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基因檢測最近火上天!但是它卻無法告訴你這7件事

[複製鏈接]

4364

主題

9732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74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非常時期 發表於 2016-7-16 22: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6年06月12日 09:51 獵雲網

  

  編者註:隨著時代與科技的不斷進步,人們在生物學方面有了極大的突破,並將其科技技術運用於生活當中並逐漸提升對自我的關注。甚至連生活中習以為常的體檢,都能夠細緻到基因的角度,越來越多的人希望通過基因測序這種方式來了解自己的身體是怎樣的狀況。

  你考慮過檢測自己的基因嗎?

  現在在美國隨便就可以找到一家為你提供個性化服務的基因檢測機構,之後他們會直接將結果通過郵件發送給你,以便更方便快捷的查看。

  只是,人們究竟能從基因測序中了解到多少?

  哥倫比亞大學臨床精神病學教授Robert Klitzman,著名的生命倫理學家和心理學教授,同時也是暢銷書《Am I My Genes?》的作者。以下七點是他對基因檢測的看法:

  基因測序並不能預測未來

  沒有資料表明個人基因檢測結果可以作為判斷你將來是否會患某種疾病的依據。

  那我們又能從基因檢測結果中得到什麼信息呢?實際上,我們並不能知道些什麼。

  」絕大多數人的個性化基因測試結果根本沒有預測價值。「Klitzman說。大多數疾病特徵十分複雜,科學家們還沒有找到可行方法去識別所有致病基因。只有一些與基因密切相關、擁有具體可確認的基因突變癥狀的疾病,如Tay-Sachs(家族性黑矇痴呆症)或者是Huntington『s(遺傳性舞蹈病),可以通過測試得知。

  有些疾病只與一兩個特定基因有關

  一些疾病是直接由特定的基因突變造成的。

  家族性黑蒙痴呆症是一種因為一個錯誤排列而對神經系統造成傷害的疾病,具體來說就是因為一個變異的基因產生特殊的蛋白質而阻礙了它正常發揮作用。

  從遺傳基因學來講,人因為遺傳而含有一個缺陷基因基本是沒有問題的,因為其他健康基因可以替代缺陷基因來完成工作,但是這種致病基因很可能遺傳給他們的後代,提高他們的患病率。

  但有些疾病,如亨廷頓氏舞蹈症,是體內只要含有這種致病基因就會發病。

  基因突變並不代表一定會患病

  2013年,安吉麗娜·朱莉在《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關於她決定切除乳房的文章,原因是她發現自己體內攜帶乳腺癌致病基因,且有乳腺癌家族史,這大大提高了她患乳腺癌的風險。在美國約10%乳腺癌患者是同她一樣伴有遺傳基因突變。

  換句話說,有突變並不意味著你會得乳腺癌,但這會增加患病幾率——特別是有家族病史情況下。沒有突變並不意味著你沒有風險。「基因突變的人不一定患病,而患病的人不一定由於基因突變。」Klitzman說。

  疾病的產生不是簡單由幾個基因決定的

  「不能狹隘的認為人的特徵大多隻由一兩個基因決定,特別是像智力或抑鬱症這種。」Klitzman說。(2014年他在與別人合著的關於遺傳學研究的雜誌中得出過類似結論。)

  Kiltzman說:「智力受到上百種不同的基因影響。你只測試了其中一部分就進行分析預測,這並不能反映出遺傳學和大腦思想的複雜性。」

  分析結果應考慮生活環境和行為習慣的影響

  遺傳學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我們是否患病,但生存環境與生活行為習慣也有著重要影響,從吃什麼、住哪裡,到鍛煉頻率都或多或少的決定了我們的患病幾率。

  「研究表明,約50%的抑鬱症的發生是與基因有關,另外50%是由環境引起。如果只專註於探究遺傳因素,就會忽略其他因素帶來的影響。」Klitzman說。

  例如,吸煙會大大增加人們患肺癌和心臟病的風險,而健康的飲食可以幫助降低人們患胃癌和肥胖症的幾率。

  改善健康的方式有很多,堅持運動或許比基因檢測更有效

  雖然我們沒有辦法改變基因,但是降低患病幾率的方法卻有很多,例如定期鍛煉、遠離煙草、提高飲食質量等。

  關於遺傳學我們還有很多未知的東西。Kilzman表示:「直到幾年前我們都還認為98%的基因組是無用的DNA,可事實上這是個完全錯誤的想法。」

  基因測序不是全能的

  當今絕大多數的個人基因檢測方法是通過單核苷酸多態性來檢測某些性狀遺傳變異。這是最常見的遺傳變異,但也只是我們人體內DNA的很小一部分。

  由於評估個人基因檢測並不能作為確定會患病的依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倡議EGAPP(2004年由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支持推出的系統)將重心發展放在那些可以通過基因檢測評估的性狀特徵上。作為項目的一部分,工作小組發布了一份《部分疾病基因檢測建議書》。

  那麼基因測序於判斷疾病的必要性的結論到底是什麼呢?他們表示由於目前無法輕易斷言,因此不明確進行支持或是反對。

  不過仍然有人建議通過基因檢測檢查部分疾病,例如直腸癌。

格外小心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9 15: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