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你一出「感動牌」,我就知道你要輸了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9-1 03: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朋友小安曾經痴戀自己的同學,從高中開始到兩個人大學畢業后在同一座城市工作,凡是男同學有事相求,她哪怕赴刀山、下火海也會隨叫隨到。可是,這位男同學卻遲遲沒有邀請小安走進自己的內心世界,甚至連「我愛你」也沒認真對她說過。

  為了這份感情,小安苦苦等了十幾年,她的媽媽都急得為她流淚,她說沒想到自己的女兒居然痴情地跟瓊瑤劇中的女主角似的,連當媽的都要為這份痴情感動。

  1感動別人的人往往傾情付出卻總是黯然收場

  小安的這位男同學似乎是不易被感動的體質。當小安多次認真地跟他討論婚嫁問題時,男同學總是很委婉地表示他並不想結婚。

  意識到再堅持下去沒有結果,只會徒增煩惱,小安終於選擇忍痛放手。這時,她已經30多歲了,錯過了不少曾追求她的條件不錯的人,對愛情再也沒有之前的熱切期望。

  

  如果你不能走進一個人的心,對方就算被你感動,照樣會拒絕你。

  人往往陷於一種自欺欺人的假象,相信將心比心,認為全世界都被自己感動了,拿下一個自己愛的人會是遲早的事。就像你永遠無法喚醒一個裝睡的人,你也永遠無法讓一個不愛你的人為你敞開愛的心扉。就算你感動了他,可是他對你不走心,你仍然避免不了「十動然拒」的結局。

  當你陶醉於那種被自己感動的悲情的浪漫情緒中,一而再、再而三地飛蛾撲火,但卻沒意識到:你的付出並不是對方想要的;或者你的付出並沒有錯,可你這個人不是他所愛的。在這種情況下,你越感動對方,對方越有心理壓力,就會越抵觸你,直至最後你們之中有一個人耗不下去而轉身離開。

  感動別人的人往往傾情付出,卻總是黯然收場。感動別人本身就不是一張好牌,你在感性的驅動下出手,而人家是經理性的思考後接招。這就好比火遇上冰,熱情遇冷的時候,你會感覺無比委屈,在情場上如此,在職場上道理也是大同小異。

  2努力工作並不能感動領導

  我的同學葉子工作總是兢兢業業,早來晚歸,別人不願意做的活兒推給她,她二話不說就接過來做得漂漂亮亮。為了保持全年全勤的出勤率,她即使生病都要堅持上崗。

  葉子凡事都表現得很積極,唯獨在和領導的關係上,她看起來有些消極——對領導敬而遠之,跟領導刻意地保持距離,部分原因是她生性清高,不願意為了討好領導溜須拍馬;部分原因是她相信自己做的事情,領導自然會看在眼裡。

  可是,葉子錯了。領導只知道她是個勤勤懇懇的員工,至於具體做出了什麼成績,領導並非事事知悉。領導真正看在眼裡的,不是她做過多少事,態度有多好,而是她不善於向上管理,不善於跟領導溝通,她給領導的印象不過是一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員工罷了。

  

  靠努力工作就能感動老闆?你太天真了。

  工作兩三年下來,葉子也沒有升過職,這樣的境遇讓本來很有上進心的她每個細胞都充滿挫敗感,她向一位同行前輩訴說了自己的心事。

  「在職場上,光說不做不行,光做不說也不行。」前輩對葉子說,「努力工作並不能感動領導,領導沒那麼多時間觀察你。你要主動跟領導溝通,讓他們知道你做了什麼,你的訴求是什麼,他們才會知道你的想法。領導也是人,你疏遠他,他有什麼機會怎麼會想到你呢?」

  聽了這番話,葉子才恍然大悟。在以後的工作中,葉子經常在領導不忙且心情不錯的時候,見縫插針向他們彙報自己的工作,並主動要求參與一些重大項目。在自己經手的項目完成後,在沒有人要求的情況下,葉子會梳理項目的得失,寫成總結報告,抄送給相關領導。

  跟領導接觸多了以後,葉子平時遇見他們,也不像之前躲得遠遠的,而是不卑不亢地跟他們談笑風生。幾個月過去,領導看到了葉子的價值,在中層管理職位有空缺的時候,這個機會優先落在了葉子的頭上。

  結果導向是很多老闆衡量人才的標尺。他們每天經手各種紛雜錯綜的人事,沒有耐心和時間聽你講「故事」,哪怕這個故事很感人,但是如果沒有讓他們看見結果,一切都等於零。

  

  所以,你光有成績還不夠,你必須要讓老闆「看見」你的成績;你只有潛力還不行,你要爭取更多的資源讓潛力變現。老闆的邏輯永遠都是,有成果的潛力才叫潛力。

  3「感動牌」是張爛牌並沒什麼卵用

  反過來,老闆要對員工攤出「感動牌」,作用有多大呢?答案是,這是張爛牌,同樣沒什麼卵用。

  有些老闆經常用痛說革命家史、憶苦思甜的方式給員工打雞血,當下群情澎湃,可是一散會,這種感動不久就會煙消雲散。這些老闆提到給員工實際的物質回報時,往往很難兌現自己的承諾。如此反覆,員工就對「感動牌」產生了免疫力。本來老闆指望這張牌能留住人努力工作,但是逐漸發現,它對自己最心愛的員工也難發揮作用了。

  

  感動員工不是老闆的一張好牌。

  我的一位朋友濤濤很受老闆器重,是老闆身邊的紅人。當有一天濤濤辭職要走的時候,幾乎所有的人都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因為他的位置讓多少人艷羨而不可得,而老闆對他的器重已經令很多人眼紅。

  濤濤從心底感激老闆對他的栽培,他也親歷很多被老闆感動的時刻,但他更迫切需要的不是那麼多的感動,而是真正和自己付出相匹配的薪酬,從而能讓自己在生活成本高昂的帝都體面地活下去。

  老闆不會輕易被努力工作的員工感動,員工也不容易被會打雞血的老闆感動。在你想要靠「感動牌」制勝的時候,你要輸的幾率反而更大。在成人的世界,大家心裡都清楚真正打動自己的是什麼,當你給不了這些東西的時候,你付出的感動極有可能是「感天動地竇娥冤」了。

  4認清抵達目標最核心的要素永遠比感動別人明智

  在這一點上,郎平是一個極聰明的人,她看得比很多人都要透徹。她指揮下的中國女排在里約奧運會領獎台上拿到了久違12年的金牌,感動了所有中國人。在人們淚流滿面地高呼「女排精神」歸來的時候,郎平冷靜地對媒體說:「不要因為勝利就談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們努力的過程。女排精神一直在,光靠精神不能贏球,還必須技術過硬。」

  郎平清楚地知道,技術是贏球的根本,沒有技術做支撐的精神,中國人民是不會買賬的。

  

  郎平知道,只靠「女排精神」是不能贏球的。

  我們在被別人感動后,生怕別人不知道,或者不能自已,總想對對方表達自己的感動情緒,但卻忘了思考:這種感動是不是別人想要的?是不是會給別人帶來困擾?

  素有「洋雷鋒」之稱的德國人盧安克義務在中國廣西山區支教十幾年,很多人通過2009年中央電視台的一個訪談節目知道了他,並被他的經歷所感動,據說還有不少女性愛慕者跑進深山找到盧安克,表達願意嫁給他的願望。

  眾人的感動很真摯,但卻讓盧安克深感不安,他對媒體說:「我很害怕去感動別人。2006年,有人推薦我參加『感動中國』人物評選,我嚇壞了,趕緊給評選委員會寫信,讓他們別選我。我不想感動中國,只能是中國感動我。」

  盧安克之所以害怕感動別人,是因為他只想做好自己的事,但如果媒體把他塑造成名人,就會影響他的工作和生活。

  不是每個人都能被別人感動,也不是所有人都願意感動別人。尊重別人的意願,明白自己的訴求,認清抵達目標最核心的要素,永遠比感動別人明智。▲

  本文系獵聘網(ID:liepinmishu)原創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0 21:4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