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網貸機構用社交媒體數據評估信貸風險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8-16 00: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信貸數據極為零散、不易獲取。掌握傳統信貸評級數據的央行資料庫的覆蓋範圍很窄,尤其是對低收入借款人和中小企業。

  

英國《金融時報》

  中國一家頂級網貸機構披露出,該國蒸蒸日上的金融科技行業使用個人信息——包括檢視社交媒體聯繫人列表——來評估信貸風險,已到了何種另類程度。

  「如果我們發現,你的(社交媒體)好友包括來自娛樂業或金融業的重要人物,那麼我們會認為你一定是在某種程度上值得信賴的……因為,如若不然,你不可能有這類朋友,」聚寶互聯科技(Jubao Internet Technology)聯合創始人陳曦(Jesse Chen)說。聚寶是中國排名靠前的P2P網貸公司之一。

  跟騰訊(Tencent)一樣,聚寶是新一波利用社交媒體數據評估信貸風險的中國網路金融公司之一。

  聚寶是中國大型企業集團之一、以航空為主業的海航集團(HNA Group)的子公司,由此取得了大部分數據。「通過保險、旅遊、航空和購物服務,我們掌握了關於約1億人的信息,」陳曦說。

  在信貸數據極為零散、不易獲取的中國,此類信息具有極高的價值。

  由銀行貸款違約和償還紀錄構成的傳統信貸評級數據,把持在中國央行手中。

  此前,只有銀行才能獲得這類數據,但去年,中國央行批准包括騰訊和阿里巴巴(Alibaba)在內的8家公司訪問央行信貸評級資料庫。

  「如果你並非來自這類大公司,你就必須跟它們組建一家合夥企業,才能獲得信貸數據,」科技類股權研究公司86證券研究(86 Research)的顧問王曉燕(音譯)說。

  此外,央行資料庫的覆蓋範圍很窄,對低收入借款人和中小企業(SME)的覆蓋面尤其窄。陳曦估計,央行資料庫覆蓋了全國人口的三分之一。

  結果是,紐約市立大學(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的王家卓說,「許多網貸平台開始尋找盡職調查的其他渠道」。

  客戶僅僅點擊一下,就能把自己的聚寶賬戶鏈接至移動通訊服務微信(WeChat)的賬戶或者類似推特(Twitter)的在線平台微博(Weibo)的賬戶,從而允許聚寶訪問他們的社交媒體數據。

  諮詢機構安永(EY)的亞洲金融科技業務主管詹姆斯•勞埃德(James Lloyd)警告稱,交易歷史仍然是信貸評分的核心組成部分。「社交媒體數據可能成為交易歷史之外的一個評判標準,但它不能替代交易數據的作用,」他說。

  在美國,有關隱私保密的監管壓力加上歧視的可能性,導致網貸機構不敢使用用戶的Facebook行為去衡量風險。

  但在中國,「P2P行業受到的監管程度相對較低,所以他們開始嘗試各種新方法,」王曉燕(音譯)說。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6 14:4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