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透明、公平 器官捐獻移植「中國模式」受國際認可

[複製鏈接]

32

主題

32

帖子

235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3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angyug 發表於 2016-8-24 08: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透明、公平 器官捐獻移植「中國模式」受國際認可
2016-08-22 08:16 人民日報海外版 顯示圖片

  曾接受過器官移植手術者在開幕式上表演中國功夫,展示強健體魄。中新社記者 張 宇攝
  新華社香港電 (記者顏昊、謝希語)中國人體器官移植管理機構負責人18日在香港表示,2016年上半年中國器官捐獻案例同比增長45%,年器官捐獻數量位居世界第三。
  由國際器官移植協會主辦的第26屆國際器官移植大會18日在香港開幕。與會的中外專家表示,中國在器官移植方面的相關法規、制度以及標準已經與國際公認標準保持一致,器官捐獻與移植的「中國模式」受到國際專家的認可。
  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計算機系統主任王海波透露,據該系統的統計,2015年中國完成器官捐獻2766例,捐獻大器官7785個,超過2013年與2014年捐獻數量的總和。2016年上半年,中國完成器官捐獻大器官5029個,捐贈案例較去年同期增長45%。中國年器官捐獻數量已位居亞洲第1位、世界第三位。
  國家衛生計生委主任李斌通過代表向大會致辭時表示,經過長期不懈的努力,中國在保障人民群眾器官移植醫療需要的基礎上成功實現了器官來源的結構性變革,摸索出一條符合國情的器官捐獻與移植的「中國模式」。
  李斌表示,中國政府堅定不移地推動中國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獻,使用符合倫理學原則的器官,嚴格控制活體器官移植,禁止旅遊移植,保障器官捐獻者和接受者的權利。
  李斌說,器官捐獻與移植的「中國模式」是破解世界面臨的器官短缺共同難題的中國方案,是對器官移植事業發展規律的新探索,為世界特別是與中國有相似國情的國家提供了可借鑒的新模式。
  2010年,中國啟動公民逝世后器官自願捐獻試點。2014年底,中國政府宣布自2015年1月1日起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作為移植供體來源,公民逝世后器官自願捐獻成為器官移植使用的唯一渠道。
  世界衛生組織負責全球器官移植的官員何塞•努涅斯教授表示,過去一年半曾4次訪問中國,中國近幾年器官移植事業的發展進度和決心非常令人鼓舞,不單是醫護人員,衛生行政監管等政府部門也不斷在努力推動改革。
  努涅斯說,在中國禁止死囚器官移植后的第一年就有超過2700名自願器官捐獻者,使超過10550名病人得以重獲新生,今年又有40%至50%的增長,這是移植器官得到公平分配的證明。
  努涅斯說,公民逝世后自願捐獻已經是中國器官移植使用的唯一來源,這與世界衛生組織的方向指引相符合。中國已實施了多項措施以保障器官捐獻制度的透明、公平和可溯源性,成就有目共睹。
  與會的國家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郭燕紅介紹說,中國的器官捐獻和移植工作遵循自願無償、知情同意、迴避、倫理審查等八大原則;中國已經形成了包括器官捐獻系統、器官配置系統、臨床移植系統、科學登記系統、監督管理系統在內的五大器官捐獻與移植系統,這些法規政策完全符合世界衛生組織的《人體細胞、組織和器官移植指導原則》。
  據王海波介紹,中國政府六個部委聯合發文建立了人體捐獻器官轉運綠色通道,展現了中國政府對器官捐贈和移植的重視。運輸是器官捐贈和移植的重要部分,建立綠色通道在系統層面上改善了中國器官移植的質量和安全。
  國際器官移植協會主席菲利普•康納表示,國際器官移植協會了解中國在器官移植方面存在的困難,很高興看到中國在停止使用死囚器官方面取得的進展。協會將與中國一起共同努力,改善中國的器官捐贈與移植系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6:2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