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當你犯拖延症時,能幹什麼?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9-22 22:1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拖延絕症患者是最不被理解的孤獨者,

  我們只能和懂的人分享。

  編者按:本文原創發佈於正午故事(微信ID:noon-story),致力於故事的發現與實現。授權36氪發布。

  文 | 陳曉舒

  為了證明拖延症是個頑固絕症,我拖延了兩個月多才重新打開這個文檔。我的交稿日期從四月份變成五月份,接著變成選題會上編輯的質疑:「還寫嗎?」直到最後編輯大人都忘了這件事的存在。

  但它幾乎每天都盤旋在我的心裡,吃早飯的時候,我告訴自己:「我今天是該寫寫那個拖延症的稿子了。」吃午飯的時候,我想:「睡一覺起來就該寫了。」我開始躺下來醞釀開頭,直到吃晚飯的時候,我還沒打開電腦:「算了,明天再說吧。」它在我的日程表裡,每天都是醒目的待辦事項,沒有被遺忘,也沒有被處理。

  寫稿十年,如果把學生時期的論文寫作也算上,我已經花費了人生一大半的時間在和拖延症做鬥爭。拖延症的一開始,我總在離截止日期還有一個星期的時候,就會感到緊張,每天不敢出門,一離開辦公桌就有罪惡感;也睡不好覺了,雖然天沒黑就會犯困,但一躺下滿腦子都是截止日。

  但漸漸的,我不再如此生不如死,我竟然可以在截止日之前好好睡上一覺再起來工作,也好意思出門看個電影吃頓高糖高熱量大餐再踩著月光散步回家。我及時發現了這個問題,反省是不是自己臉皮變厚了(當然是)。但我總結了一個更深刻的結論:我終於能夠和拖延症和平共處了。我無法治癒這個絕症,但是我勇敢地接受了!

  我感覺到自己已經不是那個一犯病就繞著屋子轉圈,抓耳撓腮的初期患者了,甚至能夠總結出幾個犯拖延症時候可以干點什麼的經驗。當我在選題會上報出這個想法的時候,我們的圖片編輯一臉震驚:「犯拖延症的時候干點什麼?最好的做法難道不是開始工作嗎?」

  是的,他完全不懂。拖延絕症患者是這個世界最不被理解的孤獨者,我只能和懂的人分享。

  

  使勁「刷刷刷」

  

  

  

  犯拖延症時,最下意識的動作自然是毫無目的刷微博刷朋友圈,反覆刷,等著有人更新接著刷,實在沒人更新再刷一遍。但我覺得這樣的做法太無意義且浪費時間了,雖然拖延症本身就是浪費時間,但出於自我安慰的角度,我們也應該合理有效地利用被浪費的時間。

  不用放棄刷微博刷朋友圈,只需「略帶目的」。比如,可以在微博朋友圈裡不斷變換關鍵詞刷一刷拖延項目內容,也許會有新的發現。

  我的朋友周記者在憋一個連環殺人案的稿子,她在不斷的刷微博中發現了一個遺漏的細節:兇手近十年的作案時間都恰巧在滿月之日。好奇的她順帶就研究了潮汐引力對人體生理的影響,儘管並沒有得出任何結論,但再不濟她文章開篇可以寫「月亮又圓了」。

  

  勞動光榮

  

  

  

  與其在房間里踱來踱去數地磚,步伐一步步沉重似魔鬼,不如好好地擦洗一下地板,第一遍可以略微潦草,只求擦盡地面的浮塵和頭髮,第二遍應該更加細緻,房間所有死角都不放過。邊擦地板邊安慰自己:「萬事萬物都是相通的,寫文章不也可以這樣嘛,先打個初稿,再仔細修改。」這種心理暗示,可以緩解完美型拖延患者的癥狀。

  衣服足夠多的拖延症者可以把春夏秋冬的衣服通通都搬出來,重新分類整理。先按照季節大致排列,再按照不同性質再分類:上裝、褲裝、裙裝。還可以根據材質進一步具體分類,或者乾脆分為常穿和不常穿。這種不過腦的勞動,更容易讓人產生成就感。事後,無法啟動型拖延患者在此次勞動中會有意外收穫:「寫文章不也可以先大致把資料劃分為幾段,然後再每段具體研磨嘛。」

  

  完成不重要工作

  

  

  

  排在工作列表第一位的總是讓人無法面對。我的選擇是換個思路,把列表中不重要的工作優先完成。實在沒有其他工作,我可以煲個愛心湯,排骨洗凈焯水,放點當歸枸杞人蔘紅棗,然後站在邊上反覆誦讀GMAT辭彙精選,等待文火熬開,把日程本上遺忘多年的英語學習給補上了。

  一邊背誦一邊暗下決心,從此每天定量背誦200個辭彙。兩天之後,我的日程表上排在第一位的變成了英語學習,我厭棄地丟開了GMAT辭彙精選,打開word,開始完成那項拖延已久的工作。

  

  打開一本書

  

  

  

  選擇一本相似的書籍,千萬別太大部頭。如果是一本《光榮與夢想》,或者一套《資治通鑒》,拖延症將短期內無法得到治癒。看書總能讓我們感覺時間被緊握,尤其與工作內容相似的書,或許能讓寫作者增強語感,寫ppt策劃案的開拓思路。

  也可以選擇一本完全與工作無關的書,可以是大部頭。當一個文科生打開凱尼格《C陷阱與缺陷》,或者一個和經濟絕緣的人開始閱讀曼昆的《經濟學原理》。很可能會刺激他(她)滿血復活投入到原有的充滿樂趣的工作中去。當然,更不可思議的是,他(她)也可能沉浸到這本完全看不懂的書當中去,掌握了一項嶄新的技能。

  

  案頭「手工」

  

  

  

  不再焦慮是可以開始正常工作的前兆,快速平靜的方式有許多,我偏愛案頭的。拿一塊案板,洗凈水果刀,開始切檸檬,先從中間分開兩半,然後切薄片,越薄越好,考驗刀功和專註力。往往一顆檸檬切完,渙散的靈魂又回重新聚攏起來。

  聽說有作家在寫作前會花點時間慢慢地削鉛筆,鋪上一張白紙,拿一把鉛筆刀,在木質的鉛筆身上一點一點的掘開,露出鉛芯,再慢慢將它磨鋒利。如此反覆的不斷削鉛筆。

  

  就是想頹廢

  

  

  

  完全自暴自棄的拖延症患者不需要治癒,截止日即將到來的焦慮感和羞恥心是他們生命中最為享受的時刻,他們渴望被催促的感覺。

  在犯拖延症的時候,完全頹廢的拖延症者可以選擇任意姿勢渡過漫漫長日和長夜,他們有能力有時間選擇一部已經完結的長篇美劇,也可以再看一遍76集的《甄嬛傳》,84集的《三國演義》。

  可以盡情的走出家門,夏天在街邊吃烤串喝啤酒,冬天來個全紅湯的火鍋,吃完把西單所有商場挨個逛遍,一家店都不可以錯過。再看上兩場通宵電影,天亮了在街邊來兩油條豆漿喝個水飽,約上朋友去打球,打完球打牌,不眠不休打上一整天,最後再昏天黑地補個一星期覺,醒來感慨:「船到橋頭自然直,人生就該如此暢快。」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8 01:4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