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唐山大地震之後,中國為何拒絕接受國際援助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16-8-21 21:43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轉載:紐約時報

編者按:文革爆發50周年這個特殊的時點,讓許多的注意力重新聚焦那個山雨欲來的年代,而10年之後文革的收場,卻沒有得到同樣多的關注。那是中國大震蕩的一年,以毛澤東捍衛其革命路線開始,以他的逝世告終。

今天的人們大概了解那一年發生了些什麼,然而40年前,中國民眾和外國記者卻無法確知,伴隨著文革的終結,中國將會怎樣。「1976年的中國」特輯透過《紐約時報》的視角,回望那段歷史。

本文最初發表於1976年8月21日。

八月二十日於香港——和過去發生自然災害、飛機失事和沉船事故的情況一樣,中國幾乎沒有公開有關唐山地區遭受破壞或人員傷亡的任何具體信息,只表示「損失極其嚴重」。不過,一些被困在唐山的日本、法國和丹麥遊客說那裡被夷為了平地。

北京到底為何不願讓民眾知曉災難的真實程度,這是一個謎。不過,他們倒是大力宣傳了救災行動。衛星圖像大概能讓華盛頓和莫斯科對地面發生的情況有相當準確的估計。

或許這只是極權國家的領導人處理信息的方式,喜歡將它作為一種重要的政治資源加以控制。比如,中國民眾從來沒有被告知,為何自1971年之後毛主席再沒有公開露面,中國媒體也從來不曾發布有關新任國務院總理華國鋒背景的任何信息。

除了華國鋒的直系親屬和一些高層官員,很少有中國人能清楚地了解,這個想必會接替毛主席職位的人究竟是怎樣的。大家不知道他的教育狀況、入黨歷史,甚至不知道他的婚姻狀況。地震發生后,中國拒絕接受任何國際援助,甚至包括來自紅字會的援助。這一決策的動機又一次讓外國人士備感困惑。

其中有一部分原因似乎是,北京想把這次災難作為眼下這場反右政治運動中的教訓,想向人們強調自力更生的重要性。那是毛澤東思想中最重要的品德之一。前任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就一直被指責在經濟規劃中引進太多外國技術,忽略了自力更生。今年春天,他在反右運動中遭到打擊。

「和其他所有自然災害一樣,地震本身是件壞事,」中共黨報《人民日報》本周發表的一篇文章寫道。「但是在一定條件下,壞事也可以變成好事,可以讓我們學會自力更生、艱苦奮鬥。」

拒絕外援之舉源於一種古老的傳統:中國人的種族中心主義。中國的國名就有「中央之國」的意思。1793年,英國國王喬治三世(George III)曾希望得到在北京派駐使節的許可。中國人當時對這種慣例一無所知,清朝的皇帝傲慢地拒絕了他的請求,並對英國送到中國都城的禮物頗為不屑。

「天朝撫有四海,惟勵精圖治,辦理政務,奇珍異寶,並不貴重,」清帝在給喬治三世的信中寫道。「爾國王此次齊進各物,念其誠心遠獻,特諭該管衙門收納……然從不貴奇巧,並無更需爾國制辦物件。」

「是爾國王所請派人留京一事,於天朝體制既屬不合,而於爾國亦殊覺無益……爾國王惟當善體朕意,益勵款誠。永矢恭順,以保義爾有邦,共享太平之福。」

上月和本周的地震不管有多嚴重,似乎都沒能給個人之間的爭鬥和意識形態爭論畫上句號。今年以來,這些紛爭都讓北京深受其害。

《人民日報》上周的一篇社論警告稱,有必要對黨的一些領導人提高警惕,說他們想要以早前的地震災害為借口,叫停反右運動,以推行實用主義政策的方式加速災后重建工作。這些領導人的名字未被點出。

「解放以來的歷史事實證明,」社論稱,「黨內機會主義路線的頭子,總是妄圖利用自然災害造成的暫時困難,扭轉革命方向,復辟資本主義。」

昨天,該報把當前的局面與1958年大躍進失敗后的三年「自然災害」相提並論——當時,食品短缺和混亂的交通讓許許多多的人深受其害。該報稱,當年,為了恢復生產,時任國家主席劉少奇和中央委員會總書記鄧小平推出了一系列實用主義政策。

這些措施包括:針對農民,進一步發揮帶有私人色彩的農村自由市場的作用;針對工人,實行物質激勵。「現在最重要的是糧食問題,」鄧小平曾這樣說道,「不管白貓、黑貓,逮住老鼠就是好貓。」

幾年後,毛主席發起了文化大革命,在某種程度上就是為了打擊此類讓他深惡痛絕的政策。他認為它們和保持中國革命純潔性的需要相抵觸。今年的運動便是以這種路線上的分歧為核心,一撥人支持毛澤東,認為該把意識形態放在經濟增長之上,另一撥人主張採取更為實用的解決方案。

目前尚不清楚,在這場爭論中,華國鋒總理傾向於哪一方。當前的一些文章似乎表明,爭論還在繼續。

除了災后重建問題,最近的兩場地震,以及過去15個月以來分別在西南省份雲南、東北省份遼寧發生的另外兩場地震,還給中國領導人製造了一個特殊的難題,而類似的因素並不會影響美國的政策制定者。

在中國傳統的宇宙論當中,地震可能預示著當權者已經失去「天命」,是時候改朝換代了。

當然了,在共產黨人看來,這純粹是迷信思想。但本周,《人民日報》在頭版刊發了一篇與清華大學政治學習活動有關的文章,其中暗示一些中國人或許仍然有這種觀念。清華大學算是毛澤東支持者的一個根據地。

文章稱,「鄧小平這個孔老二的信徒,也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天命論」者。六十年代初期,他被自然災害嚇破了膽,夥同劉少奇散布了大量的悲觀主義謬論。」

清華大學的學生在批判天命論時援引了王安石的話。王安石是11世紀的一位意志堅強的學者和官員,他曾經寫道:「天地與人,了不相關,薄食震搖(日月蝕與地震——譯註),皆有常數,不足畏忌。」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12: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