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路加福音》第十六章:富有是對是錯?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6-9-16 10: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美國華爾街日報曾引述一名不知名的智者對金錢的定義:「它是通行全球的護照,但不能使你上天堂;它能給你一切,但不能給你快樂。」或許還應該加上:金錢能誘發渴望和競爭;它是一個好僕人,卻又是一個可怕的主人。「貪財是萬惡之根「(提前6:10),靈世界充滿腐敗和貪慾(彼前1:4)

主耶穌和路加都沒有稱這章聖經的兩個故事為比喻,所以主可能是在描述發生過的事情。然而無論它們是事實還是比喻,其屬靈價值是一樣的。
一.善於財富(16:1-15節)是從「不義的管家」引發的討論。1-9節的描述,我們大概都明白,可是8-9節的意思就讓人費解了。我們可以換一個角度來讀經,跳過前一段,看14-15節,知道耶穌的比喻又是講給法利賽人的,而且是有關錢財的,特別指他們的心在「財寶」那裡,不在「神的義」那裡,只是表面上裝著遵守律法,這是神所憎惡的。

再上推到13-14節,雖然我們沒有當僕人的經驗,但公司里有兩個頭管你,而且這兩個頭又互相對立,你的日子一定不好過。神和瑪門(錢財)並不對立,神也是一切財富的主,但人在事奉的心卻把兩者對立了,事奉神是為了永生的國,事奉錢財則是為了今世的享受。

所以看來耶穌是教導門徒(16:1),事奉要看人心,要麼事奉神,要麼事奉瑪門,不可能像法利賽人那樣,表面好像事奉神,但最終遭致審判。
比較清楚了,再上推到10-12節,我們明白一個人在生活小事上所做的,也會做在大事上。一個人是忠心,或是不誠實,是始終如一的,生活是一個整體。所以當我們全心事奉瑪門的時候,神不會將天國永恆的基業讓你管理。那我們要問,神啊?我們每日要生活,肉身所需,如何管理錢財呢?

這就是上面那個比喻了,我先介紹一點歷史背景,大家會更清晰。一般猶太人借錢給同胞的時候,是禁止算利息的(出埃及記22:25;利未記25:36等),但人心詭詐,想得利的人鑽空子,用實物借貸的方法,並且在欠條上只寫總數(是所借的加上利息),所以交易是放高利貸,但賬面上看不出來,好像法利賽人的方式。這種事通常是管家來執行,主人裝著不知道。

根據這個背景我們看這個比喻,就清楚多了,被解僱的管家,讓欠賬者重新寫欠單,把利息拿去,這樣大家感恩他,將來給他幫助。主人吃啞巴虧,只好稱讚這個人,以顯示他的慷慨和憐憫。耶穌說那些今世之子(受血氣情慾支配的人)尚且懂得如何用錢財來為自己的將來打算,光明之子(遵守上帝旨意的人)還僅僅攥著金錢,而不仰望神國的降臨。妥善地,恰當地使用財富,不被它所掌控,是我們基督徒的一個學習的功課。
基督徒或多或少都受託管理一些」財物「,有一天,我們要向神交代,我們是怎樣得著和運用財富的。我們不能只獻上十一奉獻,然後任意使用其餘的。真正的好管家會感謝神賜予的」一切「,(申8:11-18)並按照神的指示來使用,要謹記,怎樣運用餘下的十分之九,也要由神掌管。

我們也是」時間「的管家(弗5:15-17),時間交給我們,或浪費,或善用,要智慧地利用時間為將來作準備;人生不再是「享樂」,已變成了「投資」。
我們也是「各種恩賜和才幹」 的管家(彼前4:10),必須好好運用它們來服侍人。凡我所有的,都是神賜予的禮物,我要與人分享。為主贏得迷失的人,激勵聖潔的人,滿足負傷者的需要。

最後,基督徒是福音的管家(帖前2:4),神已將寶貴的真理託付給我們,敵人要從教會奪走這寶貝(猶3-4節),我們必須警覺而無畏。
二.誤用錢財(16:16-31節)

儘管有嚴謹的宗教條規,法利賽人卻貪愛錢財,培養了不敬虔的價值觀。他們聲稱信靠神,卻與不信的世人一樣,用財富來衡量人生。今天,有太多認信的基督徒在犯同樣的錯誤:他們嘴上尊崇主,卻像世人一樣對待財富。

主耶穌講的另一個故事在19-31節,這個比喻的目的是什麼?這裡可能有幾種目的:第一種,在末日的時候,福音帶來的逆轉。卑賤者將被升高,高貴者將被降卑。第二種目的,富人如果塞住憐恤的心,不救濟窮人,那麼將來會受審判,不如像上一個故事中用錢財幫助別人,為自己的將來著想。第三個目的是將來的天堂和地獄,如同這裡講的亞伯拉罕的懷裡與陰間,可以看見,人卻互不相通,並且天堂很幸福,而地獄有火的煎熬。第四,如果猶太人不遵守摩西和先知的律法,就是有人從死里復活去告訴他們,他們也是心硬不悔改的,特別是你們這些法利賽人。

這裡我不是請大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單單顧及一個目的,而是全面地看待,這樣的福音才比較全面,不然每一種都會在應用上帶來迷茫。
這裡我們至少知道幾個原則:

1. 靈魂離開軀體,人就死了(雅2:26)。不過死亡不是終結,它是另一個世界的全新生活的開始。對於基督徒來說,死亡是與主同在(林后5:1-8)

2. 推翻了所謂「靈魂休止」的說法,因為財主和拉撒路都是有意識的。思考自己的終極命運以及最終要受到的審判,是一件莊嚴的事。

3. 我們必須提醒自己:財主被定罪,不是因為他富有;拉撒路得救,也不是因為他貧窮。亞伯拉罕十分富有,卻勿須在陰間受苦。財主被定罪,是因為他信靠錢財,不信靠主。

魯益師寫道:「通往地獄最安全可靠的道路,是一條平坦大道---斜坡平緩,腳下泥土軟軟的,沒有急彎,沒有里程碑,也沒有路標。」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22:3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