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穩貨幣穩增長相爭下宏觀趨勢怎麼走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16-8-7 23:01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轉載:新浪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8月3日,國家發改委網站發文,除了自我肯定(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趨穩、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等),就是直接呼籲「擇機降息降准,可發補貼促進居民購房。」

  發改委這是狗戰牛槽。降准降息歷來是央行的事,與發改委是毫無干涉,發改委如此這般直呼「降准降息」,其背後究竟有什麼緣由,對下半年的宏觀經濟、乃至金融市場將會有何影響?

  「穩貨幣」與「穩增長」之爭

  在特定的我國語境下,央行與發改委之間,更多的是為了實現宏觀經濟目標,彼此配合、互為促進。

  但是,在中國經濟遭遇兩難困境疊加之下,央行與發改委之間,則有可能會因彼此的訴求不同,而在政策方向產生不可避免的矛盾。

  以當下為例,人民幣匯率已經明確進入中期貶值通道,而且商業銀行壞帳率、債券市場違約率均呈現出急速上升的趨勢,在這種情況下,央行需要「穩貨幣」,也就是維持一定的利率水平和貨幣流量,而不是持續降息降准。穩住了貨幣,人民幣匯率的貶值壓力才會減少,銀行壞帳率、以及債券違約率也才有可能逐漸降低。

  屁股決定大腦,也就是「位置決定想法」。在實體經濟持續下行、尤其是民間資本的嚴重收縮之下,發改委首當其衝的是考慮「穩增長」,而絕不可能是「穩貨幣」。而「穩增長」歷史上最見成效的方法,無非有二,一是「降稅「,二是「降准降息」。相比「降稅」必然引起的多種利益糾葛,「降准降息」對於發改委而言,顯然是「增穩長」的省力省事之舉。

  「兩難抉擇」究竟應該聽誰的?

  央行應該「穩貨幣」,而發改委則要「穩增長」,這是個短期無解的兩難抉擇。

  如果我國央行具備美聯儲那樣的獨立性,我想,今年下半年很可能不會「降准降息」,理由很簡單,短期風險大,中期沒用。

  現在的人民幣匯率,除此再次遭到類似於「英國脫歐」這樣的重磅外圍事件,可以再次緩解人民幣匯率中期貶值的壓力,否則,如果持續降准降息的話,不要說國際資本,就連國內資本也會加速流出,當然,可以政策性地「限制資本流出」,但是,這樣做,除了加大監管成本、以及兌換成本外,也是註定毫無用途的。更何況,如果持續一邊「降准降息」,一邊「限制資本流出」,這樣做的結果,只會使「金融空轉」(貨幣空轉)加劇,從而進一步吹大國內資產泡沫。

  央行不是美聯儲,即便是在美聯儲的歷史上,也極少出現類似保羅?沃爾克(1979—1987年任美聯儲主席)這樣的強硬派——為了中長期經濟的健康,為了避免資產泡沫,在實體經濟不景氣、失業率高漲之下,也依然堅持加息(而非降息)。

  所以,當下的「穩貨幣」和「穩增長」之爭,其結果應該是不言自明的,最終很可能會傾向於發改委的訴求,下半年再啟「降准降息」應該是大概率事件。

  下半年宏觀經濟、金融市場的走勢

  1、 下半年經濟增長應該超過上半年(6.7%),全年GDP增速應該是6.8%或者6.9%。

       2、 一線、二線大城市的房價,不會因為限購限價而進入拐點,下年半大城市房價將從「暴力上升」切換到「溫和上漲」;具備產業基礎的三、四線城市房價,下半年漲幅有可能會超過一、二線大城市,但是,持續時間不可能太久,從中長期看,三、四城市的房價,仍有很大的下跌空間。

  3、 A股下半年將至少出現兩次以上的「閃電牛」行情(短期的急速反彈),但是,每次「閃電牛」之後,也會立即迎來「閃電熊」,當然,相比上半年,下半年A股整體還是上漲的。

  4、 金價在今年下半年,將會因為「中國因素」繼續上漲,下半年漲至1500美元/盎司上方應該沒有問題——在資產泡沫較為明顯之下,「限制資本外流」將加大國內對黃金的需求,並必然導致金價的持續大漲,這在今年下半年,甚至會取代美聯儲加息而成為短期金價走勢的更為關健的判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17:4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