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公司如何讓業績高於預期?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16-8-8 00:25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轉載:華爾街日報



今年4月份,在報告了略微好於分析師平均預期的財季收入后,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 Inc., T)股票上漲。

這樣的「驚喜」並不像表面看上去那樣出人意料。曾經與該公司談過話的分析師們說,在這家電信巨頭公布業績之前,負責投資者關係的員工鼓勵分析師回顧一下首席財務長斯蒂芬斯(John Stephens)在3月初時的講話。他曾經暗示稱,一些顧客等待更長時間才升級手機,而這是該公司的一大重要收入來源。

在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發布第一財季報告的一周之前,三家研究公司的分析師將銷售額預期平均下調了大約10億美元。威廉博萊公司(William Blair & Co.)分析師當時就是援引了斯蒂芬斯的言論作為依據。共有22家公司追蹤美國電話電報公司,FactSet數據顯示,在三周之內,這22家公司對其銷售額的平均預期下調了3.23億美元。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最終宣布當季收入達到405.4億美元,較下調后的預期高出7,600萬美元。

標準普爾500指數成分股中有大約75%的公司季度表現能不斷達到或超過分析師的利潤預期,無論市況好壞,這個比例都差不多保持不變。之所以產生如此穩定的結果,其中一個原因是一些公司暗中促使分析師們修改了預期值,幾乎總是讓他們下調預期。

美國聯邦法規禁止公司選擇性地披露重大非公開信息,但並不禁止私下交流,一些公司就是通過私下交流來促使分析師朝著其期望的方向調整預期,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的做法就是如此。

一些分析師、投資者關係高管、證券業律師和高管稱,這些信號已司空見慣,一家公司業績是否超出預期這一重要問題甚至更多是由這種演戲一樣的行為決定,而非現實情況。

公司發出這樣的信號來使自己的表現看起來更好,從而提振股價,即便其基本面根本沒有任何變化。而這些信號通常只會傳達給少數分析師,使他們和他們的客戶獲得潛在的不公平優勢。

《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進行的一個分析發現,在一個季度結束后利潤預期通常會穩步下調。這可能使原本尷尬的「弱於預期」轉變為強於預期。

《華爾街日報》考查了2013年年初以來分析師對標準普爾500指數成份股公司的業績預期,將這些預期與公司最終的業績報告相比較。

從2013年年初至今年第一季度,如果企業公布財報前40個交易日分析師都不調整預期,那麼這些企業業績弱於平均預期的次數接近2,000次。

在《華爾街日報》回顧的13個季度中,分析師下調利潤預期至少在其中三個季度幫助66家公司業績達到或超過預期,包括花旗集團(Citigroup Inc., C)、可口可樂公司(Coca-Cola Co., KO)和維亞康姆(Viacom Inc., VIA)。在其中大約一半的季度中,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 Co., CBS)、U.S. Bancorp (USB)和另外七家公司業績達到或超過下調后的預期。       

維亞康姆表示,該公司與分析師的互動符合行業做法。花旗集團稱,該公司在各季度業績發布之間的會議上也會提供有關財務業績的最新情況介紹。可口可樂、哥倫比亞廣播和U.S. Bancorp不予置評。

與此相反的情況幾乎從未發生過。《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的上述分析顯示,在業績公布40個交易日前原本有望好於預期的公司中,僅1%的公司的業績最終遜於市場預期。

業績是超預期還是不及預期對公司股價的影響很大。FactSet數據顯示,在過去五年裡,業績不及分析師平均預的標普500指數成分股的股價在公布財季業績的前一交易日和后一交易日的累計表現為平均下跌2.2%。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表示,從五個通常被關注的財務指標來看,該公司業績不及分析師預期的次數與達到及超過預期的次數基本相同。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第二財季的收入略低於分析師的預期。

FactSet的數據顯示,在過去13個財季中,美國電話電報公司達到或超過平均凈利潤預期的次數為10次,有三次每股收益較預期低1美分。

在過去20個財季里,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有19個財季的平均凈利潤都超過預期。關注該公司的一些分析師表示,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負責投資者關係的人員經常和他們聯繫並討論該公司的財務模型。

一位分析師稱,與大多數媒體公司相比,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在與分析師互動方面更為積極。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發言人不予置評。

今天春天,面對第一季度市場的劇烈動蕩,許多分析師感到難以判斷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 Co.,GS)表現如何。從3月中旬到4月中旬,16位分析師下調了他們對高盛的利潤預期,平均下調幅度達到41%。

高盛4月19日公布的業績顯示,第一財季每股收益2.68美元,較分析師下調后的預期高出逾10%。該股上漲2.3%。

第一季度末時,該行負責投資者關係的工作人員曾接聽了分析師打來的電話,這些分析師中很多都會在更新他們的財務模型和預期時與高盛保持聯繫。

部分分析師稱,一些對話包括對第一季度競爭對手高管在投資者會議上所做表態的討論。

高盛發言人杜瓦利(Michael DuVally)說,這些討論是適宜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分析師手中的數據太多了。他還表示,成為公共信息的一個來源是一項明智的市場行為。

一些在接近第二季度末時打電話到花旗投資者關係部門的分析師稱,接聽人員建議他們參考該行首席執行長高沛德(Michael Corbat)在6月2日投資者會議上的表態。

高沛德曾表示,花旗集團第二財季利潤可能與第一財季的每股收益1.10美元基本持平。6月末時,分析人士對花旗集團第二財季每股收益的平均預期為1.18美元;到7月14日,也就是花旗集團公布第二財季業績的前一天,這一預期降至1.10美元。

在截至6月30日的第二財季過後,分析人士還將其對花旗集團收入的預期調低2.37億美元,至175.2億美元。

花旗集團發言人考斯提格羅(Mark Costiglio)稱,負責投資者關係的人員沒有透露高沛德更新的言論。考斯提格羅補充說,與分析人士進行的任何討論完全依賴於花旗集團到目前為止已公開披露的信息。

7月15日,花旗集團公布第二財季實現每股收益1.24美元,較平均預期高出近13%。該行當季收入為175.5億美元,較分析師的最新預期高出約3,100萬美元。

花旗集團高管稱,該行的業績表現強於高沛德此前預期,因為市場環境得以改善,同時在臨近6月23日英國脫歐公投時交易活動有所升溫。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20: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