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蒙古鐵騎橫掃歐亞,為什麼沒能攻下這座小城?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8-27 05: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蒙古地處草原地區,畜牧業是其主要生存方式。蒙古草原自然環境惡劣,為了生存,人們不得不要學會很多技能。而且,蒙古的狼群極賦盛名,狼群的組織能力、紀律性都很強,蒙古人在與狼群鬥爭的同時,也學會了不少狼群的經驗。

  在一個狼群中,分為頭狼、先鋒狼隊、探狼,等等。有根據不同狼的體態分與不同的任務,結合自然環境、節氣時間等等,狼會作出不同的作戰方式,排用不同的陣法。

  狼就是蒙古的神名,所以蒙古人敬重狼,也學習狼的作戰方式和精神。

  

  蒙古鐵騎曾三次西征,橫掃歐洲、中東,強國花剌子模、俄羅斯、波蘭、格尼茲、日耳曼、伊朗、阿拉伯等均被征服,戰績無人能比,戰無不勝,被歐洲稱之為「黃禍」。蒙古鐵騎的征戰之遠、行軍之速、軍紀之嚴、裝備之精都是精銳中的精銳。

  然而,在四川合川的釣魚城,蒙軍圍困長達二十年之久,在整個四川失陷,整個江南機會全部陷落的情況下,依然屹立在嘉陵江岸,獨撐半壁江山,將不可一世的的蒙古鐵騎阻於城下,被讚譽為「獨釣中原」,「魚台一柱撐半壁」。直到滅亡南宋,蒙古鐵騎也未能攻下。

  那麼,釣魚城的軍民是怎樣創造這樣的奇迹的呢?

  

  1239年宋軍收復被蒙古軍佔領的襄陽等地后,被宋理宗任命為寧武軍節度使、四川宣撫使。經過孟珙大力整頓,以及兩年後新任四川制置使余玠的治理,四川戰局煥然一新。

  1243年,余玠採納播州(今遵義)賢士冉琎、冉璞兄弟建議,派冉氏兄弟重新修築釣魚城。釣魚城分內、外城,外城築在懸崖峭壁之上,城牆全部用條石壘成。城內有大片田地和四季不絕的豐富水源,周圍山麓也有許多可耕田地。

  這一切使釣魚城具備了長期堅守的必要地理條件以及依恃天險、易守難攻的特點。

  

  1254年,合州守將王堅進一步完善加固釣魚城。四川邊地的老百姓也為躲避兵亂來到釣魚城,釣魚城因此成為兵精食足的堅固堡壘。

  1259年8月11日,蒙哥汗在攻城時,被飛石擊中,6日後,傷重而死。

  蒙哥死後,忽必烈與阿里不哥隨即爆發激烈內戰,南宋暫時解除了亡國危機。而正在準備向埃及進軍的蒙哥之弟旭烈兀,獲悉蒙哥死訊,也留下少量軍隊繼續征戰,親率大軍東還。結果,蒙軍因寡不敵眾而被埃及軍隊打敗,蒙軍始終未能打進非洲。蒙古的大規模擴張行動從此走向低潮。

  此後,激烈的內戰令蒙古帝國分裂為眾多小汗國,橫掃世界的蒙古鐵騎大兵團作戰從此成為絕唱。

  

  蒙古鐵騎根本想不到,柔弱如草原上的牛羊,甚至比牛羊更為溫順的漢人,會爆發出如此堅強的戰鬥力。

  而這也許就是華夏民族最偉大的精神。釣魚城的堅守,沒有挽救南宋的滅亡,這不重要,釣魚城的堅守,延續的華夏民族鬥爭的精神和智慧。「鳥之將死,尚有一鳴;國之將亡,尚需一戰」,釣魚城的軍民,就是如此。

  在南宋最後一個皇帝被陸秀夫背負投海之前的一個月,釣魚城被叛徒出賣給了元軍。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8 03:5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