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產」面臨潛在風險,資產配置刻不容緩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9-16 06: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投資銀行瑞士信貸發布的《全球財富報告2015》顯示,中國取代日本成為全球家庭財富總值第二國家,並以1.09億的「中產階級」人數,位列全球第一。據一份關於北亞地區的「中產階級」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內地自認為是「中產」的家庭月收入為45202元。

  1

  「中產」普遍對健康改善缺乏信心

  這些月入4.5萬元的「中產」家庭生活究竟如何?數據顯示,他們對「健康」、「休閑可用時間」、「居住地周圍環境」的改善信心度較低。高達接近七成的中國內地「中產」把健康列為首要人生目標。

  多少人拚命往中產階級跳,加班熬夜不眠不休,處在或接近「過勞」狀態,付出了沉重的健康代價。身體底子因疲勞而每況愈下,食品安全得不到有力監控,環境惡化也得不到有效的改善,內因外因雙重作用下,健康危機格外嚴峻。

  事實上,國家的經濟發展勢態衍生了特別多的致富機會。可對於財富根基並不牢固的中產階級而言,如果一場重疾從天而降,其昂貴的醫療費用,加上不健全社會保障制度,非常有可能讓剛成為「中產」的人秒變「中慘」。

  

  一個真實例子是,一位中產家裡有一位癌症患者醫療費用前後需要100萬左右,而癌症的很多特葯和進口藥物,治療使用的藥物以及手術的費用大多數是不報銷的,最終前後能報銷的不到35萬。這時如果你還有車貸房貸養兒壓力在身,根本無力應對!因病返貧、因貧致死的實屬常見。

  健康危機很可能會讓處於事業上升態勢的中產階級止步不前。而對於想在危機中獨善其身的中產階級,除了物質財富的累積,更重要的還有精神觀念的轉變,比如理財規劃,未雨綢繆的意識。除了自己,家人的健康保障也成為中產階級考慮之列。

  2

  超六成「中產」無退休規劃

  從調查數據看來,中國內地「中產」認為,要實現長期經濟保障,存款需要達到770萬元,而平均資產達到1240萬元才能算富裕。他們當中,62%的人沒有退休計劃,這一比率遠高於受訪北亞地區市場的平均值45%。

  他們一方面認為約需1110萬元才可安享退休生活,另一方面平均每月僅為退休生活儲蓄6423元,除去其他投資收益及貨幣通脹等因素,若要達成1110萬元的存款需不間斷積累超過100年。

  關於退休儲蓄工具的使用,73%的中國內地受訪者會選擇購買股票、基金。相對而言,中國內地「中產」僅有41%的人運用銀行固定賬戶為退休做儲備,有48%的人認為達成財務穩健主要靠運氣。

  「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內地「中產」對於退休后的生活有較高期待,但對理財工具的合理配置概念較弱,他們更多地寄希望於子女贍養。」參與這一調查的機構分析認為,中國內地「中產」對財務發展的風險意識較為薄弱,理財規劃程度偏低。

  3

  「中產」面臨潛在風險,資產配置刻不容緩

  中國內地受訪「中產」大多已經開始承擔贍養父母,撫養子女的雙重責任,並對退休生活和子女教育都有較高的期望,同時對健康和醫療表示擔憂。相較其他北亞區市場,在長期財務規劃、緊急事件儲備等方面都存在明顯差距,也缺乏明確的財務儲備計劃和行動。僅靠積極投資或運氣進行財務規劃,將使內地「中產」在遭遇經濟震蕩或下行周期時面臨潛在風險。

  因此,家庭資產配置刻不容緩。

  

  家庭資產配置結構應遵循「金字塔」法則。

  底層作為理財規劃的基石最寬最穩健,它由一些低風險低回報的理財產品所組成;

  中層是風險和回報都在中等水平的理財產品,如企業債券、金融債券、投資型保險、分紅型保險等;

  頂部是風險大也可能獲得高收益的具有進取性的投資產品,如股票、期貨等。

  此外,個人理財的金字塔如何構建,則要視國際國內經濟形勢、家庭收入規模和穩定性、風險偏好和承受能力而定。

  無論是個人理財還是家庭理財,保險作為金字塔的底層建築,起著非常重要的基石作用。在考慮財富管理的時候,一定要把保障性需求做牢做實。進一步來說,要實現正確的科學的理財規劃到財富管理轉型,應當恪守保障為先的資產配置規制。

  通常來說,中產家庭擁有較高的收入,並追求生活質量,可以從全面保障的角度規劃保障方案。一方面,家庭中的經濟來源需要優先考慮,現在不少家庭肩負著沉重的房貸債務,萬一家庭支柱因疾病、意外而失去賺錢能力,將帶來沉重打擊。

  另外,中產家庭非常重視養老生活品質和子女教育,可通過保險規劃未來養老生活以及籌備子女教育金。總的來說,保險這塊「餅圖」在中產家庭的財務規劃中應該佔據最基礎也是不可缺少的地位,在經濟能力允許下,應盡量把保障做全做足,不留保障缺口。

  

  無論是中產家庭還是普通家庭,在規劃保險保障時,應有「全面保障」的觀念,壽險、意外險、健康險共同構成了全面保障的「金三角」。意外險可以幫助人們抵禦人生中不可預知的意外風險;健康險則可以為人們轉嫁因大病小病而造成的財務風險。壽險,不僅可以提供生命保障、防範因疾病或意外身故或全殘時家庭財務發生的危機,而且可以幫助人們安全穩健地實現養老金、子女教育金的規劃。只有真正做到三者兼顧的保險規劃,才是一份真正全面的保障。

  整理編輯:第一理財

  來源:網路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4 02: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