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福建電信詐騙之鄉當地人:要怪就怪對岸台灣人1

[複製鏈接]

984

主題

1084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治國之難,在於治吏;吏治之難,在於治腐。物慾無法根除,但腐敗

Rank: 5Rank: 5

積分
124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xlyyj 發表於 2016-8-30 23: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原文地址:安溪成詐騙之鄉,或因司法過於放縱作者:周蓬安



​安溪成詐騙之鄉,或因司法過於放縱

8月19日,山東臨沂羅庄18歲女孩徐玉玉接到詐騙電話,即將去南京郵電大學報到的她被騙走9900元學費。報警回家路上,她突然心臟驟停,經搶救無效不幸離世,徐玉玉的傷心離世,令國人唏噓一片,也讓公安部震怒,因此集中警力破案,目前已抓獲5名犯罪嫌疑人,另有1人在逃。


​​一個即將成為國內「頂尖級」電信類大學的學生,卻遭受電信詐騙並因此喪命,令人扼腕嘆息。得知這名生活在GDP排名全國第三的山東農村孩子,至今家中連寬頻都還沒有裝上,可以想象2020年全面實現小康水平,那是一項多麼艱巨的任務啊。

徐玉玉父親「如果我不帶女兒去報警,就讓她哭一晚上,也許女兒就不會有事」令多少人心痛?毫無疑問,徐玉玉、宋振寧以生命為代價,終於換來了職能部門聞風而動,近期圍繞打擊電信詐騙違法犯罪也是頻頻出招。比如在公安部的統一指揮下,貴州、湖南、廣東三省公安機關調集680餘名警力分別在貴陽、漣源、深圳開展統一抓捕行動,成功破獲公安部督辦的特大電信詐騙案,端掉作案窩點10個,抓獲犯罪嫌疑人150人。

而山東省公安廳更是痛定思痛,針對網路電信詐騙出台相關措施,要求接到電信詐騙警情和群眾報案,要第一時間錄入信息,經初步審查后,一律立為刑事案件偵辦,反詐騙中心實行24小時快速響應,開展資金查詢止付。

網友紛紛留言,相信中國公安機關能破獲絕大多數電信詐騙案。因此也有遺憾,認為如果早形成這樣的「高壓」態勢,電信詐騙不可能這麼猖獗。

有意思的是,公安部還有針對性地指出靠騙出名的「七大騙區」,其中福建佔據兩席。除名氣更大的龍岩市新羅區適中鎮一些詐騙分子以「網購退款」行騙外,就是詐騙徐玉玉一案6人團伙中的5人戶籍地——泉州安溪。

實際上,安溪早就有了「電話詐騙之鄉」的臭名。一個月前,筆者曾在《​接PS艷照,法院院長憑啥匯52萬?》一文中普及過相關知識:福建安溪不甘落後,也是有名的「電話詐騙之鄉」,主要手段是冒充財政局、教育局或車管所工作人員,以「九年義務教育可退費」、「上大學可獲補助」、「購車可退稅」、「喪葬補貼」等理由,讓受害人到銀行ATM機上操作。可惜,家中沒裝寬頻的徐玉玉未能看到這篇文章,否則也不會上當。

安溪之所以會成為「電信詐騙之鄉」,我想應與當地政府及司法機關對詐騙分子過於放縱有關。因為微博上提到該話題后,遭到一些安溪網友的圍攻,有的認為這是搞地域歧視,有的甚至開罵。當然,我有理由懷疑開罵者本身就是干這勾當的。在此,筆者還是有必要解釋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我從不搞地域歧視,說安溪是「電信詐騙之鄉」並非由我首創。安溪被稱作「電信詐騙之鄉」是由來已久,與「網購詐騙之鄉」龍岩市新羅區、「醫騙之鄉」莆田及此前被稱作「假煙之鄉」雲霄縣齊名,正規媒體的標題中早就紛紛突出安溪的「電信詐騙之鄉」地位。《瞭望東方周刊》寫道,安溪縣直機關一位被抽調協助開展打擊虛假簡訊詐騙專項行動的幹部稱「無論是在安溪境內發送虛假簡訊的密集度,還是分散到全國各地進行此類詐騙的安溪人,都可以稱得上是中國之最了,簡訊詐騙已經成為相當一部分安溪人的主要謀生手段。」

其次,安溪被稱作「電信詐騙之鄉」與安溪守法民眾沒有一毛錢關係。這種說法,只是指出該地從事電信詐騙的人很多,絕非說安溪人人從事電信詐騙。這就如泉州的「僑鄉」,並非每家每戶都是僑眷、僑屬一樣。而安溪的另一個別稱「烏龍茶之鄉」,也並非說安溪人人都生產烏龍茶。

筆者之所以認為當地政府和司法機關過於放縱電信詐騙分子,緣於一則新聞報道。27日新京報一篇題為《山東徐玉玉案告破:嫌犯家鄉曾是「電信詐騙之鄉」》的文章有這樣一段內容:近年來,因制茶利潤低,年輕一輩難抵誘惑,走上電信詐騙的犯罪道路,「讓原本淳樸的茶都成了世人眼中的『電騙之鄉』」。報道稱,目前,在冊的1173名社區服刑人員中,有超過半數是電信詐騙類罪犯。

「社區服刑人員」是什麼概念?是指適用管制、緩刑、暫予監外執行、假釋和剝奪政治權利五種刑罰方法或措施的人員。其依據考核獎懲情況對社區服刑人員按「三級四等」進行分級管理即:一級寬管、二級寬管、普管、嚴管。

筆者用簡單的語言概括就是,安溪的這些電信詐騙類罪犯不用「蹲大牢」,而是可以過著與常人差異不大的生活。

一個不到100萬人口的縣,竟然有1173名社區服刑人員,與全國約70萬社區服刑人員這個數字相比,安溪的比例約為全國的2.5倍。我不知道該縣是否因監獄不夠用才不得以而為之,還是另有隱情?

對比各省對詐騙罪的立案標準,福建省算是對詐騙犯罪較為寬容的省份。根據《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福建省人民檢察院關於我省詐騙、盜竊刑事案件執行具體數額標準的通知》(閩高法〔2013〕263號)文件規定「一、詐騙公私財物價值達五千元、十萬元、五十萬元的,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而北京市數額較大為三千元以上;數額巨大為五萬元以上;數額特別巨大為二十萬元以上;上海市數額較大為四千元以上;數額巨大為五萬元以上;對個人詐騙數額在兩千元以上不滿四千元,單位詐騙在5萬元以上滿10萬元的,且犯罪嫌疑人已經逮捕並審查起訴的案件,仍可追究刑事責任。

筆者以為,被抓獲的電信詐騙案,一般案值都不會太低,而超過10萬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就該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詐騙徐玉玉一案中雖涉案金額僅為9900元,但這6名嫌犯不大可能幹的是「第一票」,只因他們此次點子太背,碰上一名過於貧困,且過於自責的准大學生,造成其離世的惡果。他們點子更背的是,這件事被弄到網上了,而且很快發酵,導致警方及電信運營商都「坐不住」了,必須給人民一個交代啊。因此才會迅速將嫌犯緝拿歸案,預計另一名在逃嫌犯肯定也只有「自首」這一條路好走。

我就在想,這些電信詐騙案犯,不大可能僅騙一次就被抓,涉案金額應該都不會太小。比如貴州、湖南、廣東三省公安機關此次集體行動抓獲犯罪嫌疑人150人,就已有上萬人受騙。而據中國銀監會數據,2012年到2014年,因為電信和網路詐騙造成的經濟損失平均每年達到100餘億元,而到了2015年,這一數字竟然達到了222億元。初步統計顯示,該犯罪形式自發現以來,造成的經濟損失不下千億元。

可以這麼說,從事電信詐騙的這些案犯,多數涉案金額會超過10萬,都應該被判三年以上刑期,安溪的也不該例外。此外,因為安溪這些詐騙分子針對的「九年義務教育可退費」、「上大學可獲補助」人群均為經濟困難群體,一旦詐騙成功也就同時具備了「有其他嚴重情節」,因此即使詐騙金額剛剛超過5000元,也應被判處三年以上刑期,而不大有可能依法享受「社區服刑」的待遇。因此,筆者懷疑安溪這麼多人在社區服刑而不用坐牢,有對詐騙犯罪分子放縱的嫌疑。而這种放縱,無疑是導致該縣電信詐騙犯罪猖獗的重要原因之一。
  

                               福建電信詐騙之鄉當地人:要怪就怪對岸台灣人     

原文地址:「中國社會一起向錢看」創生的負智慧[100]作者:紐約14年
最近,陳文輝等人「騙死山東女生」的事,讓安溪人又多了一道下茶的小菜。只是聊到最後,他們都很憤慨:「就是這群『老鼠屎』,壞了安溪一鍋湯」。
憤慨的焦點,是安溪頭上那頂「電信詐騙之鄉」的帽子。
帽子由本縣長坑鄉和魁斗鎮部分人親手為他們戴上——
火爆時,這些人曾在一天之內向全國發出上百萬條詐騙簡訊。2012年,有的村莊同時被抓走20人。該縣政法委相關負責人就曾對媒體表示,光是魁斗鎮就被查出3791位嫌疑人,長坑鄉人口是魁斗鎮的3倍,可能更多……
這是個令人驚嘆的數據!
一個被詡為「中國茶都」的地方,何以能摘下「電信詐騙之鄉」的帽子?8月28日,封面新聞記者深入安溪縣長坑鄉、魁斗鎮進行了詳細走訪。
電信詐騙成致富手段,有人建樓買小車
長坑鄉路邊,新建的小樓房
「你到哪裡?長坑鄉啊?500元,不講價!」
專營野的生意的許長順(化名)從車窗內伸出5根手指頭,一口咬定,安溪縣城到長坑鄉的村莊,低於500元不走,並且只送到村口。
「他們看見我把外地人往村裡載,會不高興的。」他解釋。
對於外地人到安溪縣長坑鄉,這個有著10年野的從業經驗的中年男人似乎已經摸出了門道,「只有兩種人,一種是來談茶葉生意的,你不像;另一種就是記者」。
他說他這些年拉了不少記者,都是去安溪縣各個鄉鎮採訪電信詐騙的。這次也不例外,「你是不是因為白瀨鄉那個人(陳文輝)來安溪的?這條新聞,安溪人都知道。」
從安溪縣城到長坑鄉,近60公里路程,車輛前行20多分鐘便開始爬山。山路兩旁,茶樹綠得發亮,錯落有致的田間點綴著具有典型閩南特色的民房。遠遠望去,美得像幅畫。
但許長順不這樣認為。
在他眼裡,這些看上去很美的茶田和閩南民房,並不能說明安溪人的生活有多富有和安逸。相反,「不少人活得戰戰兢兢」。
「要怪,就要怪對岸的那些人。」他伸手朝東南方向指了指。
東南方向,穿過海峽,是中國台灣。那裡有著200萬從安溪縣過去的人。
「一開始,就是那些人搞電信詐騙,然後帶著安溪的親戚搞,再後來,安溪人自立門戶,越搞越大。」他說,作為安溪本地土生土長的人,電信詐騙是怎麼進入安溪的,本地人「清楚得很」。
長坑鄉。
類似的話,封面新聞記者在安溪縣其他地方採訪時也聽了不少。
一家做當地特色小吃的老闆告訴記者,當年內地通訊行業並不發達,手機還不普及,但中國台灣已經很普及了,島內的嫌疑人就帶領安溪的親戚,成立團伙,分工明確,先騙島內的人,後來逐步擴到內地。再後來,慢慢延伸到全國,甚至國外。
「尤其以長坑鄉和魁斗鎮為多,有幾年,公安進村裡抓人,一抓就是一大批。」許長順說。
樓房林立,部分村莊年抓20人
安溪縣長坑街上,小樓房比比皆是。
曾經,安溪縣是國家級貧困縣。
而現在不一樣了,安溪上演「山鄉巨變」,已位居縣域綜合實力全國百強縣第68位。
長坑鄉南斗村,道路兩旁,低矮的瓦房正被一幢幢新建的樓房淹沒,一副小康景象。但許長順說,這些樓房,有一部分是「靠電信詐騙建起來的,就是這些人心裡戰戰兢兢」。
樓房前三三兩兩坐著些上了年紀的村民和孩子。見有陌生人拍照,他們阻止。
封面新聞記者向他們打聽村長家的地址,一位中年男子先上下打量了一番,又反覆問幹什麼的,最後才不太情願地說,往前走一公里再問。
再走,再問,遭遇好幾個人異樣的眼光后,才在路邊一間很容易分辨的二層小樓處找到村長的家。
不過,他不在。
「現在基本沒有了,我們天天都在搞宣傳。」
接通電話后,村長先否定了村裡還有人搞電信詐騙的說法,「防止電信詐騙是我們的重點工作,力度很大」。
對於「基本沒有」的「基本」二字,他沉默了幾秒,說2012年以前確實有,當年公安來村裡,「一口氣抓走了10多人,有的已經放出來了,有的還在坐牢」。
從南斗村出來,前往月眉村,一路上,也能見著不少正在修建的樓房,茶田內有人正在採摘。但問起「電信詐騙」的事,他們臉色一變,不願多說。
村長陳金河對封面新聞記者說,他於去年當選,走馬上任的第一天,接到的工作就是去村裡做打擊電信詐騙的宣傳。「具體抓了好多人我不太清楚,但是這麼多年來,全村4300多人,估計有30個進(監獄)去的。」
福春村的建設則不如南斗村和月眉村,多是小瓦房,村長大方承認,村內的確有不法之徒利用山區隱蔽的環境搞電信詐騙,2012年,有公安到村內抓人,同一時間就抓走20多人,還繳獲不少天線和發射器。
珊屏村村長劉騰樹則向記者反覆強調,「現在沒有了,現在都在認真種茶葉,金盆洗手了」。問及村裡有多少人因搞電信詐騙被抓,他欲言又止,不太情願地說,「七八個吧」。而搞電信詐騙的原因,是「近幾年茶葉價格普遍下降,從2007年起,一年不如一年,有些年輕人就走上歧途了」。
日發詐騙簡訊100萬條,曾出現排隊取錢的「繁榮」
上述4位村長向記者提供的數據,許長順並不同意。
他說,2004年至2012年這七八年,是安溪縣電信詐騙的高峰。這些詐騙比較典型有幾種,一是「中獎了」、二是「猜猜我是誰」,還有一種就是「購買六合彩特碼」。
「我表哥,安溪縣本地人,還不是被『猜猜我是誰』騙了。」
他說,他表哥在縣城做蔬菜生意,2008年接到一個「老同學」電話,對方稱剛從內蒙回來,正在廈門來安溪的路上,想與他見一面。口音是地道的福建泉州口音,表哥還興奮地張羅著晚上請客,結果「老同學」在快到安溪縣城的高速路上「出了車禍」,請表哥轉7000元現金過去救急……並且,表哥還真匯款了。
「我也接到過很多電話嘛,但是我從來不信,我說你先打100元話費給我。」許長順說,5、6年前,作為安溪本地人,他平均每兩天至少也要接到一條「中獎」的簡訊。
size]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09:0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