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什麼才是中俄合作的真正意義?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7-30 04: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蘇夢夏:中俄未公開結盟,但正從一種更寬泛的意義上推動對世界秩序進行重塑,讓不同文明能擁有更公平的地位。

  

蘇夢夏(Larisa Smirnova)

  6月25日,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簽署了三項聯合聲明。雖然兩國關係的外在形式表面上看起來重複、缺乏新意,但對兩國真正重要的地緣政治問題,是隱藏在形式背後的陰影之中的。

  對於俄羅斯來說,現在最重要的地緣政治問題是在烏克蘭危機後繼續止損,歸根結底,這意味著要和國際社會就克里米亞地位問題達成妥協。對中國來說,最重要的問題是找到台灣地位問題的解決方案。朝鮮半島和南中國海局勢也在影響中俄關係,只是程度較輕。

  對全世界而言,中俄關係的深入發展意味著,「冷戰」后國際關係的平衡局面也許已經終結。在重塑世界秩序的討論中,一條新的「盧比孔河」已被跨過。

  中俄平衡內部與外部利益的努力

  對俄羅斯而言,國內政策問題是最為重要的。最關鍵的問題是普京能否連任總統,以及執政精英是否發生輪換。今年9月的杜馬選舉將初步顯露端倪,而這最終將由2018年的總統選舉決定。儘管普京在俄羅斯民眾中擁有穩固的支持率,但對他來說,在2018年之後不再積極介入政治,要比再連任一屆更好。就像當年鮑里斯·葉利欽在卸任前需要為車臣問題找到可靠的解決方案一樣,普京也需要為烏克蘭危機找到解決方案。這包括兩個問題:一是克里米亞的地位,最理想的結果是它被國際社會承認為俄羅斯的一部分;二是西方對俄羅斯經濟實施的制裁,最理想的結果是制裁完全解除。

  對中國而言,台灣的地位似乎正在被重新定義,這具有國內和國際兩方面的意義。與俄羅斯的直率風格不同,中國人的博弈傳統上更加含蓄。目前,大陸和台灣的博弈集中於如何闡述所謂的「九二共識」,是承認、不承認還是部分承認。在此過程中,中國追求的理想結果是,台灣被承認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但享有特殊地位,類似於香港和澳門。在大多數專家看來,假如台灣選擇公開宣布獨立,中國必將像它已發誓要做的那樣,發動一場戰爭。中國的態度之所以如此決絕,原因在於,台灣獨立將意味著對中國大陸領土完整的威脅。而且,台灣獨立最終必將影響大陸最關心的內部政治問題,即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問題。

  中俄彼此支持的真正含義

  目前的問題是,俄羅斯和中國只願意在像維護領土完整這樣的原則問題上相互支持,但是不願意深度介入對方的具體領土關切。俄羅斯和中國並沒有公開結盟,毫不含糊地承諾支持對方。目前,兩國正在從一種更寬泛的意義上,推動對世界秩序進行重塑。換句話說,兩國正在扮演信息傳遞者的角色——向那些認為既存國際秩序並未公正反映其對世界文明貢獻分量的國家與民族傳遞信息。

  在這場努力中,中國把自己看做一個文明的搖籃,在包括韓國、日本、許多東南亞國家在內的廣大的東北亞、東南亞地區內,培育了一套通行的語言、符號和價值觀體系。俄羅斯把自己看做一個文明的樞紐,除了創造了一些自身獨特的價值觀外,還融合了許多其他文明的符號——從古希臘人、基督徒到穆斯林,以及現代中國文明。無論兩國的這些想法有沒有道理,有多大依據,其吸引力的確在不斷上升,無論是對其目標受眾而言,還是對日益陷於自我質疑的西方知識分子而言。

  化危為機:為人類做貢獻

  不用多少專業知識就能看出,對於俄中兩國面對的上述各種地緣政治僵局而言,並沒有藥到病除的解決方案。俄羅斯與烏克蘭任何一方對克里米亞地位做出不可收回的決定,都將對已被烏克蘭危機損害的俄烏共同身份認同構成最後的沉重打擊,只能讓兩國的民族主義情緒更加激化。台灣同大陸開戰相當於自殺,除非美國介入,但美中開戰相當於人類的自殺。假如對朝鮮採取推動政權更迭的政策,將造成重大的人員與經濟損失,而國際社會並未為此做好準備。就南中國海形勢而言,中國的主要擔憂是美國施壓,而俄羅斯不斷重申保持中立,目前真正的重點也許是阻止環境破壞加劇。

  在這種常規的思路不大可能解決問題的情況下,緩解危機需要一些新穎的方法。西方在贏得「冷戰」之後,由於不再面對能從根本上對其構成挑戰的理念,目前也許已經滑向了某種哲學上的教條主義。但常識是,在任何問題上,多樣化的視角都能激勵創新性的思想進程。在面對相互矛盾的觀點時,我們必須找到方法來調和矛盾,因此我們必須思考,讓思想繼續發展。俄羅斯和中國可以朝這個方向努力。

  人類現在面臨著一個獨特的機會,可以在全球化的世界里重新開啟一場思想歷程。儘管這聽起來顯得過於雄心勃勃,卻的確是當前的需要。從現實的角度而言,我們可以就科學與科技展開更多對話,最大限度地利用大數據和網路技術發展帶來的機會。普京和習近平簽署的《中俄關於協作推進信息網路空間發展的聯合聲明》就發出了這樣的呼籲。在與中俄峰會同時舉行的學術交流中,俄羅斯外交政策方面的智庫「俄羅斯國際事務委員會」,在就中俄科學與教育合作提出的政策建議中也如此呼籲。

  顯然,所有國家都可以參加這場對話,而不限於中俄。對話的最終目標是創建一個嶄新的國際秩序,它應建立在多樣化但全人類都能理解的概念、價值觀與視角之上。在這一新秩序中,各種文明都可以以更公平、更積極的方式做出貢獻。在數百年的西方主導時代之後,這一新的秩序將再次包括、但不局限於西方。

  註:本文作者Larisa Smirnova(蘇夢夏)是居住在中國的俄羅斯人,是廈門大學外籍教師,莫斯科大學政治學博士,法國國家行政學院ENA、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雙碩士。

1509

主題

2572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100
沙發
貝貝love 發表於 2016-7-31 16:01 | 只看該作者
和誰都是博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5 01:0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