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牛奶改寫歐洲人類史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從中歐古人類DNA的研究發現,中東移民的DNA與歐洲先民屬於完全不同的遺傳品系。當時中東移民是比較先進的民族,是他們血腥取代了本土歐洲先民,而成了現代歐洲人的祖先。
  
  有趣的是,牛這種動物在中東移民的擴張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考古學家證實,在一萬多年前中東就完成了新石器革命,即從狩獵採集業向農牧業的轉變。從那時起,中東人就開始飼養牛了。而飼養牛的主要動力之一,就是讓牛提供乳製品供人類享用。
  
  要知道,牛奶在人類沒有學會加工它之前,對人類並不是營養品,而幾乎算是毒藥了。因為牛奶里含有豐富的乳糖,人在嬰幼兒時期幾乎都能分泌乳糖酶,消化並吸收母乳中的乳糖,但隨著逐漸長大,多數人的乳糖酶基因都會關閉,於是消化吸收乳糖的能力消失了,乳糖就會對人體產生危害。因此要想飲用牛奶,必須大幅度降低其中的乳糖含量。
  
  後來聰明的中東人發現了降低牛奶中乳糖含量的妙計:把牛奶發酵,製成乳酪或酸奶!考古研究員在中東古代陶器上做了化學測試,發現粗糙多孔的陶片內含有充足的殘留物,其中就有乳製品。後來他們在中東出土的至少有8500年歷史的陶器上找到了乳脂。考古學家對波蘭陶器的研究也證明,約6800年至7400年前,歐洲牧民才開始生產乳酪以補充他們的飲食。這恰恰表明,乳製品最初出現在中東,而不是歐洲。後來經過幾千年的進化,一些中東人身體內的一個基因發生了變異,產生了「喝奶基因」,這讓他們具有了能夠吸收消化乳酸的能力;又經過了一段時間,這種基因才在人群中普遍起來,因此他們具有了直接飲用牛奶的習俗。這無疑使得牛奶更暢銷,畜牧業更發達了。
  
  能夠直接飲用牛奶,補充人體熱量,不但對增強中東人的體質發揮了極好作用,還對他們抵禦歉收之年的飢荒,發揮了重要作用。有了奶牛和牛奶,無疑等於擁有了流動的「糧倉」和滋補品,這就為他們移民各地,創造了最重要的基礎條件。
  
  因此可以說,是牛奶讓中東人先「牛」了起來,並賦予了他們對外「擴張」的能力。
  
  對於先「牛」起來的中東農牧民來說,土地無疑是最靠譜的財富,土地越大,收穫越大,而且在人口不斷增加的環境下,土地越來越緊俏。那麼如何擴張,去贏得更多的土地呢?越過博斯普魯斯海峽,從亞洲向地域遼闊的歐洲大陸進軍!
  
  英國和德國的科學家研究小組調查了歐洲現代人群中的遺傳變異情況,並通過計算機模擬相關基因突變在古代人口中的擴散路徑,結果顯示,大約7500年前,中東人的「喝奶基因」出現在廣闊肥沃的匈牙利平原,也就是當今的奧地利、匈牙利、斯洛伐克一帶;出現在德國北部的時間是6500年前。到了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時代早期,即約5000年前,這種基因在歐洲北部和中部的大部分地區已經十分普遍,牧牛業佔據了主要地位,牛骨在這一時期的遺址中佔到了動物骨骼的三分之二以上。
  
  有趣的是,這種基因在歐洲南部的傳播卻沒那麼容易,因為早在這種基因出現以前,新石器時代的農民們就已經在這裡定居了,所以在歐洲南部,如希臘的人口中,有這種基因的人的比例低於40%。而在歐洲北部的不列顛群島和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超過90%的成年人都有這種基因,都能消化牛奶。
  
  考察「喝奶基因」的擴張歷史,人們不難發現,正是中東人的不斷擴張,才逐漸取代了歐洲中石器時代本土的狩獵者,最終成了現代歐洲人的祖先。而中東人擴張的歷史始終貫穿著一條主線,那就是牛奶!而這牛奶改變歐洲人歷史的事實也表明,食品在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是探究人類發展史的重要線索。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5:1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