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閭丘露薇:土耳其軍事政變為何不得人心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7-21 22: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文 | 閭丘露薇

  2014年,泰國再一次發生軍事政變,我在曼谷採訪。街頭有很多抗議的民眾,他們主要分成兩類:紅衫軍,也就是他信和英拉的支持者,以及一些反對軍政府的年輕大學生和知識分子。我和後者當中的一些聊過,對他們來說,英拉也好,之前的他信也好,他們的政府並不理想,但是畢竟他們是民選出來的領導人,這些人希望看到自己的國家沿著憲政和民主的道路發展,而不是倒退,這是他們選擇站出來的理由。直到現在,他們當中的很多人還在社交網站上非常地活躍,抗議軍政府。不少人被請去了政府的「Education camp」(教育營),接受再教育,並且被要求籤署保證書;有些人則被禁止出境,也有的被羈押。他們本來不算多數,在重重打壓之下,這樣的聲音也越來越小。

  

  ▲當地時間2014年5月26日,泰國曼谷,反軍事政變示威者舉行集會。CFP供圖

  在埃及也有同樣的這些人,他們並不支持穆爾西政府,但是他們更加不願意看到軍政府執政。他們在穆爾西執政的時候是批評者,現在依然是批評者,於是他們總是被視為不被當局歡迎的人,一些人更是不得不離開自己的國家。Foreign Affairs 上有一篇文章,指出過去65年,全球的軍事政變大約500起,而每年發生的頻率,從50年代的平均13起,下降到現在的低於4起,成功率也從50年代的五五開,下降到現在的低於四分之一。作者認為,這裡面的原因是多種的,包括因為國際援助,窮國國民收入提高,軍隊和民眾的關係普遍性改善。當然,還有國際社會共同認定的國際規則的改變,軍事政變被視為破壞民主進程,以及法治的行為。土耳其的這場軍事政變,除了軍方內部的分歧,走上街頭的土耳其民眾至關重要。這些人裡面,自然有不少是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的支持者,但是也不乏和泰國以及埃及的那些反對者一樣的人。他們是埃爾多安政府的反對者、批評者,但他們更不希望自己國家的民主進程被軍事政變所劫持。也因為這樣,聯合國也好,其他國家也好,會譴責軍事政變,表態支持民選政府。但是很可惜,土耳其的民主進程會被埃爾多安所劫持。歷史的經驗顯示,在經歷了未遂的軍事政變之後,執政者會進一步走向威權統治。對於一直被批評打壓自由的埃爾多安來說,這次事件,會給他更多的理由進一步打擊土耳其的公民社會。有分析認為,埃爾多安不是普京,儘管他很想成為普京,他在國內的支持度遠遠沒有普京那樣高,加上土耳其的體制設計,他沒有能力推動改憲,從而加大總統的權力。但是這樣的判斷也許過於樂觀。在土耳其,法院有著一定的制約性,這也就是在過去這些年,被政府起訴的記者、反對派,往往能夠在法庭審判上獲得勝訴,也使得不少法官們成為埃爾多安政府的不合作者。這次軍事政變之後的一系列抓捕行動,媒體用了「purge」(大清洗)這個字眼,理由就是埃爾多安在利用這次事件清洗掉反對者,而不僅僅是參與者。這樣的做法並不讓人陌生,一旦有危機發生,不管是應對未遂的政變,還是反恐,或者其他,都可以成為清除對手冠冕堂皇的理由。歐盟堅持,如果土耳其恢復死刑就中斷加入歐盟的談判,在目前這個時刻,正是擔心死刑會被濫用。理論上來講,既然是民選出來的,那麼假如走向威權,可以用選票把這樣的領導人選下去,阻止他這樣做。只是現實中的世界並不是這樣簡單。反對派生長空間和影響力有限,媒體缺乏平衡報道,大多數民眾會被危機氣氛影響,從而更願意選擇一個他們相信可以讓國家更加穩定和安全的強人。但這往往又會是一個惡性循環:選舉路線走不通,抗議被壓制,於是,一些人會徹底放棄希望,而一些堅定地想要改變的人和團體會放棄走議會選舉路線和非暴力抗議的想法。當然,也有可能,是民眾最終願意用選票冒一次險,改變現狀。

  【作者簡介】

  閭丘露薇 | 騰訊·大家專欄作者,著名記者、主持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8:0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