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特雷莎正式接任英國首相 稱不會再舉行脫歐公投

[複製鏈接]

517

主題

532

帖子

5025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02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莫色詩薇 發表於 2016-7-14 09: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英國前內政大臣特雷莎·梅13日被英國女王正式任命為英國首相,新首相隨後宣布內閣名單。脫歐派領袖約翰遜任外交大臣。如何帶領處在歷史關頭的英國順利脫歐,避免脫歐路上的重重陷阱,特雷莎·梅可謂任重道遠。特雷莎·梅手中時間有限,法國總統奧朗德、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在她擔任首相后旋即要求儘快開啟脫歐談判,新首相承諾迎接脫歐挑戰,華盛頓則希望歐盟與英國繼續維持緊密關係。

  據法國國際廣播電台網站7月14日報道,特雷莎·梅就職后在唐寧街十號發表演說,「英國告別了歐盟,但是英國將在全球扮演一個更勇敢而積極的角色」。新首相表示維持英國社會公正,維護聯合王國團結。她還表示將以前首相卡梅倫的精神領導英國前進。希望英國留在歐盟但遭致相反結果后辭職的首相卡梅倫告別前希望「英國儘可能地靠近歐盟」。

  不過,對於歐盟來說,當務之急是英國新首相儘快啟動脫歐談判,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在特雷莎·梅上任伊始就開始施壓,希望儘快啟動里斯本條約第五十條,展開脫歐談判。

  根據這一複雜條款,倫敦必須正式通告歐盟英國脫歐。隨後,雙方開啟直至長達兩年的談判。自英國脫歐派在全民表決獲勝后,歐盟領袖不斷要求倫敦表明脫歐願望,啟動第五十條。特雷莎·梅似乎並不著急,她之前曾表示希望等到2017年年初開啟談判。

  英國比預計的提前兩個月產生了新首相,特雷莎·梅可能會在10月2日保守黨全黨大會公布她的計劃。此前,特雷莎·梅應該在9月初中國舉行的20國集團峰會與歐盟領袖分別會談。在此之前,歐盟領袖已積極行動。法國總統奧朗德周三宣布將於八月底召開法德意三國峰會,討論英國脫歐後果。歐盟27國領袖隨後於9月16日在斯洛伐克召開峰會,商量沒有英國之後的歐盟前途。

  按照里斯本條約,啟動第五十條,雙方達成脫歐正式協議后,條約正式對英國廢止。這個時期不超過兩年,除非雙方同意延長。原則上講,英國應於2019年年初離開歐盟。談判進程難免會有曲折,雙方一邊談判離異,一邊還要推出新的預算,而且,裡面有許多司法條款必須理順,以免遭到來自個人的或法人的控告。

  歐盟與英國的新關係可能類似於目前挪威與歐盟的關係,挪威享有進入單一市場權利;或者類似與瑞士與歐盟的關係,或者是一種全新的關係。其中最重大的關係是商業關係。除此之外就是擁有進入歐盟單一市場的條件,以及如何處置移民問題。所有歐盟與英國達成的新協議必須經過38個國家或地區議會的批准,包括比利時的七個議會。據估計,從啟動離異進程到確定新的雙邊關係,總共需要六到七年時間。

  如果說歐盟急於英國儘快脫歐,歐盟成員國本身未來的戰略並未明確,也未達成一致。況且,在一致的外表下,英國脫歐產生的地震在重新推動聯邦整合一派與維持現狀派之間有很多分歧,有不少成員國希望把權力重返各國。在「更多歐洲」還是「更少歐洲」兩派之間,歐盟機構,南歐及法國以及社會民主黨派打算減少財政緊縮壓力,屬於前者,而另外一派的代表是德國總理默克爾,以及歐盟保守黨派以及東歐國家。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7月14日報道,英國候任首相特雷莎·梅表示,將為英國退出歐洲聯盟爭取「最好的協議」。她強調,英國不會試圖留在歐盟或從後門重新加入歐盟,也不會舉行第二次公投。

  儘管面對歐盟壓力要英國儘快啟動脫歐程序,特雷莎·梅表示會在今年底才展開正式談判。

  特雷莎·梅是在其僅剩的保守黨黨魁競爭者、能源政務部長黎瑟姆11日突然宣布退選后,被保守黨確認為唯一的黨魁競選人,並由此當選保守黨新黨魁。

  卡梅倫隨即宣布,他將於12日最後一次主持內閣會議,13日在議會最後一次出席首相問答環節,之後將前往白金漢宮向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遞交辭呈,英國將在13日晚之前有一名新的首相。

  卡梅倫發言后,特雷莎·梅在丈夫菲利普和支持她的保守黨議員的簇擁下,在議會外對記者發表簡短講話。特雷莎·梅說,她對自己將接替卡梅倫擔任首相感到「很榮幸,也很謙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0 06: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