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路加福音》第十章讀經分享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6-9-14 11: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路加福音第十章:基督徒的使命

從九章51節到十九章44節,路加記載耶穌從北部的加利利的地區到南部的猶太地區,特別是首府耶路撒冷,中間經過撒瑪利亞地區。這時的耶穌面對兩方面的強大壓力,第一是撒瑪利亞人,從舊約看,撒瑪利亞原是北國以色列國,和南部猶太國都是以色列戴維王朝的一部份,後來因分裂和宗教矛盾,以及與外族通婚問題,互相成為敵人,耶穌稱自己是猶太人。第二是面對眾多的法利賽人,撒都該人以及文士的挑戰和污衊。由於耶穌與第二類人的正面衝突最大,路加集中描述猶太人的宗教領袖對耶穌的日漸排斥。這部分中幾乎所有材料都未見於其它福音書。
在我們的時代,基督徒也是面對重重的挑戰,來自政治觀點上的限制,來自物質豐富的誘惑,來自人性情慾的引誘,來自其他文化宗教的迷惑,我們是否明白基督徒的使命呢?

1. 作使者:代表主(10:1-24)這70個人不同於上次的12個使徒的工作,他們是被差往猶大,是無名的門徒。為何路加記載這件事?為什麼主耶穌選擇70人?經文鑒別上看證據常常對等,正如12使徒對應以色列12支派,這70人可能是對應創世記十章提到的70個民族。路加可能用這個象徵手法,表明「主耶穌要這信息傳給萬邦」。他們是平安的使者,到處醫病趕鬼,把救恩的好消息帶給失喪的罪人。就如古時候喬舒亞的軍隊,每進一城必先宣告平安;若被拒,就是居民選擇審判了(申20:10-18),如主對哥拉汛,伯賽大,迦百農的審判。
我們得留意,主給他們的特殊能力,不是今天我們有份領受的,主給我們的使命強調宣講信息,而不是行神跡。
門徒從一個城市走到另外一個城市,看到的是一個一個的勝利,主卻將這些勝利視為把撒旦從高處拉下來,並擊敗牠的大戰爭的一部份。我們作信徒的都很軟弱,但我們可以「靠著主,依賴祂的大能大力作剛強的人」(弗6:10)。
門徒得勝,神的歡喜在耶穌身上一覽無遺,在10:21節「正當 那 時 , 耶 穌 被 聖 靈 感 動 就 歡 樂 , 說 : 父 阿 , 天地 的 主 , 我 感 謝 你 ! 因 為 你 將 這 些 事 向 聰 明 通 達人 就 藏 起 來 , 向 嬰 孩 就 顯 出 來 。 父 阿 ! 是 的 , 因為 你 的 美 意 本 是 如 此 。」聰明通達之人,就是在世界上自以為聰明有見識,看不起福音,而嬰孩就是有單純受教的心,以及知罪就改的人。23-24節耶穌不僅是鼓勵當時的門徒,也是鼓勵我們,我們算什麼,世界上好像有這麼多的偉人,但我們比他們有福,成為神喜悅的兒女。

2. 做鄰舍:效法主(25-37節),好撒瑪利亞人的故事,西方有個法律可以避免前幾年在南京出現的彭宇案的結局,Good Samaritan law。類似講社會關懷的道很多,請大家在網上收聽。這裡我要說路加的原意是第一句話,律法師(一個研究摩西五經的學者)試探耶穌,試探一詞顯然來自撒旦一黨,是敵對耶穌的,所以即使再懂得律法,心不悔改歸向神,都要受審判,再次說明10:21節的信息。
這個律法師知道大誡命:「盡心,盡性,盡意,儘力愛主你的神;又要愛人如己」,但忽略個人的應用,生活中行不出來,甚至連向誰去行都不知道。
讀完這段經文,我們看到主耶穌多麼有智慧地扭轉局面,反佔了律法師的上風。律法師試圖逃避責任,問主說:「誰是我的鄰舍?」主卻反問他:「這三個人,誰是那受害者的鄰舍?」最重要的問題是:「我可以做誰的鄰舍?」這問題與地理,國家,種族無關,無論何地有人需要幫助,我們都可在那裡成為他的鄰舍,像耶穌一樣地施憐憫。
律法師希望把問題變得複雜而富有哲理,主卻使問題變得簡單而實際。祂把話題從「責任」轉到「愛」,從「爭論」轉到「行動」。
我們讀這段經文,可能只想到「關心別人的高昂代價」,然而不關心別人的代價更高!故事中的祭司和利未人因忽視而失去的,遠比撒瑪利亞人因關懷而付出的多。他們失去了改善自己,好好管理神所託付的職事的機會;他們本可以在敗壞的世界中發揮好的作用,卻產生了負面的影響。撒瑪利亞人一次行善,點燃了全球的關懷事工,這種事奉絕對沒有白費!奉基督之名所做的愛心行動從來不是損失。主對律法師說的,也是對我們說的:「去,繼續照樣做吧。」(字面直譯)

3. 做敬拜者:聆聽主(38-42節),馬大和馬里亞經常成為對比,彷彿每一個基督徒都必須二選一:要麼像馬大一樣做工人,要麼像馬里亞一樣做敬拜者,可是經文明顯地教導,主希望我們像馬里亞一樣渴慕敬拜,也像馬大一樣勤於做工。敬拜與事奉均衡的人是有福的!
馬大沒有與主相連,就產生抱怨,言下之意是主和馬里亞都不真正關心她。當我們因事奉勞苦而自憐,並開始抱怨別人的時候,就要花時間查驗自己的生命了;如果事奉主令我們感到難以忍受,那我們的事奉一定出了大問題!

關鍵是要分清主次:耶穌基督居首位,其次是別人的需要,最後才考慮自己。每天花時間在主的腳前,分享祂的道是至關重要的;基督徒生活最重要的部份,是只有神看見的那部份!除非我們每天直接地,安靜地見主的面,否則最終會想馬大:忙碌,卻得不著祝福。
總而言之,基督徒是使者,鄰舍,和敬拜者,其中最重要的是敬拜。你主日來敬拜了嗎?你每天朝見神了嗎?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11:2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