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韓軍方於7月8日發表聯合聲明宣稱決定在韓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喧嚷了多年的「薩德」部署終於有了定論。無疑這將是近些年來影響朝鮮半島與東北亞安全的最重大因素之一,後續的發酵將持續改變該地區國家之間的關係結構。 1
對於中國外交而言,依筆者的記憶,很少有一個議題如「薩德」這樣引起了中國領導人和中國各界人士的高度關注。從習近平主席到外交部長和國防部長,以及從中國駐韓國大使到中國學界,都反覆表示憂慮與反對。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在於「薩德」系統對於中國國家利益的危害性。這種危害性除了在軍事安全上對中國的威脅外,最重要的還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將大大降低中美間互信,加大中美戰略與安全對峙。中美關係事關地區與全球和平與穩定,也是事關中國和平崛起的最重要因素。作為崛起國,中國一直致力於發展與美國的合作關係,試圖跳出大國政治的悲劇,「新型大國關係」的提出就是一例。而阻礙中美關係建設的最大因素,當數兩國之間高居不小的「信任赤字」以及隨之產生的戰略與安全對峙。這一點主要體現在奧巴馬政府所為「亞太再平衡政策」的執行過程中。 如今,美國在東北亞地區部署「薩德」,更為兩國關係平添障礙。這一舉動所傳遞的「挑戰中國」信號,已經遠遠蓋過美國過去「無意包圍中國」的說辭。 第二,將大大破壞中韓關係發展的基礎。中韓關係發展是國家間關係發展的典範,更是中國在發展與美國亞太盟友關係上的典範。自1992年兩國建交以來,中韓關係發展極為迅速,這不僅體現在一系列的經濟數據與人員往來數據上,也體現在韓流與韓風在文化上的受歡迎程度上。 有眾多原因推動了這一成果的實現。在筆者看來,其中最重要的是韓國在涉及中美重大戰略與安全競爭問題上不選邊站,持中立立場。最近韓國在南海問題上的表現,就是這一策略的體現。可如今,韓國在「薩德」問題上「作出了選擇」——不管最終以什麼形式,都表明韓國已經放棄了中間立場,站到了美國,遏制中國,無論如何這將使得中韓關係繼續向前的基礎受到影響。 第三,將大大破壞地區和平與穩定。在中國周邊四個次區域——東北亞、東南亞、南亞、中亞——安全局勢上,東北亞地區的安全局勢最為脆弱敏感。這一地區由於離中國政治中心、經濟中心、人口中心較近,對中國戰略牽一髮而動全身。 朝鮮半島問題、釣魚島問題等已經是難以根除的「痼疾」。在此背景下,其他地區國家的和平穩定更顯得重要。而「薩德」問題將如同朝鮮核問題一樣,變成一根導火索。一方面,「薩德」危害到中俄的安全,必將使遭到中俄的堅決反對。另一方面,「薩德」破壞了中美韓在解決朝核問題上的互信。經驗表明,外部能影響朝鮮的手段十分有限,其中中美韓的國際合作被證明目前最有效的手段。如今「薩德」入韓,連這層合作也將被瓦解。 上述三個問題上,其實中韓的利益非常趨同。部署薩德危害中國利益的同時,最大的受害者就是韓國自己。 首先,一個穩定的中美關係符合韓國利益。儘管韓國安全上極為依賴美國,但在經濟上最為依賴中國。中美韓三邊關係上,中美一旦出現嚴重的對峙,無論是來自美國還是來自中國的反制都是韓國無法承受的。今天韓國在「薩德」問題上的決定,將使得持續下滑的中美關係雪上加霜,最終韓國的損失才是最嚴重的。 中國絕不會無動於衷。否則就是在樹立一個既可以在經濟上大「賺」中國錢,又在安全上在背後捅中國「刀子」的先例。更何況,任何雙邊關係都有底線,為了中韓關係的長遠發展,相信中國也會有反制措施,經貿制裁、人員旅遊限制、軍事交流停止、半島問題上合作中斷等等都是可能的舉措。 更為嚴重的是,「薩德」的部署會讓韓國腹背受敵。韓日因為歷史與領土問題本就關係緊繃,薩德引發中俄反彈朝韓對峙,韓國一個中小國家,怎麼能同時承受來自四個周邊國家的壓力? 話已至此,既然這一決定「損人不利己」,為什麼會出台呢?我們都知道美國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但背後也並非沒有其它原因,除了韓國所謂「防禦來自朝鮮的威脅」外,主要有這麼幾個原因:其一,韓國高度不信任美國,但卻無法想象美國離開的日子,「薩德」入韓在韓國某些人看來是美國的最新戰略技術與戰略裝備入韓。再加上未來極有可能的韓日菲關島一體化,美國就更難從韓國撤走了。這也許是韓國部署薩德的最大心理因素。也就是「奴才心理」作祟。 其二,韓國誤以為自己對中國很重要,特別是選擇離「南海仲裁案」還有一周宣布的時機公布,不排除其誤以為這個時候中國更需要韓國,因此不會對其採取強烈反制措施。 其三,韓國本身也不是鐵板一塊,由於韓國軍工集團和美國的巨大利益關係,隨著「薩德」部署,巨額的採購費用以及高昂的維修費用都會使得韓國某些利益集團大大收益。 以上三個原因,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韓國國防部門。原本在推動「薩德」入韓問題上,最積極的也是韓國國防部門——如今,他們成了唯一的受益者。事已至此,只能嗟嘆,被某個利益集團綁架的外交政策將會多麼愚蠢。 |