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春夏秋冬》 寫在三國后的故事 (136) (長篇歷史演義武俠小說)

[複製鏈接]

191

主題

213

帖子

3346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4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九曰久 發表於 2016-9-26 08: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而翊兒承辦的紅白喜事,雖因秋鳴不在受了些影響,可由於隊伍擴大,那苗青當了個總管特賣力,蓮花鬧打得越來越精彩,就是那翻跟斗又演變成了疊羅漢鑽彩圈的雜耍。人多勢眾,那些辦喪事的人家有了他們的參加,送喪隊伍浩浩蕩蕩,覺得特別風光有面子。竹海有空就來串門,見大宅好不熱鬧也心痒痒,於是出主意教所有乞兒吹笛,辦喜事時就又增加了個竹笛大合奏,三十幾人吹奏起鄉間村裡喜聞樂見的歌調,還真能引起共鳴,再配上大將軍贈的一套鑼鼓,哈哈,要不熱鬧都不行。翊兒們慢慢有了點積蓄,逐漸從乞討中脫身出來。

      這一日關林趕集,翊兒拉著冬梅去閑逛,想起剛來洛陽這兒甚麼都不是,如今竟成了京城聞名的大集市,不免心生感慨:「走,到我們搭的窩棚看看。」那關林院牆的窩棚因無人住,幾個月下來已變的支離破碎,兩人又從過去住的地方鑽牆洞進入關羽墓地,忽見一個淹淹一息的老頭躺在他們過去搭的窩棚里,翊兒趕緊近前看視,冬梅卻叫了起來:「哥,是我們以前幫工幹活賣面片的黃老闆呵!」「黃老闆?」翊吃了一驚,急叫冬梅先弄點水來,然後就掐他的人中,二人忙了一陣將其弄醒,問他怎麼躺在這裡?那老闆卻伸手要吃的,等冬梅買了些吃食給他,他才講起家裡的遭遇。

      原來關林小吃館賣掉后,他同老婆就想趁機回趟農村老家過年,沒想卻釀成大錯,他推了一輛車,帶了好些給叔伯親友的過年禮物,還有一口袋銅錢。賣餐館得了幾十兩銀子,可買家不知何故竟全付的是小錢,黃老闆不高興,說要銀錢,那買家道,人人都要銀錢,我家一大堆小錢怎麼辦,你要銀就只給七折,你點頭我就給你換。黃老闆當然不願白白受損失,想想拿回農村,每個親戚送串小錢做人情也用得著,於是就拎了這沉沉一大袋銅錢回鄉。

      料不到的是,回到村裡那三親六戚、大人小孩見幾年未回家的黃老闆竟然帶了一口袋錢回來,都說他在洛陽發大財了,於是都來討喜錢,老闆媳婦特愛面子,一給就一串十個銅錢,而鄉村俚俗有人發財是人人要沾光,七大姑八大姨不用說,就是八竿子扯不上的人也都找些借口,某年某月你家奶奶在我家吃過飯;某年某月你摔跤還是我扶你起來的;那年你挨打,還是我給勸下來的,記得么?等等。一口袋銅錢就這麼東一串、西一串給送的見底了,而那些鄉鄰樂此不疲,還以為他們有真金白銀沒動呢!

      兩口子夜晚一數剩下錢不多,過完年馬上就往洛陽趕,想繼續擺小攤賣面片重新開始。殊不知半道又遭一幫農村的無賴圍著討錢,說他們是財神,見者有份,黃老闆連說沒錢了、沒錢了。無賴們怎信,三下五除二,就將剩下的錢全搶去了,臨走嫌錢少,還將兩口子揍了一頓。從此老闆媳婦急火攻心得了失心瘋,要嘛不言不語,要嘛大哭大叫,黃老闆將衣物當了幾個錢,混了幾天沒了主意,就又來關林想找翊兒幫幫忙,沒想翊兒等已搬走,他和老婆就餓了好幾天啦。翊兒冬梅聽完黃老闆的遭遇,由彼及己早已心中戚戚,就趕緊把正在關林餐館討飯的老闆娘找回,帶他們也住進了大宅院。

      晚上,夏翊、竹海、苗青三人聚在一起談論黃老闆的事,苗聽了出主意道:「夏哥,如今我們人多,可全是小孩,只能小打小鬧辦辦紅白喜事,如果我們也讓一些有同樣遭遇的大人進來,我們就可以做一些大人才能做的事,比如開餐館、擺小攤,甚至開商鋪,你看怎樣?」「呵嗬,你這主意可讓我茅舍頓開,選你當總管是選對了。我們這些小孩也要慢慢長大呀,現在就開始往大人們辦的事靠,今後才沒後顧之憂是吧?」竹海:「這話說我心裡了,我在豆腐坊幹活,就常想甚麼時候自己開豆腐坊呢。」

      「是嗎?那我們就先由黃老伯幫著在關林牆外、面向集市那邊搭個棚賣面片怎麼樣?」「賣面片?還可以賣我們豆腐坊新出的嫩豆腐腦,真的非常好吃,要不明天我給你們弄點來嘗嘗。」苗青:「好哇,這樣我們又多了一個收入,我正想今後怎麼給兄弟伙們每月發工錢呢?」「哈,苗青野心不小,要當大老闆啦!」

      第二天,翊兒、苗青帶著手下,便在關林正門靠集一片牆根,將原來乞兒們搭的爛窩棚扒了,改搭了一溜子暢棚,由黃老伯指揮著砌爐灶、埋鍋設台建廚房,大宅院里被燒棄的長短木板、木條正好又派上了用場,宅中的殘缺桌椅凳子,讓竹海『叮叮噹噹』修了一下,便成了餐桌凳,其餘鍋瓢碗勺就從大宅院廚房選了些拿去,算下來只花錢買了些油鹽醬醋糖、辣椒蔬菜蔥和麵粉肉食。

      苗青調了幾個有力氣的小伙作黃老伯的幫手,大家要翊兒給小吃檔取個名,冬梅去城裡人和草醫館給黃老闆娘抓了幾付草藥正趕上,就說道:「叫『人和小吃店』吧!夏哥哥就是人和救回來的,我們開個人和也要救助其他人才對。」翊兒一聽,學著在大將軍府聽來那班老臣音調叫道:「老哥附議!」竹海聽言醒過來:「竹海附議。」「我苗總管也附議!」「哈哈,我們幾個附議都沒官爵,只有你苗總管聽來還夠級別。」大夥全都笑了。這個小吃檔聽冬梅言為窮人服務,樣樣一個小錢,從面片、豆腐腦開起,慢慢又賣上了包子饅頭、烤餅、烤地瓜,這些東西在街口關林小吃館時都干過。翊兒讓苗總管跟黃老闆講好,店是大夥的,他只負責經營,賺的錢兩份作他的工錢、其餘八份用來養大宅院的所有人,黃老伯不花一分錢又當上了老闆,只賺不賠,當然同意!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3 04: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