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跟丈夫去留學 我在地球背面的陪讀生涯

[複製鏈接]

845

主題

1065

帖子

1953

積分

商務合作夥伴

有房有車(十三級)

積分
195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天地一笑 發表於 2005-2-11 07: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如果不來美國,如果不離家遠行,我很難想象自己真正的獨立,也許我永遠只能是父母膝下的那個嬌女,並且這一生也無法意識到父母對我的愛是何等深厚。離家是一種長大,漂泊是一種成熟。在丈夫出國留學的同時,我在陪讀生涯中,也重新鍛造著一個日漸獨立的新我。

  在父母呵護之下長了30年,連讀大學也不曾離開過家鄉,如果不是一不小心嫁了一
跟著丈夫去留學--我在地球背面的陪讀生涯
個留學生,也許這一輩子都不會想到出國、想到離開愛我到極至的雙親;而這一走,就走了半個地球。

  來美已經兩年,但第一天踏上這片土地的情景仍記憶猶新:當我置身在洛杉磯機場全封閉候機廳等候轉機時,分不清窗外是白天、黑夜,也懶得去看手錶,因為時差沒調過來,也算不出正確時間。周圍是擁擠的人群,各色人種,各種身份。那種陌生與新奇,伴隨著十多個小時前才離別兒子的傷感,讓我茫然無措。夫提醒我請別人讓路時得說「Excause me」(請原諒),但當我的背包撞了別人,別人先說「Excause me」時,我卻張口結舌,無以應對,引得旁人另眼相看。情急之下,差點冒出中文來―――語言障礙是我來到這個陌生國度面臨的第一問題,自恃有英語底子的我,一離開丈夫,就成了聾子和啞巴:聽不懂,說不來。後來,我進入丈夫就讀大學附近的一個社區圖書館辦的語言班學習。在美國,有許多這樣的由政府開設,免費提供給外國人學習英語的語言班。班上集合了來自中國、日本、韓國、墨西哥、俄羅斯等等國家的學員,老師往往是義務授課的志願者,有國家工作人員、家庭主婦和在校大學生。兩年裡,因隨夫轉學遷移,我先後參加過三四個這樣的語言班,中間還有幸找到一個中美混血的美國女孩做私人教師,使我的英語聽、說能力有了明顯提高。

  從小就膽小、文弱的我,懼怕危險,也抗拒吃苦,所以動手能力和協調性都較差;又慣受呵護,久而久之養成了做事不經心、責任感不強的性格。在國內,從沒有想到過有一天自己需要開車。可在美國,不會開車就等於沒有腿走路,不得不學習開車。從剛開始歪歪扭扭直線都走不好,到今天能在高速公路上馳騁,我經歷了一個汗水和淚水相伴隨的磨練過程。很多人一次、兩次就能通過的駕照考試,我考了7次(2 次筆考,5次路考),才拿到那張駕照,以致於丈夫特地帶我上飯店慶祝。

  生活逼迫我長大,環境促使我獨立。自小養尊處優的我,在家裡少下廚房,少做家務,即使結婚、生子后,因與父母住在一起,也經常打著上班勞累的幌子偷懶。可一到美國,就馬上由一個高薪白領淪為家庭主婦。丈夫功課繁忙,自己賦閑在家,不得不擔當起操持家務的任務。幸好天生不算太笨,也正如媽媽所講:家務事是天底下最容易學會做的事,就看你勤不勤快。因為生長在「川菜之鄉」,吃多見廣,瞎琢磨加上東家學一招,西家偷一技,到今天,飯菜都還做得像模像樣,並有一些「拿手菜」拿得出手唬唬三朋四友。因為美國的髮廊價格不菲,再加需付小費,令中國留學生們望而卻步,於是我們這些陪讀太太們又都成了「女理髮師」,丈夫們的腦袋往往成了磨練刀技的試驗品,當然,理出來的髮型也少不得千奇百怪。

  美國公寓出租分兩種:有傢具和沒傢具。後者往往較便宜。中國留學生大多會選後者,傢具通常是撿來的或者「Yardsale」買來的(美國人搬遷頻繁,所以常常會在自家後院或車庫低價出售不願帶走的舊傢具及用品)。我們很幸運,僅花45美元就買到全套的大餐桌及餐椅、沙發、寫字檯、床、床頭櫃等。然後,用別人送的寬條凳,買塊檯布一搭,成了電視櫃;撿塊木板往紙箱上一擱,成了小燈櫃。愛美的我,又憑著幾分美術特長,用小手工和自己的畫裝飾居室;買不起花盆、花草,就從外面拾回別人扔掉的花盆,種上這家要的一株蘭草,那家尋的幾枝常青藤,把個家布置得溫馨、舒適,小有情調,以至於被朋友們視作「樣板房」,常帶才來需找房子的新生上我家參觀。我嘗到了白手起家的快樂。

  「養子才知父母恩」。兒子是我最心痛的牽掛,當初幾乎是一路哭來美國。離開他時,他是那麼小,奶奶抱著他,叫他給媽媽做「再見」,他就聽話地揮揮小手,他以為媽媽跟平常一樣「上班班」去了;分離的那一幕至今讓我心頭髮酸。殊不知,我也是父母最心痛的牽掛。剛來美國,打電話回去總是問兒子問個沒完沒了,直到一次妹妹在電話上告訴我:我走後,爸媽是如何牽掛我,幾次老淚縱橫。我的心一陣驚悸:我在思念兒子的同時,父母不也同樣思念我嗎?我想我真是不孝,除了讓父母牽掛外,還把兒子丟給他們撫養……隔著半個地球,我終於悔悟:在家時,我是怎樣揮霍父母對我的愛;離開他們,我又是多麼忽略他們愛女的深情。

  如果不來美國,如果不離家遠行,我很難想象自己真正地獨立和長大,也許我永遠只能是父母膝下的那個嬌女,並且這一生也無法意識到父母對我的愛是何等深厚。離家是一種長大,漂泊是一種成熟,在丈夫出國留學的同時,我在陪讀生涯中也重新鍛造著一個日漸獨立的新我。
說的好啊!我在倍可親論壇打滾這麼多年,所謂閱人無數,就算沒有見過豬走路,也總明白豬肉是啥味道的。一看到樓主的氣勢,我就覺得樓主同在社區里灌水的那幫小混蛋有著本質的差別,那憂鬱的語調,..........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沙發
水影兒 發表於 2005-2-11 13:08 | 只看該作者
Many families have been suffering the similiar situation.

The bright side is that we could go through it, sooner or later, after several years of struggling.
晴耕雨讀,隨遇而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7 12:1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