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99%的新人都沒做好的8個職場建議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8-25 02:4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在咖啡廳喝咖啡時順手翻完了一本《99%的新人,沒用心做好的50件事》,作者是日本人,都是寫給職場新人的建議,書中總結出職場三大原則:
1、接受的工作一定要完成——值得信賴

2、即使只有50分也要趕快提交

3、沒有無聊的工作

書中寫了50條建議,順手整理出8條覺得有用的內容,這8條建議不只是職場新人,很多工作幾年以上的人也沒有做到,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1、明確工作要求

對於職場新人來說,接到一個工作任務時,一定要把工作任務明確,千萬不要因為害羞、不好意思或沒理解而不去詢問,確認工作要求時,有個非常簡單的方法:5W1H(對誰,做什麼、何時、何地、為什麼這麼做以及怎麼做),你應該當場跟給你安排工作的人來確認任務的詳細信息。

而且最好在5分鐘內馬上開始安排進程和計劃,有疑問立刻確認。

特別是工作的截止日期。如果忽略了這一點,無論做出來的工作多麼優秀,也會變得毫無意義。

2、單調的工作更應該「條理化」、「遊戲化」
任何無聊、單調的工作都有改善的餘地,如果我們能這樣思考問題,並積極地尋找改善的方法,單調乏味的工作也可以變得不一樣。或者我們可以這樣思考,是否有其它的工作方式能提高效率、速度和質量。 想想這項工作真的有必要嗎?判斷是否可以將這項工作省略掉。

對於剛剛進入公司的職員來說,有時會反覆接到一些單調的工作。這時只要想辦法將這種工作變得「遊戲化」就好了。例如,最初需要一個小時才能完成的資料錄入工作,在使用了某種高效的方法后,結果比原來的時間縮短了5分鐘。而為了能夠再減少5分鐘,我們又會考慮新的改善方法。

我自己並不討厭這種單調的工作,實際上我很享受做這樣的工作。

寫過小系統的文章,可以參考一下。

擴展閱讀:

時間管理心得:建立和積累你的小系統(1)

建立和積累你的小系統(3)

3、工作效率由「最後5分鐘」決定
以前我在另一篇文章中提過類似的建議,不管是在談話、開會、安裝工作等場景中,千萬不要單純依靠記憶,不要認為自己的記憶力好,能記住為借口,只靠記憶力時一定會產生認識差錯。最好的方式,就是一定要拿著筆和筆記本,將認為必要的東西明確地記錄下來。

在談話結束前,把談話中確定下來的注意事項進行歸納整理,然後將你寫在筆記中的內容給上司瀏覽一下。

人的記憶是不可靠的,應該盡量迴避這種記憶偏差的發生。

對已經商議好的事情進行整理、記錄、確認。不要吝嗇在工作的結尾多花5分鐘,這會把你從可能犯錯的危險中解救出來。不僅如此,這也會節約時間,提高效率。

4 工作就是不斷地複習
對於一個新人來說,有一個價值千金的習慣,就是對一天內需要注意的問題進行複習。

將在工作中記下的東西重讀一遍,如果有新的發現,就寫進記事本里,之後再將內容重新看一遍。這樣一來,需要注意和學習的東西就會牢牢記住。無論多麼瑣碎的工作,都一定會有值得注意和學習之處,關鍵是自己要明白哪些內容是工作重點。我們必須磨鍊自己這方面的能力。

複習還有一層意義,那就是將記住的、學到的東西轉化為自己的能力。

人類是一種健忘的動物,即使經常複習也不可能將所有東西都記住。但是,如果不複習的話,就會永遠原地踏步。通過複習,我們能積累知識和經驗,最終也會獲得成長。

請不要讓好不容易學習到的知識和經驗變成一時的東西,不要將其變成只對特定工作有用的東西,一定要不斷地積累,讓知識和經驗變成自己永遠的財富。

不想積累經驗和知識的人,將會與同事產生巨大差距。別說工作無法順利進行,就連同事也會懷疑你對待工作的熱情。一旦給別人留下不良印象,機會就不會再來了。這真是太不值得了。

通過努力防止遺忘、增加知識和經驗儲備,工作效率也會逐漸提高。提高了工作效率,機會自然也會增多,機會增多,自己的儲備反過來又會增加,這樣我們就會置身於一種良性循環之中。

通過這樣做,我們還能及早發現自己實在無法解決的問題。及早發現和解決這些問題,它們才不至於成為我們前進道路上的障礙。為了從上司和同事那裡得到反饋,比任何人都更早地向前推進工作,請千萬不要忘記複習。

5、在會議中好好表現
書中建議新人一定要學著在會議中做記錄,哪怕老闆沒安排也要堅持去做。實際上還有一個更好的方法,就是在會議中使用思維導圖進行記錄,等會議結束之後,把思維導圖導出的圖片、PDF群發給所有參加會議的人員,這一招會讓所有人對你的印象非常深刻,我就是通過這一招,讓公司的老總知道有個新人用新的方式來做會議記錄,讓人一目了然。

即使是新人,也一定要在會議中發言,但要注意發言時建議要言之有物,新人經常能以簡單的角度看問題,有時會找到意想不到的解決方法。要注意的是,發言這前先做些準備工作,別犯低級的常識錯誤。

一般而言,從會議開始到最後得出結論,要經過很多步驟。

信息共享

提出論點

針對論點,與會者進行思考

討論

得出結論

要想在會議中將這些議程全部做完,是極其不容易的,因為我們沒有足夠的時間可以花費在會議上。

我們經常會看到這種情況,把會議時間全部花費在了企劃案的說明上,根本就沒有多餘時間進行更深層的討論,會議就結束了。下次會議也只不過是重複相似的情形,這樣一來,永遠得不出結論。

為了能夠最大限度地利用會議時間,要將更有實際意義的討論和導出結論這兩個步驟,也就是步驟4和5放在特殊的位置上。所以,會議的前三個步驟要在會議前解決,要事先聽取相關的反饋信息。

當反饋信息中存在某些讓人不安的因素時,我們也許可以通過事先準備,有效應對那些令人不安的因素。如果我們不作準備就去參加會議,被上司問到了這樣的問題,我們應該怎樣應對呢?

在會議中只專註於那些自己不知道的內容就行了。

6、發生錯誤,就要思考如何防止再次發生?
在工作中遇到錯誤很正常,但千萬不要再犯相同的錯誤。在錯誤發生之後,一定要思考錯誤的原因,應該怎樣防止再次發生。

以前在上班的時候,在印象筆記中單獨有一個錯誤日記,記錄自己犯過的所有錯誤,並且給出如何避免下次再犯。雖然,有時也會遇到一些意外和特殊情況,但很少會犯已經遇到的錯誤。

7、學著建立自己的個人品牌
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品牌效應",應該慢慢的形成自己的個人品牌,讓別人知道你可以依賴,知道你能解決哪些獨特的問題。

可以從最基礎開始,如著裝是否整齊,是否能好好地打招呼,措辭是否有禮貌,告知的事情能否認真聽,是否能將事情準確地描述給他人,是否能不說謊,自己說過的話是否一定能辦到。記住:"你的形象是靠你的舉手投足一言一行傳遞給別人的。

擴展閱讀:個人品牌讓你與眾不同

8、與工作無關的人一起吃飯
當你到一個新的公司時,一定要多跟內部和外部的人去吃飯,一周二次就可以,能覺得很多東西,還能積累些人脈。

內部:邀請與自己完全沒有關係的部門的人去吃飯。擴大對公司的認識。積累的經驗教訓。

外部:不同行業的人,得到經驗。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04:5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