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巴鐵」項目涉嫌違法眾籌 與官方合辦之說存疑(組圖)

[複製鏈接]

6195

主題

6540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002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封面新聞記者 王國平 實習生 楊前



8月2日,自稱為「空中巴士」之稱的巴鐵1號試驗車,在河北秦皇島北戴河區啟動綜合試驗,包括剎車距離、摩擦係數、耗電等,檢驗車和路、人和車的關係。

該消息傳出后,瞬間引爆網路,多家媒體指出,在「巴鐵」項目的背後是一家名為「華贏凱來」的公司在運作,並指出該公司為網路金融P2P的理財公司,而且以許諾給投資者10%-13%不等的年收益回報來吸收普通用戶的投資。

另外,封面新聞(thecover.cn)記者發現,華贏凱來還成立了一個名為「中國建設企業聯合會」的山寨社團(據2016年04月20日民政部公布的第四批100個山寨社團名單),以及一家中國建設企業聯合集團有限公司,進行所謂的PPP運作,實為騙取企業的「會費」。

8月4日,封面新聞(thecover.cn)記者來到「巴鐵」公司、華贏凱來以及「中國建設企業聯合會」位於北京朝陽門的銀河SOHO中心辦公室。為你解讀華贏系(華贏凱來、中國建設企業聯合會、中國建設企業聯合集團有限公司)究竟是做什麼的?



巴鐵公司:

工作人員稱巴鐵項目與政府合建

巴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位於銀河SOHO中心D區的三樓。

封面新聞(thecover.cn)記者來到該辦公室時,正巧看到幾位參觀者,都是年紀較大的阿姨,記者從帶隊的工作人員身份牌上發現,他們是從樓上的「華贏凱來」下來的。



巴鐵辦公室。

在登記了相關信息后,封面新聞(thecover.cn)記者進入展示區。

在沙盤展示區內,是一座環形軌道,中間區域放置了央視大樓等北京地標建築。

軌道上,放置有巴鐵的車模,信號燈裝置,小汽車車模等,同時在軌道上還建有兩座巴鐵車站的模型。如果參考沙盤上其他裝置的比例,車站的規模可謂不小。

工作人員介紹,巴鐵車站不僅僅是一個公交站台,還是一個小型的購物中心。

仔細觀察可以發現,站台模型內甚至做好了商鋪的構造。

工作人員介紹,巴鐵項目包括車輛、軌道、站台等,都是公司和地方政府合建,政府提供資金,巴鐵提供技術。



巴鐵展示區內的模型。

當封面新聞(thecover.cn)記者問道,未來站台的運營是由誰來負責,巴鐵是否會分股受益時,工作人員表示,對此不是很清楚。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在今年華贏旗下公司推出「巴鐵項目基金」時,曾宣稱巴鐵項目運營后,每輛車可獲得政府補貼資金餘額2400萬元;該項目擁有科學快速的盈利回本模式,不僅可以售出站台,還以出租電動計程車等等。

在辦公室內,牆壁上還掛有多幅巴鐵董事長白志明接受採訪等活動的照片。

封面新聞(thecover.cn)記者查詢得知,白志明同時也是華贏集團的董事長。

另外,根據北京工商信息查詢顯示,巴鐵的自然人股東為白丹青和朱紅斌,主要人員信息顯示,朱紅斌為執行董事和經理,白丹青為監事。

北京華贏凱來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的自然人股東為白丹青和孔艷霞,主要人員信息顯示,白丹青為執行董事和經理,孔艷霞為監事。

封面新聞(thecover.cn)記者獲悉,白丹青就是白志明。

華贏集團:

旗下公司多次被媒體曝光涉非法集資

根據華贏集團(華贏凱來)官網的介紹,封面新聞(thecover.cn)記者隨後來到SOHO中心D區的18樓。

走出電梯,記者發現,整個D區18樓均為華贏凱來的辦公區。裡面的工作人員顯得十分繁忙,不斷進出各個房間。

在18樓期間,封面新聞(thecover.cn)記者發現由幾名工作人員帶領兩位阿姨在辦公區參觀。

在參觀過程中,一位工作人員介紹:「華贏是大企業,辦公室就要選在地標位置,同時辦公區要採光好,所以我們就把整個18樓包下來了。」

這位工作人員還介紹:「華贏在全國各地都有分公司,公司實力沒有問題。」

這兩位阿姨是否是投資者,封面新聞(thecover.cn)記者事後詢問時,兩人並未直接回答,只表示「看到他們的辦公室,還是比較放心」。



華贏集團。

據《當代商報》2015年年底的一篇報道顯示,華贏凱來南京分公司被曝涉嫌非法集資。當時在該公司的宣傳材料中,曾明確標有高達16%的投資回報比例的相關宣傳文字。

另據《北京商報》在2015年11月的一篇報道顯示,華贏凱來曾許諾給投資者過高的年收益回報,從10%-13%不等。

另外,在知乎上,也有曾經在該公司工作的網友表示:「華贏凱來」隨時都會成為下一個E租寶。

隨後,封面新聞(thecover.cn)記者找到該公司的工作人員表達了採訪請求,在記錄下記者的信息后,對方表示會和公司相關部門彙報。

據悉,華贏旗下還有另外一家北京世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去年12月,有媒體報道稱,黑龍江等地不少農民領種了免費發放的號稱產量高的稻種,並獲得「承擔低產部分的補償」的承諾,但最終稻田大量減產甚至顆粒無收,而這個種子就是世農科技公司發放的。

在18樓的華贏辦公區內,就有世農科技的產品展示。

該公司官網打出的廣告語為:「零」加盟費,15天輕鬆做老闆。但實際上100平米店面的開店費為38萬元。



華贏的工作人員,顯得非常忙碌。

山寨協會:

白志明名下「中國建設企業聯合會」被曝山寨協會

在華贏集團的官網上,有一個關於其董事長白志明參加活動的報道。報道引用白志明的話稱,近幾年華贏集團業務板塊涉及金融、基建、交通、農業、餐飲等多個領域。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已經與河北、山東、湖南、湖北等十多個省市地區政府簽訂了PPP模式合作協議。

不過有媒體指出,華贏集團投資的項目基本上都是一家來自「中國建設企業聯合集團有限公司」的企業。

封面新聞(thecover.cn)記者查詢發現,中國建設企業聯合集團有限公司在香港註冊,首席代表為白丹青。

另外,還有一個協會叫「中國建設企業聯合會」,目前官網顯示該協會會長為白志明。有報道指出,白志明通過該協會,找企業繳納數百萬的「會費」,作為回饋企業可以承接「上千億」的地方政府工程,不用再走正規的招投標程序。

但是,在今年民政部更新的山寨協會名單中,封面新聞(thecover.cn)記者發現了「中國建設企業聯合會」的名字。

根據聯合會的官網信息,封面新聞(thecover.cn)記者來到其位於銀河SOHO中心D座11層51127室的辦公地點,但門牌顯示這裡是華贏凱來的「國際事業部」。

記者向辦公室內工作人員詢問,「中國建設企業聯合會」是否在這裡,對方回答:「不是。」記者追問:「聯合會之前是不是在這裡?」對方說:「這裡沒有什麼聯合會。」



「中國建設企業聯合會」的辦公室地址現在為華贏的國際事業部辦公室。

但在華贏凱來「國際事業部」的對門,封面新聞(thecover.cn)記者看到一家名為「中國建設企業聯合集團」的辦公室,經過從該公司官網查詢發現,該集團就是「中國建設企業聯合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建聯」。

另外記者發現,「中建聯」和「中國建設企業聯合會」的聯繫電話為同一個號碼。

同時,在聯合會和「中建聯」官網上都標有指導單位為「國家財政部、國家住建部、國家發改委」。

記者就此致電三部委,工作人員均表示,未和上述協會和企業產生指導關係。國家發改委一名相關工作人員表示:「中國建設企業聯合會是一家山寨協會,我們怎麼可能和它產生關係。」



巴鐵展示模型上巨大的站台。

工作人員稱建成后,展台會是一個小型的購物中心。在巴鐵基金的項目書中,這也是賣點之一。




 
專家:所謂巴鐵不符合基本科學原理和技術標準(圖)



中國交通新聞網

近日,一項被稱為中國原創重大發明「巴鐵」(又稱「立體巴士」)佔據了不少新聞的焦點。據稱這種交通工具能夠解決城市交通擁堵,「肚子裡面能跑小汽車」,上面還能承載1000多名乘客,引起了公眾的廣泛討論,掀起了一番熱潮。

  媒體報道,巴鐵是一種大運量寬體高架電車,採用了高效低碳新技術,將BRT和地鐵等優點融為一體的全新發明。巴鐵運行時凌駕於道路之上,分上下兩層,上層載客,下層可通車,大大提高了運輸效率,從而有效解決城市交通擁堵。

  然而,在巴鐵概念火爆的同時,筆者作為城市交通從業人員希望從行業的角度進行一番思考,談一談巴鐵創新發明需要遵循哪些基本科學原理。

  首先,技術創新需要正確的價值取向。巴鐵的出發點仍在於「為小汽車讓路」。城市交通資源的有限性決定了只有分清主次、把資源分配給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公共交通,才能有效解決城市交通問題。巴鐵概念的提出,是把最有利又有限的路面空間讓小汽車通行,而非從根本上抑制小汽車出行需求,也就很難作用於緩解交通擁堵。

  其次,技術創新需要符合基本科學原理和技術標準。巴鐵的許多基本參數還不滿足基本的標準要求。巴鐵總高度只有4.5~4.7米,下層小汽車通行高度2.2米,上層乘客空間高度2.3~2.5米。一是這個尺寸不符合最起碼的交通安全要求。小汽車通行高度2.2米只滿足速度5公里以下的車庫高度要求。在50~60公里設計時速下,2.2米凈空高度沒有哪個小車司機敢開車行駛。國內外設計規範中,連非機動車道路的凈空高度都要求3.5米,何況機動車呢?對5座及以上的小客車(麵包車)那就更不靠譜了。二是巴鐵上層空間的設計也不滿足乘客基本空間的需要。巴鐵長度達到54米,寬7.8米,可用於承載乘客的空間面積約為350平方米。即便如此,考慮到座位、走廊空間等要求,巴鐵最多可承載600—700人左右,很難滿足其「容納1200-1400名乘客」的初衷。三是,這樣的寬體超大客車車型很難滿足車輛結構安全穩定要求。假定巴鐵車輛僅按600人載員計算(而不是發明者宣稱的1000~1200人),載員重量就高達35~37噸,加上車體自重,估計接近40噸。這40噸的寬體巴鐵車廂其重心距離地面高度達3米左右。而僅靠兩側很薄的車體鋼殼支撐,在30公里以上車速行駛中動載衝擊下,幾乎無法保證其車輛結構的安全穩定。四是,巴鐵4.5~4.7米高度的車輛很難在既有已經存在立交橋、人行過街天橋以及有許多幾十甚至上百年行道樹的城市道路上推廣使用,不然將導致大量拆遷,破壞城市歷史、景觀和文脈。此外,巴鐵的巨型車體也不滿足轉彎半徑、過街設施凈空等規範要求。

  當然,公眾的發明創新願望和激情應該鼓勵和保護。但是,發明創新都需要遵循最基本的科學原理,需要充分論證和嚴密的科學計算,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脫離實際。目前,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倡導綠色出行仍是緩解交通擁堵、實現城市交通可持續發展的根本途徑和出路。

  (作者系南京市城市與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

一個內心陰暗的人是容不得任何光明的,因為光明讓他們原型畢露,嘲笑正義、調侃崇高是他們的心理需要。

6195

主題

6540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0025
沙發
 樓主| DDT001 發表於 2016-8-4 23:00 | 只看該作者
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7:0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