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漢語成找工作優勢,寮國年輕人爭相學習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16-7-17 23:56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轉載:紐約時報中文網



每隔一天的早上,在寮國首都萬象的一家私立學校的簡樸教室里,利帕貢·拉提達(Liphakone Ratthida)會與十幾名同學用漢語對話,學習中國的歷史與文化。

儘管他使用中文名李盼達(Li Panda,音譯),拉提達實際上並非華人,也從未去過中國。

他對中國的感受也僅限於寮國電視上播放的中國古裝劇,以及在那裡上學的表親。「我知道中國有很多高樓大廈,」他說。「中國的大學更好,工資也更高。」

與學習中文的其他許多寮國年輕人一樣,19歲的拉提達希望,學了這門語言就能夠為中國企業工作。寮國是一個欠發達國家,人口650萬。中國公司正在此地大舉投資,近期湧入的企業帶來了工作機會,也帶來了較高工資的希望。

「將來,會有很多中國企業來寮國。如果我能講漢語,就能更容易地在中國公司找到工作,」拉提達說。他在寮國蘇州大學學習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這所學校是中國大陸的高等學府在海外設立的首個分校。

在老中邊境沿線的城鎮,一座座中文學校冒了出來。與此同時,萬象的漢語學校越來越受歡迎,寮國語學校也開始教授中文課。選擇讓子女上這類學校的家長中,就包括寮國的政府官員。

「有很多政府官員把孩子送到我們學校來,」寮都公學(Lieu Tou Chinese School)的董事長兼校長林俊雄說。寮都公學創立於1937年,是萬象歷史最悠久的華文學校。「經常看到警車等在校門外面。家長希望他們的孩子學習中文,因為中國經濟蓬勃發展,如果懂漢語的話,就是一大優勢。」

過去幾年間,寮都公學的入學人數激增。這座囊括從幼兒園到高中的學校目前擁有大約2400名學生,比去年增長了10%。

「過去,我們每個班級有30名學生,現在是四五十個,」林俊雄說。「很多好學生沒法來我們學校,因為教室和老師有限。」

寮都公學擁有160名教師,其中29人通過中國政府資助的項目來此地進行兩年的交流。學生自幼兒園開始學習寮國文和中文,小學時引入英文教育。林俊雄透露,儘管有10%的學生是華人——寮國的華人人口約佔1%到2%——多數人入學的時候並不會說漢語。

寮都公學18歲的高中生賽努蘇·烏敦薩(Xaynousone Oudomsap)已經學習了13年的中文,兩個妹妹也上了同一所學校。

「一開始,中文很難學,因為漢字複雜,聲調又難,」她說。「現在,寮國有了更多的跨國企業,如果多懂一門語言的話,就更容易找工作。」

在寮國這個內陸國家裡,可以隨處感受到中國的經濟影響力。中國企業正在建工廠、在湄公河上修大壩,並將很快開啟一項雄心勃勃的高鐵計劃,將萬象和中國南部的雲南省會昆明連接起來。

與中國接壤的地區建起了經濟特區,以鼓勵中國企業投資。在萬象瓦岱國際機場附近的三江國際商貿城(San Jiang International Market),數百名中國商販在此兜售貨品。這座商城由中國人擁有,俗稱中國市場。

「就像去了中國一樣,」寮都公學的18歲學生妮娜·帕努翁(Nina Phanouvong)說。「他們賣各種中國的東西,吃穿用,甚至還有仿製的iPhone。」

就在西方名校試圖進入中國的同時,蘇州大學去年開設了萬象分校,它想在寮國為自家的學位尋找市場。另一家大陸高等學府廈門大學正策劃在馬來西亞的吉隆坡設立分校。

寮國蘇州大學的副校長汪解先說,「只有走出去,我們才能縮小跟中國一流大學之間的差距。我們認為,寮國是一個合適的起點。」

寮國蘇州大學是首個獲得寮國政府批准提供學位項目的外國大學。該校設有寮國法律、中國文學、經濟學與貿易,以及中文課程。

汪解先說,「到畢業時,我們的所有學生都能說漢語。他們至少能講兩門語言,還通曉兩國文化,在當地的中國公司會有相當不錯的發展。」

目前,寮國蘇州大學在萬象市郊的一處臨時區域辦公,等待把市區邊緣的一塊原本的農用地開發成57英畝(約合23公頃)的永久校區。按照設計,該校區將能容納共5000名本科生和研究生。不過,由於一起土地糾紛,其完工日期仍懸而未決。

今年,寮國蘇州大學錄取了50名本科生和100名夜校生。本科生將花一年時間在寮國上課,然後再到本部接受為期三年的教育。學校本部位於華東地區的蘇州市,學生總數超過了4.1萬人。

按照當地的標準,這所學校的費用並不低。寮國校區一年的花銷高達1500美元(約合9100元人民幣),是本土大學300美元平均水平的五倍。蘇州校區的費用則高達每年2500美元。不過,在新校區建成后,學生們就能在寮國完成全部的學位課程了。

學校原本計劃在三年內完成校區建設,初期投資為700萬美元,包括一間餐廳、一棟宿舍樓,還有一棟用作教室和辦公室的大樓,定於去年底竣工。但是,目前挺立在這片地塊上的,是拒絕服從搬遷令的三家鄉村家庭佔據的房屋。

「我們的建設工作尚未開始,因為村民不願搬遷,」汪解先說。「每當我們想開工的時候,他們就會出來制止。」

他表示,寮國政府召集了一個旨在解決爭端的小組,但是,「現在根本不可能在兩三年內完成建築任務。我們也許得耐心等待。」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08: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