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朱東:憤青是怎樣亡了自己,也亡了大明的?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8-20 05:2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朱東 東鶴書院

  

  在中國,從來就不缺乏憤青。

  但是,如果說將憤青推向極致,做到有組織,有紀律,有水平,有高度,以至於名垂青史,讓後輩再也無法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應當是非明朝的東林黨莫屬了。

  東林黨這個名號的知名度,大概是最著名的黨派之一。加上早先文人的渲染,和現代影視作品的宣傳,給人的總體印象是,這是一群活躍於晚明,一天為己任,憂國憂民的讀書人,他們為了國家的利益,為了世間的正道,不惜直面皇帝的板子和太監的屠刀。

  在這場曠日持久,甚至帶著一點血腥慘烈的正義之爭中,最為核心的主戰場,就是兩個:一是對皇帝控制權(或者叫影響權)的爭奪;二是每六年一度的官員審核(有問題的就要被罷官)。前者事實上,主要是要爭取皇帝身邊的司禮監太監。後者則是需要爭奪這種審核的主導權,通常由御史和輿論共同決定。

  在這兩個方面,東林黨的所作所為,並沒有表現出與他們所指責的對手們有什麼區別,尤其是看不出他們自己所彪炳的「高尚」,體現在哪裡。對太監的爭取方面,東林黨確實始終處於劣勢,對此他們報之以更加強烈的道德鄙視。但事實上,更重要的原因在於,一方面東林黨的主體,是一群較低層的官員,本來就與這些位高權重的太監們,存在一定的距離。另一方面,在他們扯起道德大旗的同時,基本上就與絕大多數太監決裂了,因為實在沒有什麼理論能夠支持——當太監是為了弘揚人間正道這種觀點。

  如果說,他們在對太監的爭取上有所不利,還可以算是為維護其價值觀念,而付出的代價的話。那麼他們在第二件事上的行徑,則完全是與其推崇的觀念完全背道而馳。為了報復曾經受到的清洗,同時也是為了為今後本派別能夠獨攬大權,只要是東林黨有機會,他們就會在不同的職位上,採取一致的行動,毫不留情,同時針對需對個人而言,也是毫無道理的進行反清洗。這些行為的卑鄙程度,非但比他們的政治對手,就是比那些太監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對無知的百姓來說,他們聽到的僅僅是一些動人的口號,但對於真正身處其中的官員、皇帝來說,看到的不過是一張偽君子的面孔而已。因為他們在痛斥別人姦邪的時候,自己就不正!引用一句清·王夫之在《宋論》中的話——「其所正也,乃以正而爭者成乎風尚,而以爭為正。」——非常可以說明問題。

  這就是為什麼,他們可以在板子的啪啪聲,在大刀的咔嚓聲中,贏得當時乃至後世之天下的讚許,卻始終不能喚起同僚的良知,贏得皇帝的芳心。

  更為嚴重的是,這種以人性的善與惡這樣的最高道德評判為基礎的爭論,最終導致的一定是全社會的道德標準混亂,因為這個世上沒有絕對的善,也沒有絕對的惡。所以,當試圖要給每個人都按照善與惡來分堆的時候,必然會引導人們發現錯誤的事實真相——原來根本沒有什麼善與惡的區別(或許這就是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明軍投降的原因之一吧),因為東林黨人們已經將人們心目中原有的善惡標準,高度提純成了一種根本不存在的標準了,並且讓人們相信,他們說的才是真正的標準。

  至於他們個人,到未必真的就是什麼偽君子,還真有可能就是一些真君子,但並不像他們自己標榜的那麼真而已。

  至於他們那種為了正義而勇往直前的精神,則可以歸屬為一種心理變態——因為通過遭受殘酷的對待,可以使他們獲得更廣泛的社會支持,以及在社會上更受尊敬的名聲,而這不僅可以彌補他們在政治上的失意,還可以使他們獲得極大的精神滿足。這就如同一些人在經受酷刑時會產生快感一樣,是一種對殘酷的壓迫的應激反應。

  最後再引用一句王夫之的話作為結束——「自矜高潔之名,而忘立國之本,此之謂惜名而廢實。」迄今為止,沒有什麼史料可以證明,東林黨真的提出了什麼可以拯大明於危難的好辦法。

  所以,無論名聲多麼響亮,所謂的東林黨,也不過是個更有知識,更有文化的憤青的團體——永遠不能救國,只能「配合」那些奸佞之徒,共同上演一出亡國的大戲。

0

主題

1209

帖子

3600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600
沙發
北極天翁 發表於 2016-8-21 08:51 | 只看該作者
亡明朝的是西班牙銀元,不是什麼黨派,本來明朝時銀元還是比較值錢能買很多糧食的,可西班牙人整船地運來銀元,沿海不但通貨膨脹很厲害而且大量的銀元進入把明朝的海運也毀了,一船明朝貨物運到歐洲再買歐洲貨回來還沒有在泉州等西班牙船來掙得多,於是明朝遠洋船運越來越少,西班牙船來的越來越多,明朝東部糧價大漲,西部糧食都運到東部沿海換錢換得西部北部越來越窮,最後遇到大災,東部沒有大量援助西部的機制導致西部難民起義,北部民族地區起義。憤青沒有軍隊永遠也不會威脅強大的明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00:0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