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可視化,別把簡單內容複雜化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9-7 23: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可視化是為了炫技還是為了更好地傳遞信息?數據太過龐雜和交互過於煩瑣都是做移動端新聞可視化需要避免的點。從我們的操作案例來說,能否保證用戶體驗是判斷一個可視化新聞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而實現這個標準的關鍵,是不能徒增用戶的閱讀成本。我們觀測了2015 年1 月~ 2015 年10 月製作的110 個可視化新聞選題,對PV 數、UV 數、用戶停留時間、用戶迴流等量化數據進行了比較,同時進行了一組20 人的用戶深度訪談,以進一步分析用戶對現有可視化新聞產品的認知和使用偏好,並挖掘用戶對這類新聞策劃使用與否的原因。

  數據顯示,PV、UV 數及用戶分享率相對較高的兩個選題是《全景還原長江沉船事故》《數說天津爆炸事故》,這兩個H5 專題並非我們認為的交互製作投入大、利於用戶互動、植入較好的用戶激勵方式的H5 可視化新聞產品。在對20 名用戶進行深入訪談的觀點匯總中,發現他們選擇「會去傳播」和「喜歡閱讀」這兩個選題的原因,主要是「觀點新穎,我認同」「內容有趣,吸引我看下去」「表現形式特別,吸引我」「角度好玩,跟別的不一樣」。

  而在PV 數相對較少的5 個專題中,除了因內容質量、選題熱度、推薦位置高低帶來的對PV、UV 乃至用戶傳播數據的影響,關於為什麼不樂於評論和分享該類專題,用戶給出的答案都是與閱讀體驗有關的。用戶對相對興趣不大的可視化新聞的反饋是「表現形式特別,但操作很煩瑣」「操作好玩,但內容主題不鮮明」「載入速度慢,浪費流量不想看」「太多頁,沒有耐心看下去」。

  

  2. 做可視化如果要保持一個初衷,那是什麼?

  形式新穎和技術過硬並非用戶喜歡一個新聞可視化欄目的核心原因,對於炫技型的H5 頁面形態的產品,可能H5 遊戲公司或基於H5 頁面的廣告營銷機構會做得更加細膩。因為他們沒有時效性,更利於慢工出細活,且有更明確的商業考慮。而作為新聞類題材的可視化產品,一個明確直觀的主題及與這個主題切合的、恰到好處的表現與交互至關重要。

  包括我們之前製作的信息圖、動畫視頻和H5 新聞專題在內,在目前國內各類平台製作的可視化新聞產品中,不乏存在增加用戶閱讀成本的情況。對信息圖而言,目前主要的問題是部分策劃並非是通過可視化去解構事件本身,而是簡單地將信息或數據堆砌在一張圖上。這更像是一種新聞插圖,在信息圖廣泛流行時會出現這種情況。

  信息圖作為數據、信息或知識的可視化表現形式,在新聞報道中的使用應該是便於用戶對新聞內容的理解,使新聞報道更加直觀、生動。但是隨著可視化題材的「遍地開花」,從大大小小的新聞機構到媒體官微,每天生產出一系列的「一張圖讀懂XXX」的「圖形+ 文字」型新聞產品,卻在一定程度上將內容複雜化。在對20 名典型用戶代表進行深度訪談時,除了H5 交互頁面外,我們也挑出20 張官方微博或微信公眾號上轉發的「一張圖讀懂XXX」類型的信息圖,對選擇「不想看」「看不下去」的用戶進行提問。用戶回答的原因主要集中於「看上去就像一張彩色長微博」「本來一百字看得懂的東西複雜化了」「看完這張圖反而看不懂說的是什麼了」。

  此外,在對數據的梳理和把握、內容信息和主題的提取方面,如何讓內容變得更加接地氣,讓用戶看完后更方便去理解,減少用戶的閱讀成本,或許也是「可視化新聞」的初衷之一。

  對於用動畫做成的關於一個事件解釋性報道的信息視頻,用戶的要求是「不能太長,3 分鐘內」「配音、配樂要好玩,跟圖形結合緊湊」「主題不能太嚴肅,裡面要有一些梗」,同時有6 名用戶表示對這類產品更喜歡在PC 端瀏覽,在手機上閱讀時不想打開視頻。

  在H5 等動態可視化專題方面,用戶的要求更高。接受訪談的用戶除了跟信息圖一樣反饋「接受不了文字太多的偽可視化」,更側重這個動態H5 新聞產品的交互性、趣味性和場景設置跟新聞內容的結合程度。同時,在技術層面,用戶對動效設置、頁面載入速度、頁面流暢程度等方面均有要求。

  這更加要求可視化新聞產品的製作團隊必須是協同工作的。策劃編輯、美術設計、前端技術同事應該是一個共同參與思維風暴,以做一個「新聞產品」的思路去共同策劃、包裝和製作的一個過程。這個過程最好還應包括對用戶閱讀動機的研究和用戶反饋的及時把握,從而促進不斷去摸索和理解用戶的閱讀需求,改進可視化新聞產品的閱讀體驗。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0 04: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