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馬可福音》 第一章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6-7-28 19: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馬可福音作者馬可。馬可福音是最早的一本福音書。馬可少年時候見過耶穌,最後的晚餐地點就是在馬可家。在客西馬尼園,主被兵丁抓時出現一位披著麻布的少年人,這信息是馬可福音獨有,這少年人很可能是馬可本人。馬可通曉多種語言,是彼得的一個很好助手和同工。馬可的母親是一個很好的基督徒。因此馬可福音的信息來源出自於馬可本人的所見所聞和彼得的見證及馬可母親的見證。

馬可福音第一章。第1一8節。
第一節就告訴我們這福音關於神兒子耶穌基督的福音。福音就是好消息,也就是說馬可福音是一篇新聞報道。

第二節第三節引用了以賽亞書神的宣告救世主的降臨情形。 這預備主道路的人就是施洗約翰。從以賽亞書40章第三節可知,主要走的道路指的是人的心,我們心裡面的一個個高高低低,大小山崗,崎嶇山窪都要修直填平,讓主來行走。施洗約翰的任務是預備人的心迎接主耶穌基督的到來,並把主耶穌基督介紹給世人。

約翰在曠野里給人施洗,傳悔改的洗禮。這就是頑備主的道路。與約翰不同,耶穌基督是用聖靈和火給我們施洗。是一個舊人變新人的洗禮。

這裡面有個問題,讓大家去思考:
問題一,認罪悔改與信耶穌有什麼關係?

第九節到第11節是講耶穌的受洗。聖靈和天父在人面前同做見證,耶穌是神的兒子。這裡有一個思考題:
問題二,無罪的耶穌,為什麼要受約翰的洗禮?

第11-13節是關於耶穌受試探的簡要描述。在路加福音有比較詳盡的描述。
這裡有個問題:
問題三,耶穌是以什麼身份受試探的?

弟14到15節,耶穌開始傳道所講的信息,神的國近了, 你們當悔改信福音。是在約翰所傳講的認罪悔改基礎上加上『信福音』。我個人認為,只有認罪悔改人才有可能信主耶穌基督。因為耶穌說過,他來不是叫義人悔改,而是叫罪人悔改。有病的人才需要醫生。這些話是講給法利賽人聽的,自以為義的法律賽人不可能信耶穌基督!

14到20節介召耶穌召首批門徒-兩對兄弟。這兩對兄弟都是立刻放下手中的活,馬上跟從耶穌。
問題四,我們的從這兩對兄弟學到什麼?

21到28節是講耶穌趕鬼的故事。注意以下幾點,
弟一,耶穌教訓與法利賽人不一樣,他的教訓帶有神的權柄。
弟二,鬼屬靈界的,比我們更清楚耶穌的身份。
第三,耶穌有權柄趕鬼,應證了經上說的萬有都服在耶穌的底下。

29-34節,耶穌醫好了西門彼得的岳母的熱病,之後多人帶著病人到耶穌前治病。說明耶穌是醫治的主也是生命的主。

35節,耶穌禱告的習慣是天還沒有亮時候禱告天父,有時候還是通宵禱告。可見主多麼看重禱告。
禱告是我們與神之間溝通方式。我個人認為我們個人與神關係密切與否,可以用你禱告的時間,禱告的內容來衡量。沒有屬靈的禱告,我們和神之間的關係就疏遠。儘管我們喜歡讀聖經,只要我們缺乏禱告,我們的生命就是枯乾生命,因為聖經真理是我們的靈糧,禱告與主親近可比做消化糸統。沒禱告,就如沒有消化系統一樣。靈命生長,讀經禱告,缺一不可。

38,39耶穌告訴我們,他來到這世界的目的不是為了看病,趕鬼,而是傳悔改赦罪之道,叫人悔改歸向上帝。然而大部人看中只是醫治,不是尋求得救的真道。這阻擋耶穌的傳道,特別是在城裡面。於是他不進城裡而退到野地去傳道。那些尋找他的人就到那裡聽講道。

問題五,你跟隨耶穌目的是什麼?請依重輕之序例舉一二。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04:4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