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毛澤東、蔣介石為什麼都是曾國藩的粉絲?

[複製鏈接]

14

主題

27

帖子

128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2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emon0102 發表於 2016-8-2 17: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文人與屠夫,本有天壤之別,但在曾國藩身上卻能合二為一。作為一個普通的農家子弟,他以並不超絕的資質,後來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締造出一支強悍無比的湘軍,被譽為「中興第一名臣」。
       毛澤東曾說:「予於近人,獨服曾文正。」深深第表達出對這位已故鄉人的推崇之情。
       蔣介石的案頭也只擺了兩本書,除了《聖經》,另一本就是《曾文正公全集》,用他自己的話說:平時只服曾文正公。
       為什麼兩位著名領袖獨獨佩服曾國藩,這樣一個讓兩大偉人都推崇備至的近代人物,到底有怎樣的魅力呢?

        一、        治家之道
       俗話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由此可見,修身齊家是運籌天下的堅實基礎。曾國藩推注重倫理綱常、長幼秩序,治家之道也被人推崇 至今。
      曾國藩曾說,看一個家族的興敗,主要看三個地方:
      第一:看子孫睡到幾點,假如睡到太陽都已經升得很高的時候才起來,那代表這個家族會慢慢懈怠下來;
     第二:看子孫有沒有做家務,因為勤勞、勞動的習慣影響一個人一輩子;
     第三:看後代子孫有沒有在讀聖賢的經典,「人不學,不知義,不知道」。
     曾國藩留給後代的四條遺囑更能說明家訓對整個家族的影響:慎獨則心裡平靜、主敬則身體強健、追求仁愛則人高興、參加勞動則鬼神也敬重。


       二、        將帥之道
       在作戰時,曾國藩善於鼓動士兵,治軍重視精神教育,以傳統的封建文化綱常倫理來教育和維繫軍心,以忠義血性、親子師友關係用將帶兵,並將用人與軍、政、財權合一,開近百年軍閥專制的先河。

       毛澤東學習曾國藩的帶兵之道,汲取其精華,如愛民、愛兵、重視思想政治工作(即精神教育)等。例如,曾國藩曾作有《愛民歌》:「三軍個個仔細聽,行軍先要愛百姓。第一紮營不貪懶,莫走人家取門板。莫拆民房搬磚頭,莫踹禾苗壞田產。莫打民間鴨和雞,莫借民間鍋和碗。莫派民夫來挖壕,莫到民家去打飯。築牆莫攔街前路,砍柴莫砍墳上樹。挑水莫挑有魚塘,凡事都要讓一步……軍士與民如一家,千記不可欺負他。日日熟唱愛民歌,天和地和又人和。」這讓人想起毛澤東為紅軍制定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以及新中國成立后制定的《黨政幹部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從中不難看出毛澤東善於學習與借鑒,也再一次印證了曾國藩對其影響之深遠。

       而蔣介石在用人方面特別注重鄉誼,這點也像極了曾國藩。曾國藩的湘軍基本上都是湘鄉縣或者周邊的人,將領很多都是湘鄉人,都和他家有這樣那樣的聯繫。蔣介石則特別重視浙江人,喜歡使用浙江人——戴笠是浙江江山人,軍統一半以上都是浙江人。曾國藩注重細節,謹慎小心,可蔣介石把這點錯用在了前線越級指揮上。曾國藩有記日記的習慣,在記日記的時候,三省吾身,蔣介石也寫學著寫日記,在日記里也痛罵自己,注重修身。蔣原先也是一個浮浪弟子,三瓦兩舍,風花雪月,後來學了曾國藩,才改了這些,最終成為一黨一軍一國的統帥。這是他學曾國藩的最大收穫。

      三、        思想之道
      曾國藩對先秦諸子持兼收並蓄的態度,曾說:「念周末諸子各有極至之詣,……若游心能如老莊之虛靜,治身能如墨翟之勤儉,齊民能以管、商之嚴整,而又持之以不自是之心,偏者裁之,缺者補之,則諸子皆可師也,不可棄也。」他堅信諸子之長都有益於修身、為政,不能獨尊儒術,顯示了他的勇氣和卓識。1858年,他對自己的兒子說:「十三經外所最宜熟讀者莫如《史記》、《漢書》、《莊子》、韓文四種。餘業平好此四書,嗜之成癖。」

    在人際交往的準則方面,曾國藩遵守「與人為善,取人為善」。但作了新的論釋。他說:「人有善,則取以益我;我有善,則與以益人。連環相生,故善端無窮;彼此抱注,故善源不竭。君相之道,莫大乎此,師儒之道,亦莫大乎此。」
如果要用兩句話來概括曾國藩的一生,最合適的莫過於「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不僅是毛澤東和蔣介石,梁啟超和蔡鍔等也對他讚賞有加,學習他的觀念,將是對我們的人生有長久裨益之事。

要想更深刻地了解曾國藩,可以關注高端電子書《曾國藩全書》,直接搜索書名即可下載。

14

主題

27

帖子

128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28
沙發
 樓主| lemon0102 發表於 2016-8-3 09:37 | 只看該作者
曾國藩家書中多次提到勤儉,說明勤勞樸素確實是家族是否興旺的重要因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1:4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