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貪官落馬之後,總會有些細節值得關注玩味,比如,有人關注犯罪原因,有人關注處理結果,有人喜歡關注貪官的情婦數量、成色,數贓款整壞了多少台點鈔機,還有貪官的女兒是哪位歌星等等「花邊」的新聞。
作為評論汪,我趕腳我對於落馬貪官的關注點還是比一般「吃瓜群眾」要更「深邃」一些。(表打我)我的關注點則是——貪官愛讀什麼書? 別看某些官員的履歷表上填的都是研究生、博士,但是日常根本不是讀書人,他們總是很忙,忙於文山會海,忙於冗長無聊的應酬客套,忙於揣摩領導心思、領會上級意圖,但就是沒有時間讀書學習。上班要忙工作,下班要忙應酬,好容易有點個人空間,還要打發多名「紅顏知己」,賞臉接見各位有求於己的行賄者,「正事」都忙不過來,哪有時間讀書呢? 這一點還不如古時的貪官,明代的嚴嵩,雖然以貪財弄權流傳於世,但是還是一位愛讀書的人,他不僅從小就飽讀詩書,25歲考入進士后還有10年隱居山林讀書的經歷,走上仕途后,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還是經常手不釋卷。
那我們一起來看看,當今的貪官們平日里都愛讀哪些書?

黃書
先說個時間久遠的例子。
江西省原副省長,因貪污受賄被判處死刑的胡長清,這個貪官比較有名,據說是個「文化人」,書法不錯,喜歡到處題字。據媒體報道胡長清愛看書。他經常看的是《肉蒲團》、《素女心經》、《金瓶梅》等等。讀完后還付諸實踐,養情婦嫖妓女,實踐出真知,最後得出極端荒謬的結論:「妓女和做官是最相似的職業。
再說個眼前的例子。深圳市委原常委、政法委書記蔣尊玉案發後,辦案人員對蔣宅進行搜查時發現,作為一名正廳級領導幹部,蔣尊玉偌大的豪宅里,卻遍尋不見一本書。書櫃里擺放的不是圖書,而是名貴煙酒、玉器、字畫等,放在床頭的唯一一本書刊還是「少兒不宜」讀物,甚至還布置了一間佛堂,供奉了十幾尊佛像。
太污了,說好的素質呢?
賭書
遼寧瀋陽原副市長馬向東嗜賭成性,夥同他人多次參與公海賭博,曾3天輸掉上千萬元。他隨身帶著《賭術精選》、《賭博遊戲技巧分享》、《賭術實戰108招》,結果賭博成性輸掉了整個人生。
太背了,說好的好手氣呢?
相書
山東泰安原市委書記胡建學比較迷信,曾被「大師」預測自己有當副總理的命,可命里還缺一座「橋」,於是下令將耗資數億元的國道改線,只為在水庫上架起那座著名的「岱湖橋」,寓意將自己「帶起來」,飛黃騰達,可惜沒有多久,東窗事發,這座橋也因此被人們戲稱為「逮胡橋」。他平時看的書是《麻衣相法》、《柳庄相法》、《相術大全》,最終「鬼迷心竅」踏上了不歸路。
倒霉了,說好的「大師」呢?
「仕途工具書」
這個就不舉具體事例了,因為許多貪官都有此好,不少人的書櫃里都有《厚黑學》、《官場文化與潛規則》《八字與官運》此外還有一些奇書、異書,或者其他非法的出版物。這些人木有正確的價值觀,喜歡把這些書中的內容作為仕途「神器」。
太歪了,說好的理想呢?

雖然貪官們平日里讀的都是些不怎麼「正經」的書,但一旦進了監獄,或許是為了打發百無聊賴的時光,或許是為了掩飾前途未卜的忐忑,他們終於能靜下心來好好讀書了。
國學書廣東落馬廳官、茂名市委原書記羅蔭國服刑期間,每天8個小時的勞動改造, 晚飯後看電視或是在房間里自己看書,羅蔭國愛看《品國學》之類的國學書籍,同時還做了很多筆記,還有一本是季羨林的《不完滿才是人生》。
歷史書、佛學書北京市原副市長劉志華一審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被送往秦城監獄服刑后,劉志華主要以讀書打發時間,並點名要了《資治通鑒》和一些佛教書籍。 從這些不難看出,貪官選書的一個重要標準就是:實用!他們讀書不是為了陶冶情操,提高素質,真正從中受到教育和啟發,而是斷章取義為我所用。反倒到了監獄才能尋得足夠時間,覓得無人打擾的空間,靜下心來讀一讀書了。

讀書之於為官者,其重要性首先在於,多讀些書可以增強執政能力,防止思維僵化、知識陳舊、能力匱乏,是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有力武器。「領導幹部讀書學習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工作水平和領導水平。」(習總語)
同時,多讀書、讀好書可以塑造人格,修身養性。知書達理,讀些好書,想明白一些道理,吸取歷史教訓,檢點自身言行。經常如此自省其身的人,心中就會常懷「舉頭三尺有神明」的敬畏,就會變得空靈淡泊,謹言慎行。
「領導幹部應該把學習作為一種追求、一種愛好、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學樂學」。作為手握重權的官員,讀不讀書,讀神馬書都不僅僅是生活私事,事關其官德、作風、執政理念等大事。馬虎不得。
用一首詩結束本文:
三更燈火五更雞,
正是官員讀書時。
日常不知讀書早,
落馬方悔讀書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