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FT社評:各國需要對南海仲裁保持克制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7-14 03:2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海牙仲裁庭做出對中國不利裁決后,各方首先需要的是克制。若對南海局勢處理不當,中美爆發戰爭是切實的危險。

  

英國《金融時報》 社評

  周二,聯合國一個仲裁庭做出了有關中國對南中國海(South China Sea)主權的領土要求無效的裁定,讓北京方面在世界舞台上崛起過程中到達一個關鍵時刻。這件事涉及到一個重大問題:中國是否會接受國際法律的至高無上地位?或者說,是否唯有當國際法律符合本國利益時,中國才會這麼做?

  根據《聯合國國際海洋法公約》(UNCLOS),海牙常設仲裁法院(Permanent Court of Arbitration in The Hague)做出的裁決是有約束力的。《公約》規定了利用世界海洋的各國的權利與義務。作為一個締約國,中國應當遵守該裁定。若不能遵守,這將損害中國在一大批依靠條約協議來規範商業、環境、政治和防務領域行為的國際論壇中的信譽。

  如果中國藐視該裁定——它已經被中國批評為魯莽和非法——那麼它將向世界發出一個信號,即中國認為只有實力才是國際事務中的主要仲裁力量。中國的辯護辭——中國非但沒有非法舉動,而且實際上一直在反對一個行為異常的仲裁庭,從而捍衛《公約》——沒有什麼說服力。五名仲裁庭法官做出了意見一致的決定,而他們根據《公約》作出的裁決屬於終局裁決。

  菲律賓於2013年提起的這起仲裁案的主要裁決結果是,中國對覆蓋大約85%南中國海的所謂「九段線」內的資源主張沒有法律依據。該仲裁庭還裁定,除中國外,越南和馬來西亞也聲稱擁有主權的斯普拉特利群島(Spratly Islands,中國稱南沙群島),不存在穩定的人類社群的定居。這意味著,控制這些島嶼的國家無權擁有相應的200海里專屬經濟區。

  中國最初的強硬反應是可以預料到的。中國外交部周二宣告,該裁決是「無效的,沒有約束力的」。與此同時,中國國防部誓言在維護國家主權和海洋權益上應對「各種威脅挑戰」。受到傷害的民族自豪感可能會促使北京方面大秀軍事實力、出現與美國海軍對峙的危險。後者承諾維護南海航行自由。

  世界需要徹底明白這一切關係到什麼。如果局勢處理不當,當今的超級大國與未來的超級大國之間爆發戰爭是切實的危險。因此,當務之急是各方保持克制。然而,從長遠來看,國際社會應該對中國展示統一立場,說服它找到一個可接受的方式來遵守海牙仲裁法院的裁決、重申尊重《公約》乃至更廣泛的國際法律。

  儘管歐洲距離該地區十分遙遠,但是歐洲大國應該意識到,全世界最大的兩個強國在每年約5萬億美元貿易的海上必經之道對峙,會成為每個人的麻煩。歐洲各國需要施加強烈、持續的外交壓力,鼓勵中國重返以法治主導的國際秩序。英國應該拋棄渴望同中國經貿往來的短視焦點,在這個至關重要的戰略問題上與美國接觸。

  南中國海勢必是中國和美國較量的舞台。這片大海上的一舉一動所產生的衝擊波將傳遍全球。各方需要讓中國理解——可能在今年秋天於杭州召開的20國(G20)會議上——它在這片具有爭議的地區對土地和資源的聲索,將在它的主要貿易夥伴手裡遭遇高昂代價。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6 03:3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