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是什麼成就了影視IP熱?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9-12 23: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縱觀當下的影視市場,前有桐華的《步步驚心》,後有八月長安《最好的我們》,IP的火熱讓網路文學撐起了影視題材的半邊天,而說起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其實很簡單:那就是有成功的先例促使各路投資方看到了影視IP的潛力,所以他們願意拿出真金白銀去打造類似作品,連韓國歐巴也忍不住要來分一杯羹:

  

  《步步驚心》

  

  《步步驚心:麗》

  

  《最好的我們》

  雖然這些小說被改編的理由是相似的,但改編后能取得成功的原因卻不盡相同,除了原著的群眾基礎以外,以下幾方面也是至關重要的:

  製作精良 選角得當

  

  代表:《甄嬛傳》《琅琊榜》

  《甄嬛傳》改編自流瀲紫的小說,一經播出后迅速火遍大江南北,也讓一眾「娘娘」、「小主」們成為了家喻戶曉的人物,據說該劇開拍前演員們都經過了嚴格的禮儀培訓,人物的一顰一笑都極為講究,這種嚴謹的態度不禁讓人想起87版的《紅樓夢》。同樣的例子還有去年大熱的《琅琊榜》,這部被譽為「男版《甄嬛傳》」、「中國版《紙牌屋》」的古裝大戲從服飾道具的搭配到舉手投足間的儀態都嚴格尊重歷史,先進的後期製作技術也將琅琊閣秀美奇險的環境以及梅長蘇江上蕩舟的煙雨迷濛展現得栩栩如生。

  

  除了精良的製作,選角得當也是這兩部劇成功的關鍵所在。當初40多歲的陳建斌要去演原著中20幾歲的皇帝時相信很多書迷是不滿的,但事實上他將皇帝的敏感、多疑、腹黑演繹的甚是完美,此前很少拍古裝劇的孫儷也把從天真無邪到因愛成恨的甄嬛詮釋得深入人心。

  

  而《琅琊榜》在演員的選擇上除了主演們顏值高、演技好之外,配角也都是資歷頗深的老戲骨,扮演「寧國侯」的劉奕君曾經參演《大染坊》、《摩登家庭》等精品劇,連「蒞陽長公主」張棪棪也曾經是《武林外史》中萬眾喜愛的女主角「朱七七」,如此強大的班底,何愁不出佳作呢?

  

  情節增減有度不庸俗

  

  代表作:《微微一笑很傾城》《杉杉來了》

  隨著鄭爽、楊洋版的《微微一笑很傾城》面世,陪伴無數人少年時代的顧漫三部曲全部被搬上了熒屏,與《杉杉來吃》、《何以笙簫默》一樣,《微微一笑很傾城》同樣增加了很多原著中沒有的情節,亦對書中比較空白模糊的部分進行了填充。這種恰到好處的增減不僅沒有畫蛇添足,反而是錦上添花,讓人出乎意料的同時感覺很舒服。

  

  

  選材抓准受眾心理

  

  代表作:《太子妃升職記》《上癮》

  如果說原著的受歡迎程度,這兩部顯然無法與以上幾部相提並論,但它們就是在千萬人不可思議的注視下華麗麗地火了。

  

  號稱「一台鼓風機拍完整部劇」的《太子妃升職記》算是將俗套營銷做到了極致:簡陋的布景+花哨的服裝+雷人的劇情=超高的關注度,這樣的公式能夠成立還得說是製作方將受眾心理分析得比較透徹。

  

  我們都知道《太子妃升職記》是網劇,而能夠通過網路平台收看的觀眾想必都是年輕人居多,他們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快,擁有與眾不同的獵奇心理,這些人每天要承受來自各方的壓力,突然冒出這樣一部荒誕搞笑的「神劇」能夠供他們吐吐嘈、放鬆一下貌似還是不錯的,更何況主演們的顏值也都可圈可點,在視覺上不至於讓人難以接受。

  

  《上癮》和《太子妃》比起來受眾群就更加明顯了,那就是廣大腐女們,她們可以說是強大的潛在收視群。《上癮》將言情小說中「霸道總裁愛上我」的戲碼放在同性的男男身上讓人看起來別有一番意味,校園小清新搭配重口味的情感糾葛足以讓觀眾們無法自拔,能夠將受眾心理抓的如此準確,可見編劇和導演的良苦用心。

  

  如今影視IP的熱度是有增無減,而且這種模式大有蔓延開來的趨勢,很多遊戲、歌曲也都紛紛加入IP的大陣營。對此call主想說:順應潮流固然沒有錯,但跟從不等於盲從,畢竟想要打造一部成功的影視IP,還是要從各個角度多方面去考慮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05:5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