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喬布斯犯過的大錯誤,險些毀滅蘋果|CEO來信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7-14 22: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文/金錯刀頻道 Leonard(微信公眾號:金錯刀)

  

  23歲,個人財富達到了100萬美元;24歲達到1000萬美元;到25歲時,超過1億美元。

  這組數字發生在上世紀70年代。

  這個人就是喬布斯。

  ▼  

  

  嬉皮士,嗑藥,吸大麻。喬布斯說這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經歷,非常重要。

  ▼  

  

  信佛教,印度朝聖,參禪打坐。喬布斯說這是他人生中另外一部分非常重要的經歷。

  ▼

  

  嬉皮士,嚮往自由意志,反社會主流。佛教,宣揚的是普度眾生,戒貪、嗔、痴、慢、疑。

  喬布斯被科技圈奉為神一樣的人物,辭世這麼多年了,很多人依然會說「如果喬布斯還在,蘋果公司XXXXXX」。

  比如,不會做那麼大的手機,不會做那麼小的iPad……還有,最近,又有消息說,蘋果公司今年要對蘋果表的用戶界面進行重新設計,有人說,如果喬布斯還在,絕對不會讓這種情況出現。

  但是假設終歸是假設,更何況這個假設不可能成真。

  「如果喬布斯還在」的假設歷史上也發生過,當時他健康地活著,也沒人敢肯定地說蘋果公司會怎麼樣。

  叛逆並不是錯

  

  創業之前,喬布斯在一家公司工作,但是因為不合群,主管只讓他在晚上工作,和其他人錯開。他有些吝嗇,有時候會佔小便宜,他會讓他的好友、也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合作夥伴、同是蘋果創始人的沃茲尼亞克幫助他幹活,還會利用小聰明私吞獎金。

  20世紀70年代,嬉皮士運動的興起很對他的口味,受自由風潮的影響,他與正統社會格格不入,只上了半年大學就輟學了,並開始抽大麻,吃迷幻藥,蓬頭垢面、穿長袍、赤腳。

  辦公室掛海盜旗,這是當年的蘋果。

  ▼  

  

  有段時間他去了印度,修行佛教。這是一次重大改變,因為他的所見所聞讓他覺得,自己應該做點什麼去改變世界。

  是人都會犯錯,喬布斯也不例外。

  他的兩個最大的錯誤,一個讓蘋果走上一條不歸路,一個讓喬布斯險些徹底丟掉蘋果。

  偏執狂,控制欲,蘋果曾經是一個封閉的公司。

  初心是好的,但在過程之初迷失自己很可怕。

  創立蘋果公司之初,喬布斯對於技術開發表現得並不那麼重視。在他負責開發時,非常混亂,他很獨斷專行,比如,他決定機箱的大小,只考慮必須讓用戶看著舒服,卻不考慮技術實現的可能性,結果機箱太小,技術人員很難把所有的元器件都塞進去,卻又敢怒不敢言,只能硬著頭皮想辦法。

  喬布斯追求完美,只有控制一切才能保證每個細節的完美,但他不信任外包廠商的生產能力。

  依然只靠熱情和不顧一切的衝動,憑藉幾個人的力量,要製造全世界最酷的PC產品。

  什麼是曲高和寡?這就是!

  

  蘋果公司起步確實早,但市場並非蘋果一家的,因為IBM來了,與蘋果完全不同,IBM以組裝機起家,產品是開放式的。蘋果,是封閉的,從軟體到硬體,完全自己搞。

  IBM雖然起步比蘋果晚些,但其聰明之處就在於,它是開放式的,很快便迅速形成了龐大的產業鏈,不僅形成了微軟、英特爾、台灣各廠商等配件團隊,還帶動了康柏、戴爾、宏碁等兼容機(與IBM PC類似、零部件可以互相兼容的計算機)團隊的形成。

  整個產業環境迅速演進,不會因為其中任何一家廠商出現問題而影響全局,因為很快就又有其他廠商替補上台。

  可以說,蘋果當年正是被IBM這種開放標準打敗的,或者說,是喬布斯當年被打敗了。

  這一點,相信喬布斯後來一定也想清楚了當年是怎麼回事,但是他絕對不會後悔。因為現在的蘋果是一桿旗幟。

  Lisa和Macintosh,是那時候蘋果推出的最酷的兩款產品:它們凝聚著喬布斯的心血和產品哲學。

  1983年1月,價格達9995美元的Lisa推出,這的確是一款劃時代的電腦,但是太貴了,而且軟體方面,能與之匹配的軟體沒幾個。

  ▼  

  

  1984年1月14日,蘋果正式推出Macintosh,漂亮的外觀、圖形化的界面都令人如痴如醉, 100天里賣出了7萬台,很牛了。

  但就在喬布斯以為大功告成的時候,Macintosh賣不動了。首先,Macintosh自身的設計有問題,硬碟容量太小,當時的存儲工具是軟盤,即便用戶做簡單的操作,也可能需要多次更換軟盤,很不方便。其次,和Lisa一樣,支持的軟體除了自帶的幾個,就沒有可用的了。

  而IBM的電腦根本不存在這個問題,微軟DOS系統雖然難看,但是卻有各種軟體支持。

  ▼

  

  喬布斯這一敗,也是敗給了IBM的產業鏈優勢。

  自大狂,眾叛親離被驅逐十年

  在喬布斯的一生中,色彩最終的一筆,應該是他當年被掃地出門,被他自己青睞的CEO掃地出門。

  當時蘋果公司青睞的CEO是原百事可樂總裁斯卡利。在蘋果公司內鬥中失去了陣地,喬布斯敗了。

  實際上,之所以蘋果要請斯卡利擔任CEO,並非喬布斯一人的決定,而是公司內鬥妥協的結果。

  造成這一切的原因,在於他自己。無論是競爭對手,還是合作夥伴,亦或是同事、上下級只有當他取得了主導權時,他才會與其他人好好滴配合。

  如果他不是主導者,任何人都會成為他排擠的對象。他擠兌走了蘋果前任總裁斯科特,又毫不留情地從同事手中奪取了Macintosh的領導權,當上公司的CEO是喬布斯的一個心愿。

  但他的反對者,幾乎包括了蘋果公司其餘所有的領導人。

  他們不希望看到一個不滿30歲,並且十分狂妄、目中無人的人擔任CEO。

  

  由斯卡利擔任CEO,喬布斯可以接受,董事會也同意。因為這個時候的蘋果已經到了崩潰邊緣,主打產品啞炮,競爭對手迅速擠壓市場。

  最讓人受不了的是,這個時候喬布斯仍然我行我素,他所帶領的Macintosh團隊就像海盜一樣,自我感覺良好,喬布斯利用職務之便讓大量資源向他的Macintosh團隊聚集,就連薪資都比蘋果公司當時的其它團隊高很多。

  就連蘋果公司聯合創始人沃茲尼亞克都開始反對喬布斯,決定離開了。

  蘋果公司剝奪了他的權利。喬布斯並不死心,他開始聯繫自己的勢力,想要清除斯卡利和反對他的那部分勢力。但是,最後他真的被趕走了。

  這是喬布斯一生中,在權力鬥爭中唯一一次大敗,不是因為請錯了人,也不是運氣差,而是他的個性讓整個蘋果公司高層不爽到了極點。

  之後的故事,還有皮克斯,迪斯尼,都得益於離開的這十年給他帶來的改變,他的眼界不再只盯著「蘋果」這兩個字。

  在2005年斯坦福大學的畢業典禮演講上,關於離開蘋果的十年,喬布斯如是說:「我不能事後評價這件事,但是被蘋果趕出公司是我至今為止遇到最好的一件事。事業成功的重壓被再次創業的輕鬆而取代,它讓我重獲自由,進入了人生最具創造力的時期。」

  用一句話說就是:每個人都會失敗,但是你回應失敗的方式將讓你與眾不同。

  轉自公眾號  金錯刀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15: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