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斯·科萊也並不是第一個探究血液對人類衰老影響的科學家。首先提出通過輸血抗衰老的第一位醫生是德國醫生和鍊金術士安德雷·李巴烏(Andreas Libavius)。(本文來源:網易科學人)1615年,他提出將老年人的動脈與年輕人的動脈連通,並且對手術報以很高的期望。他指出,「年輕人的熱血和精華都將流入老年人的體內,就像是飽含青春能量的不老之泉,這將消除老年人的所有缺陷。」薩利羅德曼(Sally Rudmann)在《血庫和輸血教科書》(Textbook of Bloodbanking and Transfusion Medicine)中複述了李巴烏的這段話。但並不清楚當時的結果如何,李巴烏到底有沒有實施這種輸血術。
韋斯·科萊實驗室的一樓是托馬斯·金蘭(Thomas Rando)的辦公室,這位神經病學專家是斯坦福長壽中心的副主任。他桌子上放置著一個化學實驗室玻璃器皿的顯示屏,此外還有幾十個美國職業橄欖球隊New York Giants的人物模型。2002年金蘭聘用了韋斯·科萊。「托尼很有創意,」金蘭這樣說,「他會在整個人體背景下思考神經科學,而不是僅僅將注意力放在大腦之上。」
2014年1月,韋斯·科萊成立了生技公司Alkahest,旨在通過血漿分離蛋白質,併合成有效的抗衰老藥物。在矽谷,很多科學家會在研究的早期階段創辦公司,當然也有些研究人員會質疑商業和科學的一致性。愛丁堡大學人類認知神經科學教授塞爾吉奧·德拉薩拉(Sergio Della Sala)警告說,在科學研究完成之前創辦企業可能會引發利益衝突。「科學應當先探知,然後才是獲益。」他如是指出,「當二者顛倒時,我們就要對結果有所警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