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薛寶釵丨被命運虧待的白富美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8-18 02:4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曹雪芹偏心,寫初見林黛玉的模樣時他用的是工筆畫法,眉眼氣質全部細細描摹,極盡耐心;而寫寶釵他的手法就成了寫意,只說「肌骨瑩潤,舉止嫻雅」就完了。

  然而寶釵太美,美到讓人想繞都繞不過去。小廝們在院里遠遠望一眼寶釵,連大氣都不敢出,唯恐「氣暖了吹化了」這「雪堆出來的」表小姐。

  掣花簽時寶釵掣出牡丹花,上書「艷冠群芳」,眾人都笑道:「你也原配牡丹花。」她美到什麼級別,想想就意會了。

  這樣的女神偏喜歡素顏出鏡,打扮上也走簡約素凈路線,除了脖子上那把象徵護身符的金鎖,渾身上下再無半點裝飾。

  美而不矜,美而不自知,美而不以為意,是美的最高境界。「淡極始知花更艷」,這句出自她手的詩,宛若自身寫照。

  

  美貌加身,更難得的是飽覽群書,才華驕人,文藝理論一流,和黛玉在詩作上各有千秋,交相輝映;知書達理,寬厚慷慨,待人接物上上下下無一不妥,深得人心。

  無論哪一樣,統統無可挑剔,湘雲受不了黛玉的刻薄,便搬出寶釵來說:「我只說一個人,你能挑出她的不是來,我就服你。」弄得黛玉悻悻然。真是360度無死角的優質偶像。

  寶釵身上有一處懸而未解的謎案。天真嬌憨的鶯兒有一次跟寶玉悄悄說:我家姑娘身上有幾樣世人都沒有的好處,你可不許說出去。正打算說,寶釵就進來了,他倆就此打住,曹雪芹賣了個大關子。

  想來是在寶玉與寶釵成婚後方能知道的隱私,只可惜后四十回遺失不見,這個謎底再未揭開,實在令一干有八卦之心的讀者憾極生恨。

  洞悉人性是寶釵做人的一大利器,也是她不輕易傷人及引火燒身的法寶。

  劉姥姥來大觀園時為博老太太歡心出盡洋相,自我作踐「食量大如牛」,大家笑做一團,曹雪芹一共寫了十幾個人的笑態,寶釵也在場,但是只有她沒笑,這個早熟的少女,若是笑,也是眼含悲憫的微笑,她明了劉姥姥的不易。

  在櫳翠庵品茶時,妙玉行動言語之間,全是對寶玉那點欲說還休的小心思,寶釵將自己化身為空氣,一語不發,讓人都忘了她的存在。事實證明寶姑娘沉默是金,黛玉就不識相,順嘴問了句「這茶也是舊年蠲的雨水?」,招來一頓搶白。

  送黛玉燕窩養生,贈湘雲螃蟹助她做東,分土特產時連趙姨娘都有份,金釧死後她貢獻出自己的新衣做壽衣——許多人把這些作為她「有心計「的證據來揣測,說她靠這些小恩小惠拉攏人心。

  要知道,情商高和心地仁厚並不矛盾,一個心眼好的人,睿智不應成為質疑她的由頭,誰規定的善良必須與幼稚為伍,而通透必須為奸詐托底?

  當然,寶釵也有偶爾虛偽使壞的時候,比如寶琴寫了十首懷古詩,后兩首正是取材于禁書《西廂記》和《牡丹亭》。眾人都稱讚,只有她先說:前面八首都是史書上有的,後面這兩首我沒聽說過。

  也不管陷寶琴於何種境地了,一句話先將自己擇了個乾淨。她忘了自己當初是怎麼勸林黛玉的嗎?「你當我是誰?我也是個淘氣的——諸如這些西廂琵琶以及元人百種,無所不有。他們是偷背著我們看,我們卻也偷背著他們看。後來大人知道了——」

  黛玉立即會意,知道寶釵是「此地無銀三百兩」,便馬上說她「膠柱鼓瑟,矯揉造作」:少來了,就算沒看過書,難道戲也沒聽過嗎?探春李紈也幫著寶琴說話,寶釵「方罷了」。

  寶釵最令人詬病的是她曾經嫁禍於黛玉。平日人前總端著架子,一副穩重模樣。卻不料在園子里偶遇一對翩翩起舞的大蝴蝶,勾牽出了被封存的少女本性,拿著團扇一路追撲,累得香汗淋漓嬌喘吁吁,性感旖旎,宛若一段歡快裊娜的單人舞。

  

  至滴翠亭邊,恰好聽到了小紅與賈芸私相授受的秘密,被發現時馬上高喊一聲「顰兒「,一邊說林黛玉剛才就在這裡,一邊狡黠地笑著「金蟬脫殼」而去。

  為什麼她急中生智間叫的不是別人,偏是黛玉?這絕不是隨便抓包,而是故意為之,必須要澄清的是:她此舉並非有意陷害黛玉,她要修理的對象是小紅。

  林黛玉的聰明刻薄有目共睹,一般人不敢輕易惹,寶釵正是利用出名難搞的黛玉來嚇唬這些「姦淫狗盜有心機」的人,同時又撇清了自己。小紅果然中招,說林姑娘「嘴裡刻薄心裡細」,萬一說出去怎麼辦?緊張壞了。

  可以想見,如果寶釵身為男子,以她的學識才華考取功名並非難事,或者依仗家底為自己捐個前程也未嘗不可。

  像她這種人,躋身官場絕對可以混得風生水起,情商高,為人好,又懂得藏愚守拙不招人煩,關鍵時刻還會借刀殺人,官場潛力績優股的條件她都具備,將來一定大有所為。

  即使前兩樣都不成,再不濟,薛家的產業畢竟那麼大,守好祖宗基業也沒問題吧——可惜,性別是她的軟肋,她錯生了女兒身。

  明明有著出眾的管理天分,卻沒有機會走上前台,堂堂正正管理家族事業,只能躲在幕後,替她那不靠譜的哥哥暗自操心,適時提醒。

  第六十七回,薛姨媽對薛蟠說:「你妹妹才說,你也回家半個多月了,想貨物也該發完了,同你去的夥計們,也該擺桌酒給他們道道乏才是。人家陪著你走了二三千的路程,受了四五個月的辛苦,而且在路上替你擔了多少的驚怕沉重。」薛蟠忙說還是妹妹想得周到,照著去做了。

  協助探春理家時,她思慮周全,提醒一心大刀闊斧改革的探春,要警惕「幸於始者怠於終,繕其辭者嗜其利。」並預見到了大觀園奴才隊伍在結構調整與轉型后,必會因分配問題導致的不和諧,用「小惠全大體」的方法提前做出防範。

  她對眾人諄諄教誨,先是說自己身為親戚,本來不該管賈家的事,但是王夫人反覆找她幫忙,自己再不管顯得不近人情;再曉之以理說如果管不好,不但我沒臉見姨媽,你們也沒臉,身為老員工一定要自重,別讓後輩們作踐;最後又說我今天替你們爭取來利益,你們要懂得珍惜感恩才對。一番話說得在理得體,軟中有硬,眾人無不拜服,就差對她山呼萬歲了。

  空有滿腹經綸和超人情商,卻因性別之限無法施展,唯一能拔高命運的便只剩下嫁人。然而,命運不因她的優秀美好而優待她,人生漸次淪為一連串的妥協。選秀失敗,標準一降再降,還可能成為落魄賈家的寶二奶奶。

  寶釵若嫁給寶玉,有點像《飄》里的媚蘭遇上艾希理,除了做妻子,還得亦師亦母。 寶玉孩子氣,不務實,拒絕長大,他那些吟風弄月的花拳繡腿,在冷酷無情的現實面前毫無用處。換個角度看,他還真配不上她。

  人生觀不是說變就變得了的,他與她背道而馳,她再俯下身子屈就也沒用,既不同向,何以同心?你可以躺在他的枕邊,但你永遠進不了他心裡:「縱然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他承認,這世上數你最完美,但他就是對你沒感覺。他心裡,永遠懷念著那個毛病一大堆、卻能讓他心頭一顫一顫的小女生林黛玉。

  寶玉與黛玉沒有能在一起固然是愛情悲劇,寶釵又何嘗不無辜?捲入一樁姐弟婚,臨危受命攤上和自己在心理上完全不對等、還對前情念念不忘的小男人,莫名其妙把自己的一生賠了進去,脖子里金鎖上刻的那句「不離不棄,芳齡永繼」,本是個美好的希冀,現在反倒成了一個沉甸甸的嘲諷。

  翻遍全書,也許唯一能配上她的男子只有一個——北靜王水溶。儒雅持重,謙謹低調,雖然出場只有幾分鐘,但寥寥數語間,能看出他與寶釵精神對等,三觀一致,是一對天成佳偶。

  他一眼就看出了賈家在教育寶玉上的漏洞,拿自己現身說法叫他們要引以為戒。只有這樣天王偶像級的人物才能配上寶釵,如果,曹雪芹能安排寶釵嫁給水溶,料也不賴。

  抱怨的話從不會流自寶釵的唇齒之間,面對每況愈下的人生困境,她不會像探春那樣哭訴身為女性的憤怒無奈:「我但凡是個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業,那時自有我一番道理。偏我是女孩兒家,一句話也沒有我亂說的。」

  而是用自己早先修鍊好的處變不驚,和提前儲存好的世俗智慧,與詭異莫測的生活沉著地見招拆招。努力把控著,儘可能讓命運的航船平穩行駛,向前,向前。

  選自百合《夢裡不知身是客:百看紅樓》,有刪改。

  編者:由來說黛不可離釵,言釵不免及黛,寶釵黛玉,各有擁躉。其實大家也不必對立而論,真正的美難道不能共存嗎?群芳爭艷,大美應如斯!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16: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