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怎樣才能留住自己的精英居民?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8-26 22: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三高移民」給中國帶來了巨大損失
  袁訓會:任老師,最近在中國,精英移民成為一個熱門話題,整個社會正在滋長一種移民心態,特別是近年來這種心態在民營企業家乃至普通中產中愈來愈明顯了,不知道您怎麼看?
  任劍濤:最近幾年中國的移民運動,直接跟中國社會變遷處在瓶頸階段具有密切關係。由於中國的改革開放處於「空轉」狀態,進退不得,整個社會精英的安全感明顯下降,結果就是「三高移民」的出現,高官、巨富、高知紛紛邁出國門,加入移民隊伍。用社會學的話來說,這一波移民完全是精英移民。在現代激烈的國家競爭中,任何一個國家都在想方設法地把自己的精英穩定在本土,因為這對本土的發展是最有利的:高官能夠發揮其社會政治管理的豐富經驗,巨富能為國家治理提供優質的稅收資源,高知則是一個國家智力水平的象徵,是一個國家是否能夠維持所需的創新仰賴的對象。
  一時的反腐,必要性無可置疑,但制度上沒有跟進,讓官員群體陷入恐慌,以至於非移民不可。國家的治理就缺少了富有經驗的官僚支持,治理水平就會明顯下降。高官家屬的移民,引發了令人觸目驚心的裸官現象,一家兩制,必定一心二用。官員的國家忠誠出了問題,整個社會公眾的國家忠誠更會渙散。
  巨富的移民,則多半是因為最近幾年的國進民退,尤其是國有企業改革遭遇困難,官方想引入民營企業的資本,但又沒有一個恰當的方法,導致民營企業家群體憂心資產安全,結果巨富移民人數大增。結果就是社會學上所說的、產出財富的「優質」居民大量遺失,而甚少財富貢獻能力的「劣質」居民憤憤指責生活質量下降。國家因之缺少必要的財稅來源,陷入管理資源的窘迫短缺。
  至於學者,尤其是人文社會科學學者,很難在現有的學術官僚體制里專心學術,尋求很好的專業機遇。新生代學者遭遇學霸制度,也就是院士制度,只能望而卻步,大舉移民,就在情理之中。在發達國家,出現不少三十多歲取得重大的發現、成為一流科學家的華人學者,這在中國簡直難以想象。社會科學學者則因為意識形態的禁忌過多,加上種種政治限制,在國外的發揮空間會更大。國家智力資源的嚴重流失,就此註定。
  三高移民的結果就是,社會政治管理的智慧隨著高官的移民而喪了,社會財富的創造隨著巨富的移民而喪失,高級專業人才智慧隨著高級知識分子的移民而喪失。國家應當對三高移民高度警覺,遺憾的是還沒有明顯跡象提示人們,最近七八年的三高移民趨勢正在改變。
  中國應當在社會政策上為自己的精英居民提供保障
  袁訓會:那您認為,在解決這個問題上,政府能不能採取一些應對措施呢?
  任劍濤:最後,涉及到移民運動的社會政策回應問題。中國之所以發生三高移民,是因為移民國家可以滿足他們的幾個基本追求:現代國家的常態生活,安全是第一重要的。現代國家的建立,按照政治學家霍布斯的說法就是其成員為了實現自保和互保的目的。如果一個國家連這個條件都提供不了,那人們還待在這兒幹什麼呢?第二,生存保證之後,發展成為首要主題。一個國家沒有提供給精英以發展空間,相反讓精英群體覺得處處受到掣肘,渾身感覺很不舒暢,他怎麼可能不棄國而去?第三,按照人的需求層次論,人的安全、發展得到基本保障以後,有尊嚴地生活,被社會所承認,以至於實現自我價值,就成為生活重心。加入一個國家完全不把個人當回事情,對國家稍有批評即遭到嚴懲,他一定會背井離鄉,去尋求讓自己感到舒適的生活。
  如果這三個東西完全匱缺,讓人感到既不安全又沒有發展機會,精英移民趨勢自然難以扭轉。我1998年到美國做訪問學者,非常悲觀地發現,在這所舉世聞名的大學的一個小小的三角地,有一家中餐廳,在裡面端盤子的竟然都是中國的正高級工程師。這真讓人不禁悲從中來。正高級工程師,這是發展中的中國多麼急需的技術中堅人物啊?但他們居然願意在美國做一個Waiter或Waitress就糟糕,顯然是國家讓他們太失望了,才不得不放棄自己所學,去從事簡單的體力勞動。這個現象,值得我們國內當權者深思。
  對知識分子來說,最重要的期待,其實也是跟官員、企業家一樣,都是自我實現。美國為什麼對全世界都具有吸引力?無論是崛起的中國,還是發達的西歐,都像一個強大的磁場一樣,吸引移民前往。對那些落後國家來講,對美國的天堂想象就更是讓人覺得實屬正常。美國成為移民首選,關鍵就在於美國這個國家給人以安全、尊嚴、發展、榮譽和自我實現的空間。美國也有很多缺陷,槍殺案頻發、恐怖襲擊不少,我們當然可以批評、指責,但是它的吸引力也是中國必須要認真研究的,你有三高移民,為什麼人家就沒有三高移民?經此一問,內心一驚。
  對於中國來說,近代以來的留學運動,尤其是國家權力方面推動留學,主要是想通過精英出國、西天取經,有力推動中國的發展。結果留學生反過來向國內公眾示範,還是移民好,這是一個多麼令人感喟的逆轉?!當下中國需要把這個逆轉糾正就過來。糾正的關鍵點在中國開闢讓人發展的廣闊空間。晚清以來,中國陷入長期的政局動蕩。當下,國家穩定建構在大局上算是解決了,但由於沒有解決好權力的周期、和平和有序的更迭,社會政治動蕩的深層危機並未徹底解決,社會的安定感因此嚴重不足。加上從晚清以來,中國流行種種運動性治國舉措,社會公眾的觀感明顯不好,精英集團除掌權者志得意滿以外,普遍沒有安全感。孔子所說的「有道則見,無道則隱」,便成為人們重新選擇的現實情形。

共識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12: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