯鶯也虔誠地對月神傾訴希望遇到意中人的情懷。

  清人丁耀亢所著的《續金瓶梅》第十八回中,一對痴男怨女鄭玉卿和銀瓶私嘗禁果后,推開窗戶,雙雙跪倒,對著月亮說:「就兩人有一人負心的,就死於千刀萬劍之下。」有趣的是,有些單相思的男女也要請月神評理,或訴衷腸。

  明代有一首《桂枝兒》云:悶來時獨自在月光下,想我親親想我的冤家。月光菩薩,你與我鑒察:我待他的真情,我待他的真情,哥!他待我是假!

  

  最古老的愛神——女媧

  中國最古老的愛神是人類始祖女媧。

  在《禮記》、《周禮》等古籍中,記載女媧曾乞求天神讓她當媒人,主管人類男女婚配,後人將女媧奉為愛神,建廟祭祀。傳說每年陽春三月,青年男女到女媧廟遊玩,各自選擇情人,兩相情願,自由結合,愛神女媧即為牽線人。

  沿海地區——海神林默,又稱媽祖,或叫天後。在我國廣東、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區,人們認為海神既護佑航海者安全,又兼管人間男女愛情。目前,媽祖廟的香火十分興盛。

  稍顯寂寞的泗州大聖

  泗州大聖流傳於廣東、福建一帶。

  他的產生有段故事:福建惠安和晉江兩縣交界處有一條洛陽江,水流湍急,無法架橋,經過多少代人的努力也沒成功。有一天,有個老翁與一絕色女郎划船在江心,老翁宣布有誰以錢擲中姑娘,就把姑娘嫁給誰。於是前來投錢的人不計其數,可是錢都落在江里。這樣過了幾個月,江底積滿了錢,成為架橋的奠基石。實際上,這位老翁是土地爺變的,姑娘是觀世音菩薩變的,他們這麼做的目的就是為了促進架橋。

  可是,就在這大功快要告成之時,一個聰明的泗州人想了個巧妙方法,用錢擲中了姑娘。老翁便叫他到涼亭去議婚。這位泗州人往涼亭里一坐,就起不來了,原來他的靈魂被觀世音菩薩度化到西天成佛去了,而肉體還留在亭中,成了民間膜拜的泗州大聖。

  

  姑蘇城外寒山寺——和合二仙

  和合二仙是民間傳說之神,主婚姻和合,故亦作和合二聖。

  相傳唐人有萬回者,因為兄長遠赴戰場,父母挂念而哭泣,逐往戰場探親。萬里之遙,朝發夕返,故名「萬回」,民間俗稱「萬回哥哥」。以其象徵家人之和合,自宋代開始祭祀作「和合」神。和合二仙源於寒山、拾得兩位和尚。寒山寺得名於此。兩位仙人一執荷花,一持錦盒,荷諧和、盒諧合,和合取和睦同心的意思。《周禮》中說:「使媒求婦,和合一姓。」故曾主管家人團聚、和合兄弟的和合神,演變為主管婚姻和合的愛神。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7:4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