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我國研究團隊全球首先揭開寨卡病毒複製奧秘

[複製鏈接]

6224

主題

1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07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瘋瘋顛顛 發表於 2016-8-12 22: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6年08月12日 14:31 央視

  

  央視網消息:目前,寨卡病毒仍然在南美洲和拉丁美洲部分區域傳播,還沒有有效的藥物抑制這種病毒的感染。而近日,天津大學科研團隊在國際性權威學術期刊《蛋白質與細胞》雜誌上發表論文稱,首次揭開了寨卡病毒複製的奧秘,這將為研製抗寨卡病毒藥物,提供重要依據。

  專家介紹,科學界至今沒有找到寨卡病毒的抑制手段,其重要原因就是無法了解這種病毒的複製過程和機理。從今年二月份起,天津大學的科研團隊,啟動了對寨卡病毒的研究項目,並於近日取得重要的研究成果。

  天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田宏亮:在病毒複製過程當中,幾乎所有病毒都需要一種稱之為解旋酶的蛋白。我們的科研團隊,主要工作是解析了寨卡病毒解旋酶的三維空間結構,以及寨卡病毒解旋酶識別其基因組的三維空間結構。

  

  解旋酶蛋白

  這種叫做解旋酶的蛋白,在寨卡病毒複製的第一步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因為寨卡病毒基因組以雙鏈狀態存在,在這種狀態下是無法進行基因複製的,必須要將其一分為二,而解旋酶就相當於一把「剪刀」,它能夠將基因組剪成兩條,實現複製,但此前這把「剪刀」從未暴露過真容,因此病毒複製的機理也就無從得知。天津大學科研團隊的研究成果,正是揭示了解旋酶單一分子的三維立體圖像,進而也就解開了寨卡病毒如何複製的秘密。

  一直致力於寨卡病毒研究的美國密歇根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珍妮特表示,這對從根源上阻止寨卡病毒的傳播,研製對抗寨卡病毒的藥物來說,十分關鍵。

  【寨卡病毒的危害】

  

  2013年和2015年分別在法屬波利尼西亞和巴西塞卡疫情期間,有報道稱寨卡病毒病可能會造成神經和自身免疫系統併發症。 2015年巴西的寨卡暴發流行中發現了很多小頭畸形的新生兒(出生的新生兒頭圍與匹配的相同性別和孕齡的孩子比,低於平均值超過了兩個標準差)。在2015年5月-2016年1月間,共報道4000例感染寨卡病毒的孕婦分娩了小頭畸形兒,與往年小頭畸形的比例相比,上升了20倍。

  【里約奧運會至目前未受寨卡病毒影響】

  

  巴西衛生部長卡斯特羅16日會晤了駐這裡的歐盟成員國大使,並代表政府向他們做出保證,目前爆發的寨卡病不會影響到今年裡約奧運會的舉行。

  部分文字來自:新華社

世人皆醉我獨醒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04: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